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外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形式美。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外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形式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两朵奇葩是石刻和()。


正确答案:陶俑

第2题:

简述法国现实主义雕塑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前后,法国的现实主义运动诞生,现实主义是以反对美术院中将艺术置于一些僵死的原则之下为目的,该运动试图使艺术重新接迈于日常生活,在现实中寻找灵感去达到艺术理想。

第3题:

简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形式美。


参考答案:中国的雕塑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对东方古代雕塑艺术具有深刻的影响,是东方古代雕塑艺术的典型代表。(1)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作品可以分成两类:随葬的俑和地面的纪念性雕刻。由于这些陵墓的墓主都是帝王、贵族,他们掌握甚至垄断了当时最好的工匠和物质材料,所以,这些陵墓雕塑往往集中体现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制作俑的材料一般是木和陶土,以陶土最为普遍。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俑最早可能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正因为俑是一种代替人殉葬的陪葬品,所以,俑的形象实际上都是当时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主要是卫士、仆从、厨夫、说唱艺人、乐舞伎等下层人物。所以,尽管俑在当时是一种随葬品,但由于它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体现了当时的艺术风尚和高超的塑造技巧,今天便成为一种十分珍贵的艺术品和形象化的历史资料。(2)宗教雕塑宗教艺术首先是特定时代统治阶级所利用的宗教宣传品,它们是供人信仰、崇拜的对象。其次,宗教艺术中体现出来的艺术技巧,则是宝贵的艺术财富,是人类艺术实践经验的积累。在宗教题材的雕塑作品中,有许多传世之作。中国古代的宗教雕塑主要集中在石窟艺术和现存的寺庙之中,其中尤以石窟艺术最集中、最有代表性。所谓石窟,是指在山崖开凿的佛教寺庙,它源于佛教诞生地的印度。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在幽静的山洞中修道成佛的,为了纪念他,也为了便于信徒们的出家修行,古代印度人便选择远离城市的僻静山崖开凿洞窟,并雕塑佛像和绘制佛教壁画。

第4题:

简述艺术设计创造的形式美法则。


正确答案: 形式美是指对艺术设计作品中存在的,具有形状、颜色、质地甚至声音等外在可感知的形态要素组成复合体的审美观照。
形式美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感知获得的形态特征直接得到的审美愉悦;二是通过对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获得一定的观念和感情意蕴。

第5题: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取得突出成就有()。

  • A、纪念碑式雕塑
  • B、宗教雕塑
  • C、陵墓雕塑

正确答案:B,C

第6题:

简述我国古代雕塑中方圆结合的特点。


正确答案:我国古代雕塑中方和圆的造型不仅属于审美的范畴,而且渗透了一定的哲学观念,和人们对宇宙万物总规律的理解和感悟。古以为天圆地方;方者为刚,圆者为柔;方者为静,圆者为动。因此方圆结合便寓意着阴阳互生、动静相和、刚柔相济,在造型上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在雕刻的方圆结合中,希腊是以圆为主,而我国则是以方为主,故显得更为严峻、稳重和开阔,透露出作为幅员辽阔的中央帝国的信心和稳定感。

第7题:

简述人展示艺术形式美得原理有哪些?


正确答案: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统一与变化;反复与渐变;节奏与韵律。

第8题:

简述雕塑艺术的语言与绘画、摄影、建筑艺术的语言的异同。


正确答案:雕塑与绘画、摄影的区别在于,雕塑是在三度空间里用物质材料创造出实体形象,而绘画、摄影都是在二度空间里创造出平面形象。欣赏绘画和摄影只能用视觉感官去观察,而且观察的角度也受到局限。雕塑作品则不然,因为是立体形象,可以触摸,加上视觉感应,能够唤起欣赏者更多的艺术想象,产生独特的艺术审美效果。另外,由于雕塑作品的立体性,欣赏者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甚至可以结合周围的环境来一并欣赏,使雕塑作品更富有生动、逼真的艺术魅力。雕塑作品的凝练与集中和它的概括性,是其与建筑艺术区别的最显著特征之一。

第9题:

简述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正确答案: ①雕塑对物质材料的选择有严格的要求;
②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统一;
③作为一种空间艺术,雕塑仍然要受到这类艺术一般特征的影响,无法动态展示一个完整事件。

第10题:

