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画的意境?中国画家是怎样进行绘画艺术的意境创造的?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中国画的意境?中国画家是怎样进行绘画艺术的意境创造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举例说明中国园林艺术中是如何创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中国园林艺术特点之一是“意境”的含蓄深远,是园林精神内容的组成部分。
(1)虚实与错觉:园林空间以及不同的景观空间之间的虚实对比,使人产生变幻莫测、空间无限的心理感受。虚实变化以及运用比例尺度的表现规律,会使人产生错觉。如以小寓大,以少代多,创造咫尺山林的意境。
(2)比拟与联想:园林中的比拟就是给景物以人格化,使其有思想,达到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这是“情”与“景”的联系。如:“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西方心理学家把这种联想比拟称为“异质同构”。
(3)古迹与传说:历史古迹与传说是丰富园林人文景观内容、增加景观意境的主要方面。如:“唐槐、宋柏”有时间的追忆,体现沧桑巨变。
(4)诗文题咏:通过风景点的题咏、对联、匾额、楹联、摩崖石刻点出风景主题,启发游人的意境联想。如泰山万仙楼北边山路上有一石壁刻有“虫二”,这一字谜说明这里的自然风景无限美好,意寓“风月无边”。
园林中的诗文题咏可帮助游人深入了解景观主题,领会和欣赏景色,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2题:

_________________,画家以手中笔墨,抒发胸中逸气,作品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国画是通过形象、意象、兴象而达到移情言志的目的。绝似物象的绘画,绝不似物象的绘画都不是真正的艺术,唯有有感而发的“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兴象作品才为上乘之作。如果偏离了以情感为基础的意象、兴象理念的表述,中国画就失去了生命。中国画需要自我心灵与山水灵性的结合,才能赋予其抒情诗般的意境。填人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______。

A.中国画重视意象
B.意象是绘画的生命
C.中国画不单纯描写自然
D.中国画注重情感的表达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位于文段首句可知,横线处总领全文或引出下文。第二步,分析下文语境,强调“画家以手中笔墨,抒发胸中逸气,作品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和精神”,唯有“有感而发”的作品才是上乘,所以横线处应是引出论述话题,即中国画的情感表达。第三步,对比选项。因此,选择D选项。

第3题:

请你谈谈对中国画意境的理解。


参考答案:
(1)意境的概念。中国画的意境是画家思想情感与画面形象的有机融和,是画家借自然形象来表达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思想。创造意境是中国画的创作中心。由于画家的创作是借景来显意,故在中国画中有“意在笔先”之说。在中国的艺术理论中,通常把作者真实思想感情的表现叫做“意”,真实的景物或现实生活称为“境”。“意”是主观的东西,“景”是客观的东西,主客观契合产生意境。意境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是品评审美对象(尤其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标准,是中国古代从长期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审美规律和创作原则。
(2)中国画的意境创造体现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古人云:“画乃心印”,又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为:“诗言志”,中国诗不像西方那样以叙事性的情节见长,而以抒情言志为目的。中国画也是如此,故曰“画中有诗”。由此,我们看到中国画在描绘自然景物时常常以自然形象来表现人格思想,借境来显意,故有“意在笔先”之说。
(3)为创造意境,中国画不主张拘泥于客观事物的形,而主张以形写神,得意忘形。这里的所谓“神”,是指的客观物象的精神本质。中国画既是写神,也就可以不要求外表的酷似,只要求精神的酷似,这就为“不似之似”。实际上并不是忽视形象的作用,而是指形象必须由意来统率,这样的形象又叫“意象”。意象是意境的可视形象,意境是意象的联想形象,是象外之象。
(4)意境美是中国画呈现出的一个独特而显著的审美特征。我们要充分领略中国画的意境之美,不应只停留在关心画面画了些什么内容,画面的人物或景物画家画得真与不真,像与像,还应从画家所描绘的客观事物的外形,去进行联想,用心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精神本质。

第4题:

王国维所谓艺术意境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是指()

A前者体现“天人合一”的意境,后者体现“天人对立”的意境

B前者说明的是自然的意境,后者说明的是艺术家创造的意境

C前者是“隐我”,后者是“显我”,但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意境

D前者指自然美中的意境,后者指艺术美中的意境


C

第5题:

