对该患者提供的安全护理是()病例3:女性,30岁,公司职员,患病半年,主要为受老板批评后,渐出现敏感多疑,认为公司老板是

题目
单选题
对该患者提供的安全护理是()病例3:女性,30岁,公司职员,患病半年,主要为受老板批评后,渐出现敏感多疑,认为公司老板是黑社会的,要整自己害自己,认为自己的想法周围人能知道,恐惧害怕,不敢上班,找公安局报案,伴失眠等。
A

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

B

掌握患者的病情

C

观察药物副反应

D

限制患者白天过度睡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公司老板与其职员签订劳动合同时附加如下条款:若该职员在本公司工作满一年,则加薪5%.则该行为属于【】的法律行为.

A.附生效条件

B.附解除条件

C.附生效期限

D.附解除期限


正确答案:A
[解析]附条件和附期限都属于法律行为的附款,区别在于期限是必然到来的事实,这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不同.法律行为所附期限可以是明确的期限,也可以是不确定的期限,但都必须是一定会发生的.而附条件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是否成立则是不确定的.所以本题中的情况是附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

第2题:

患者女,30岁,公司职员,患病半年,主要是受老板批评后渐出现敏感多疑,认为公司老板是黒社会的,要整自己、害自己,认 为自己的想法周围人能知道,恐惧害怕,不敢上班,找公安局报案,伴失眠等。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B、 癔症性精神病

C、 PTSD

D、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E、 偏执型精神障碍


参考答案:D
解析:常见精神障碍:1)精神分裂症2)狂想障碍3)恐惧症4)阿尔茨海默症5)行为意志障碍6)产后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常见临床类型:单纯型,青春型,偏执 型,紧张型,混合型.偏执型:多发病于青壮年或中年,起病较缓慢,最初表现为敏感多疑,如感到周围有人议论自己、排斥自己,以后会逐步坚信不移 自己的想法形成妄想,其行为和情感活动也会受幻觉、妄想的支配。

第3题:

某公司老板想为部分员工买保险,投保团意险时,可用该老板做为投保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下面的案例,需要开展针对女性受暴干预工作的是()。

A.骗子将女性骗到山区卖掉
B.老张每次喝完酒回家就对妻子拳打脚踢
C.公司老板对女员工性骚扰
D.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夫妻发生争吵
E.丈夫不让妻子出门,并且不让妻子与别的男性说话

答案:A,B,C,E
解析:
妇女暴力问题是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是指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方面或性方面的伤害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包括威胁进行伤害的行为:强迫或任意剥夺自由,而不论其发生在公共的生活中还是私人的生活中。暴力的范围包括拐卖妇女、婚姻暴力、性暴力、性骚扰和性服务以及基于男孩偏好的强迫堕胎等。

第5题:

某公司老板与其职员约定:若该职员在本公司工作满1年,则加薪5%,该行为属于( )。

A.附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

B.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

C.附生效期限的法律行为

D.附解除期限的法律行为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核点是附条件的法律行为。虽然1年是时间,但本题不是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因为附期限的法律行为的期限是必然到来的事实,这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不同。该职员是否能在该公司工作满1年,是不确定的,不属于必然到来的事实。

第6题:

某公司老板与其职员签订劳动合同时附加如下条款:若该职员在公司工作满一年,则加薪5%。该行为属于()的法律行为()

A、附生效条件

B、附解除条件

C、附生效期限

D、附解除期限


参考答案:A

第7题:

某公司老板与其职员签订劳动合同时附加如下条款:若该职员在本公司工作满2年,则加薪10%。则该行为属于( )的法律行为。

A.附解除期限

B.附解除条件

C.附生效期限

D.附生效条件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核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本题虽然有"2年"的时间约定,但本题不是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因为附期限的法律行为的期限是必然到来的事实,这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不同。该职员是否能在该公司工作满2年,是不确定的,不属于必然到来的事实

第8题:

患者女性,43岁。近半年感到生不如死,在路上踩死了蚂蚁,感到自己罪恶深重,想要自杀。该表现属于A、嫉妒妄想

B、罪恶妄想

C、夸大妄想

D、关系妄想

E、物理影响妄想

针对该患者的情况,首优的护理诊断是A、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B、思维过程改变

C、社交孤立

D、有受伤的危险

E、精神困扰

对该患者实施的护理中,最重要的是A、生活护理

B、心理护理

C、安全护理

D、症状护理

E、药物治疗护理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C

第9题:

某患者,男,65岁,新加坡华侨。在中国旅游期间因病就医,对住院过程很不适应,表现为孤独、退缩、多疑,甚至发怒。问题:(1)作为该患者的责任护士,你认为他出现了哪种问题?(2)为了提供更有效的跨文化护理措施,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来正确评估患者的文化背景?


答案:
解析:
(1)该患者问题是发生了文化休克。(2)护士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对患者的文化背景进行评估:(1)病人的健康问题是否为某特定区域的人们的典型问题?(2)病人食用哪一种语言?(3)病人的宗教信仰是什么?(4)病人拥有哪种文化特质?(5)病人对有关健康与疾病的解释是什么?(6)病人所属文化中的医疗模式是什么?(7)病人对医疗服务持何种态度?(8)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哪些?(9)病人获取营养的方式及饮食习惯是什么?(11)病人的日常活动方式是什么?(12)病人做决策的方式及依据是什么?(13)病人的认知方式是什么?(14)病人的教育背景是什么?(15)病人的沟通方式是什么?

第10题:

(2015年)某公司老板在得知员工小李有犯罪前科后欲将他开除。社会工作者小希得知情况后,将小李在接受社区矫正过程中的良好表现告知公司老板。希望老板能给予小李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机会。
小希的做法保障了小李的(  )权益。

A.生存
B.就业
C.家庭生活
D.教育

答案:B
解析:
矫正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帮助服务对象能够通过自身能力来维持其基本生存条件,因此,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帮助其接受较好的教育,以及实现有效就业,实现帮助其自新、自强、自立的目标。社会工作者小希帮助小李获得了公平竞争的工作机会,故保障了其就业权益,答案为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