简述我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和各个时期的特点。


正确答案: 中国的雕塑同书法、绘画一样,都要求表现对象物的神韵。可以说中国的雕塑就是立体的人物画,它的最高美学要求就是传神,就是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神情仪态。但因为它是一种立体的造型艺术,出了动人的神态美以外,还应当有适度的形体美。因此,人们在欣赏雕塑作品的时候,往往会注意它是否形神兼备。艺术家们在创作雕塑作品的时候,也总是以形写神,刻意追求神采飞扬和形神兼备的最佳艺术效果。
我国的雕塑艺术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社会。1986年在辽西文化遗址的牛梁河出土了五千年前“性崇拜”的实物,——陶塑裸体女神像及无头裸体女神坐像,这些雕像注意外形轮廓健美柔和,又追求内蕴神态的感情流露,造型准确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显示出我国原始雕塑已经具有惊人的艺术水平。接下来是在河南省安阳市商墓中出土的商代石雕,其中虎首人身石雕用大理石雕成,曲膝跪坐,张口呲牙,显出咆哮、吞噬的神态,也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数量很多、阵容最大的雕塑作品,乃是发掘于陕西省临潼县的秦始皇兵马俑。它是迄今为止在世界文化史上空前巨大的彩色陶塑群体,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雕塑家们在创作其中的人物、车马雕塑的时候,注意从多方面去刻画它们的形象,揭示他们的特征,所以形象生动逼真,多姿多彩。这么巨大的彩陶秦俑,不但在政治上显示了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的那种气势,而且在艺术上表明了我国古代雕塑的高度成熟。
汉代雕塑是秦代雕塑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是运用寓意手法,造成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代表作是陕西省兴平市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另一方面是采取现实主义,展现以人与人为主要关系的现实生活,代表作是先后在陕西省咸阳市、江苏省徐州市、河南省洛阳市等地发现的汉代兵马俑和杂技人俑。特别是徐州楚王墓汉代兵马俑,是继秦兵马俑之后的第二大兵马俑军阵。汉俑比秦俑小很多,最大的尚不及秦俑的1/3。这可能反映了秦汉间艺术观念的变化,即秦代重“写真”,汉代已趋向“写意”。
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佛教的流行,我国的雕塑艺术深受佛教的影响,以表现佛教内容为题材的雕塑作品大量出现,敦煌、云冈、龙门和麦积山四大石窟中有许多这个时期的造像。这一时期人物形象的主流仍然是体态修长、面貌清瘦、直鼻大眼、耳廓长垂的印度佛模样,在塑工上注意圆润,讲究“行云流水”;在形象上注意浓丽淳厚的色调和朴实的装饰美;在思想上,由于南北战乱,社会动荡,人们饱尝苦难,寻求理想,因而在塑像中寄托愿望,使塑像充满宁静、飘逸、洒脱的智慧和神态,表现出人的脱俗情感。
唐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雕塑艺术呈现另一番辉煌气象。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大多色彩明快,趋于华丽;人物造型比例适度,凝练健康;人物神情温和慈祥,具有浓郁的人情味和亲切感。特别是女性菩萨像,更是体态秀美,气度娴雅,眼含柔情,嘴带微笑,极少神的气味。而龙门石窟唐代奉先寺的户舍那大佛面庞丰腴,神情柔美,与两旁的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上下呼应,显示出一种秩序井然、气氛和谐的景象,就像武则天与她的臣僚们正在协商对话。至于唐代帝王陵墓前的石雕作品,也都姿态生动有力,造型略显夸张,注意刻画对象物的性格特征。像唐太宗“昭陵六骏”和武则天母亲杨氏顺陵前的走狮、天禄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宋代雕塑虽然没有那种恢宏的气象,但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方面却达到很高的水平。这时的神佛造像已经更加世俗化,在人物造型上注意在人物的日常生活和言行举止中展示人物的心灵境界,注意从面部、眼神、姿态,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去刻画人物的风采和神情。如山西太原市晋祠圣母殿中的44个宫女塑像,重庆市大足石刻中的宋代作品在佛教造像中大量展示社会生活场景,山东省济南市灵岩寺千佛殿的40尊罗汉彩塑更被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
元明以后,雕塑艺术没有更多的长进,造像的世俗化越来越明显,有一些精品尚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但总的看来,元代雕塑比较粗犷,明代雕塑则过于繁琐,清代雕塑不免庸俗,这都同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有关。
总之,中国的雕塑艺术既有各自的时代个性,又有整体的民族共性,即通过一定的形体,充分的表现神韵;依据一定的现实,尽力的表现理想,只要能突出对象物的崇高、神圣、可亲、可敬,不用过多的考虑肌肉和骨骼的透视关系。这正是与西方雕塑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