________,画家以手中笔墨,抒发胸中逸气,作品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国画是通过形象、意象、兴象而达到移情言志的目的。绝似物象的绘画,绝不似物象的绘画都不是真正的艺术,唯有有感而发的“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兴象作品才为上乘之作。如果偏离了以情感为基础的意象、兴象理念的表述,中国画就失去了生命。中国画需要自我心灵与山水灵性的结合,才能赋予其抒情诗般的意境。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________。

A.中国画重视意象
B.意向是绘画的生命
C.中国画不单纯描写自然
D.中国画注重一己情感的表达

答案:D
解析:
正确答案是D,你没有回答这道题 解析横线出现在文段首句,需要对后文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后文首先指出作品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国画以达到移情言志的目的,紧着指出唯有有感而发的“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兴象作品才为上乘之作,共同强调情感对于中国画的重要性,然后通过正反面论证再次强调中国画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对应D项。
A项和B项的“意象”扩大概念,文段强调的是有感而发的意象,以情感为基础的意象,排除;C项“不单纯描写自然”表述不明确,没有指出中国画注重情感的表达,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第6题:

“简”是一种艺术风格,也是唐宋以来我国艺术(尤其是传统绘画)的一大审美追求。某位当代著名画家在谈到中西绘画艺术异同时曾说:“西洋画是加法,中国画是减法。”这与中西方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思想积淀的差异有着很深的联系。“减法”之喻,颇为巧妙地点出了传统中国画在意象经营和意境创构上追求“简”的审美个性。在古代艺术家看来,“画以简贵为尚”。究其渊源,这种以“简”为贵的思想,在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之骨干的禅、道、儒三家学说里已昭然可见。
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唐宋时期绘画的主要艺术风格
B.中国传统绘画在意境创构上的特点
C.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的差异
D.传统文化对中国艺术尚“简”精神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话题落在以“简”为贵的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体现。接下来应围绕“我国传统文化”与“简”二者进行论述。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符合上述语境。A项“唐宋时期绘画的主要艺术风格”对应首句,属于已经论述过的内容;B项对应第四句,属于已经论述过的内容;C项对应第二句,属于前文已经论述过的内容。且三者均与尾句话题“我国传统文化”不一致,排除A项、B项和C项。
因此,选择D选项。

第7题:

________________,画家以手中笔墨,抒发胸中逸气,作品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国画是通过形象、意象、兴象而达到移情言志的目的。绝似物象的绘画,绝不似物象的绘画都不是真正的艺术,唯有有感而发的“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兴象作品才为上乘之作。如果偏离了以情感为基础的意象、兴象理念的表述,中国画就失去了生命。中国画需要自我心灵与山水灵性的结合,才能赋予其抒情诗般的意境。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画重视意象
B.意象是绘画的生命
C.中国画不单纯描写自然
D.中国画注重一己情感的表达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下文语境。由横线位于文段首句可知,横线处总领全文或引出下文。根据“________________,画家以手中笔墨,抒发胸中逸气,作品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国画是通过形象、意象、兴象而达到移情言志的目的”可知,所填写的句子应该强调“思想和精神”“移情言志”,唯有“有感而发”的作品才是上乘。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中国画注重一己情感的表达”符合上述语境。A项和B项重点强调“意象”,与下文核心话题不一致,无法总领全文或引出下文,排除A项和B项。C项“不单纯描写自然”没有体现下文核心话题“思想和精神”“以情感为基础”等,排除C项。

第8题:

对中西绘画艺术差异性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表现对象上,西方重写实和求真,中国画意境

B. 在构图上,西方画重散点透视,中国画重焦点透视

C. 中国绘画不讲空间效果,追求的是心灵空间,西方画注重反映客观对象形态的逼真

D. 西方画重团块造型,中国画重线条造型


正确答案是:B

第9题:

在《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一课教学设计中,合理的教学重点是(  )。

A.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B.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的作品风格意趣
C.著名的山水画家及艺术风格
D.中国山水画的各种技法技巧及表现形式

答案:A
解析: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一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第10题:

应成为艺术的最高追求和目标的是()

A创造有意境的世界

B创造有意象的世界

C创造有意境的意象世界

D创造有意象的意境世界


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