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可能发病机制是纹状体中存在()

题目
单选题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可能发病机制是纹状体中存在()
A

多巴胺含量增多,多巴胺受体功能减退

B

多巴胺含量增多,多巴胺受体超敏

C

多巴胺含量减少,多巴胺受体超敏

D

多巴胺含量减少,多巴胺受体功能减退

E

多巴胺含量正常,乙酰胆碱含量减少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Tourette综合征中,一般首发症状为()

  • A、秽语症
  • B、简单运动抽动
  • C、复杂运动抽动
  • D、发声抽动
  • E、躯体抖动

正确答案:B

第2题: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可能发病机制是纹状体中存在()

  • A、多巴胺含量增多,多巴胺受体功能减退
  • B、多巴胺含量增多,多巴胺受体超敏
  • C、多巴胺含量减少,多巴胺受体超敏
  • D、多巴胺含量减少,多巴胺受体功能减退
  • E、多巴胺含量正常,乙酰胆碱含量减少

正确答案:B

第3题:

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与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有关

A、遗传

B、心理

C、环境

D、年龄

E、感染


参考答案:E

第4题: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抽动一秽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①起病多为2~15岁;②反复多种抽动发作;③多种发声;④能受意志克制一定时间;⑤病程1年以上;⑥有相关伴发症状;⑦排除其他疾病。

第5题:

下列哪种药物可能加重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抽动症状()

  • A、硫必利
  • B、舒必利
  • C、氟哌啶醇
  • D、苯丙胺
  • E、可乐定

正确答案:D

第6题:

抽动秽语综合征


正确答案: 又称Gilles de la tourette综合征,多见于儿童,以多部位突发性快复无目的重复性肌肉抽动为特征,常累及面部肌肉,发音肌抽搐可伴有不自主发音,可有秽语等,抽动频繁者一日可达十几次至数百次。症状呈波动性,在数周或数月内症状的程度可有变化。

第7题:

抽动秽语综合征如何治疗?


正确答案: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对本病有一定帮助,药物治疗包括:
①氟哌啶醇:为本病首选药物。常用量为0.05mg/(kg.d),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有效剂量为2-10mg/d,分3次口服。症状控制后,应逐渐减量并维持一段时间(1-3个月)。
②泰必利(tiapride):对本病有一定疗效,从小剂量开始,每日50-100mg,分3次口服,逐渐增量。
③丙戊酸钠:可抑制GABA转氨酶和谷氨酸脱羧酶,增加脑GABA含量,有报道对本病有效。

第8题:

抽动秽语综合征可能的发病机制是由于纹状体中

A.多巴胺能递质过剩,多巴胺受体功能减退

B.多巴胺能递质过剩,多巴胺受体功能超敏

C.多巴胺能递质减少,多巴胺受体功能超敏

D.多巴胺能递质减少,多巴胺受体功能减退

E.多巴胺能递质正常,乙酰胆碱含量减少


正确答案:B

第9题:

Turette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

  • A、显著的秽语症和猥亵行为
  • B、病程短暂的运动或发声抽动
  • C、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
  • D、一般不会同时存在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
  • E、睡眠时症状减轻或消失

正确答案:C

第10题:

问答题
何为抽动秽语综合征?

正确答案: 抽动秽语综合征multiple tiCs-Coprolalia syndrome):又称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syndromE、TS),多在2~21岁间起病。发病机制不详。临床表现主要是不规则肌肉抽动、发音抽动为主,常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