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题目
问答题
试述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急性尿潴留产生的原因及护理原则。


正确答案:急性尿潴留发病原因如下。①机械性梗阻:膀胱颈部和尿道的任何梗阻性病变,都可引起急性尿潴留。常见有前列腺增生、尿道损伤、尿道狭窄、膀胱尿道结石、肿瘤、异物、盆腔肿瘤等。②动力性梗阻:排尿反射功能障碍,如麻醉、术后尿潴留,肛管直肠手术后,以及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炎症、肿瘤等都可引起急性尿潴留。护理要点:①选择对组织刺激性小的导尿管,以F16号为宜;②操作正规、无菌、轻柔以免再损伤或致感染;③尿液应缓慢放出,放出过多过快引起膀胱内迅速减压,造成膀胱内出血;④每天清洁尿道口;⑤定期更换消毒接管及引流袋;⑥持续引流间歇开放并训练逼尿肌功能;⑦注意造瘘管处皮肤护理。

第2题:

1.呼吸衰竭分为哪两型? 2.试述慢性呼吸衰竭的处理原则。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 2.如何鉴别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 3.试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正确答案:

第3题:

试述急性中毒的一般治疗原则和方法。


正确答案:急性中毒的一般治疗原则和方法如下。①现场急救:应使病人迅速脱离中毒环境,脱除污染衣物等,维持基本生命体征。②清除毒物:清除体表污染毒物,以清洗为主,要求彻底;清除胃肠道毒物,包括催吐、洗胃、导泻和灌肠,使用毒物吸附、沉淀、中和、氧化剂,使用利尿、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方法。③合理使用有效解毒药物。④对症及支持治疗:包括生命支持、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第4题:

试述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去除病因。
(2)防治感染: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3)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取半卧位或坐位休息,衣服应柔软宽松。鼓励患儿用力咳痰;咳嗽无力者定时翻身拍背;按医嘱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应定时给予吸痰;在疾病早期给予吸氧。
(4)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5)维持心、脑、肺、肾功能:
①伴有心力衰竭时,应给予强心剂。
②有脑水肿时,可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
③为防止肺水肿的发生,可使用呋塞米、乙酰唑胺等利尿剂。
④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改善通气及减轻脑水肿。
(6)机械通气:经保守治疗病情不见好转的患儿,可应用机械通气

第5题:

试述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及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1)嘱病人安静卧床做好心理护理,安定情绪,取平卧下肢抬高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要避免呕血引起窒息。
(2)饮食:呕血病人应禁食,仅有少量柏油便者,可进流质,大便转黄改半流质。
(3)检查血型,做好交叉配合。
(4)补充血容量:快速静脉输液。补液量根据失血量而定,右旋糖酐24小时内不宜超过1000mL。应及时输入足量全血,以恢复血容量与有效血循环。最好保持血红蛋白不低于90~100g/L。宜用新鲜血,应注意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而引起肺水肿。
(5)对胃出血可行胃降温止血,用加有止血剂的冰盐水行胃灌洗。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用三腔或四腔气囊管压迫止血等。
(6)注意口腔护理,呕血后给温开水漱口。
(7)仔细观察病情:①注意有无呕血及便血;②全身情况和神志变化;③反复测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④肢体是否温暖,皮肤与甲床色泽;⑤周围静脉特别是颈静脉充盈情况;⑥记录每小时尿量;⑦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与血尿素氮;⑧必要时测中心静脉压;⑨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处理原则:卧床休息,禁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适当使用镇静剂(肝硬化患者禁用)。应用止血药,可用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1000mL水中分次口服或胃管注入。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者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血管加压素10U加在5%葡萄糖2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日用量不宜超过3次,以降低门脉压,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止血效果。并可用三腔或四腔气囊管压遣止血。输液输血,防止休克及电解质平衡紊乱。预防并发症。必要时手术。

第6题:

试述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
对呼吸衰竭总的治疗原则是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条件下,纠正缺氧、CO潴留和酸碱失衡所致的代谢功能紊乱,从而为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具体措施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治疗原则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建立通畅的气道:保持气道通畅的方法:①若患者昏迷应使其处于仰卧位,头后仰,托起下颌并将口打开。②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及异物。③若以上方法不能奏效,必要时考虑建立人工气道。人工气道的建立一般有三种方法,即简便人工气道、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若患者有支气管痉挛,需积极使用支气管扩张药物,可选用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糖皮质激素或茶碱类药物等。在急性呼吸衰竭时主要经静脉给药。
(2)氧疗:通过增加吸入氧浓度来纠正患者缺氧状态的治疗方法即为氧疗。确定吸氧浓度的原则是保证PaO迅速提高到60mmHg或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达90%以上的前提下,尽量减低吸氧浓度。Ⅰ型呼吸衰竭主要问题为氧合功能障碍而通气功能基本正常,较高浓度(>35%)给氧可以迅速缓解低氧血症而不致引起CO潴留。对于伴有高碳酸血症的急性呼吸衰竭,往往需要机械通气治疗。
(3)增加通气量、改善CO潴留:①呼吸兴奋剂的应用;②机械通气:当机体出现严重的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时,以人工辅助通气装置(呼吸机)来改善通气和(或)换气功能,即为机械通气。呼吸衰竭时应用机械通气能维持必要的肺泡通气量,降低PaCO;改善肺的气体交换效能,使呼吸肌得以休息,有利于恢复呼吸肌的功能。
(4)抗感染: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是感染,一些非感染因素诱发的呼吸衰竭也容易继发感染。
(5)病因治疗: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多种多样,在解决呼吸衰竭本身造成危害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病因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十分必要,也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根本所在。
(6)一般支持疗法: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存在可以进一步加重呼吸系统乃至其他系统器官的功能障碍并可干扰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因此应及时加以纠正。对重症患者常需进入ICU病房,集中人力、物力积极抢救。危重患者应监测血压、心率,记录液体出入量。采取各种对症治疗,预防和治疗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肾功能不全和消化道的功能障碍等,特别要注意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潴留和酸碱失衡所致的代谢功能紊乱,从而为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具体措施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治疗原则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第7题:

试述全身化脓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治疗原则:⑴大剂量应用有效抗生素;⑵及时处理原发感染病灶;⑶全身支持疗法,增强病人的抗病能力;⑷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
护理要点:⑴严密观察病情,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注意神志变化和有无内脏损害表现,警惕发生感染性休克。⑵确保及时应用抗生素,对较长时间大剂量联合应用抗生素的病人,应经常观察其口腔粘膜是否出现霉菌感染的白色斑点,警惕发生二重感染。⑶局部病灶手术后,应注意观察脓液性质和引流是否通畅,注意有无新的转移性脓肿出现,如发现新病灶要及时进行切开引流。⑷加强支持疗法,对症处理和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

第8题:

试述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护理措施为:①绝对卧床休息1周,护士或家属协助一切日常活动,尽量减少患者的体力活动;保持大便通畅,切勿用力排便。②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解除焦虑。③严密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的变化5~7天,发现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期前收缩和心室颤动,要立即报告。发生心搏骤停,应争分夺秒进行心肺复苏,并迅速报告医师。④尽快有效地控制胸痛,保持情绪稳定。⑤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防止血容量过多诱发心力衰竭,过少发生脱水,造成血液黏滞度增高或低血容量性休克。⑥给予高浓度氧吸人,改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缺氧症状。⑦注意保暖及做好皮肤护理。

第9题:

试述康复护理的原则和特点。


正确答案: 一般护理以"替代护理"为主,康复护理则更侧重于"自我护理"和"协同护理"。根据不同疾病、功能障碍程度,在康复护理评估后,即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通过耐心的引导、鼓励、帮助和训练残疾病人,充分发挥其潜能,使他们部分或全部地照顾自己,同时鼓励家属参与,以适应新的生活,为重返社会创造条件。

第10题: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治疗原则:
①一般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吸氧、进行心电监护。
②解除疼痛。
③再灌注心肌。
④消除心律失常。
⑤控制休克。
⑥治疗心力衰竭。
护理措施:
①绝对卧床休息1周,避免搬动,协助一切日常活动。
②保持大便通畅,切勿用力排便。
③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解除焦虑。
④严密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的变化,发现心律失常,要立即报告医师。
⑤尽快有效控制胸痛,保持情绪稳定。
⑥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⑦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改善心、脑、肺等器官的缺氧症状。
⑧注意保暖及做好皮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