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19年1月20日,甲公司应按每台52万元的

题目
单选题
2018年9月3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19年1月20日,甲公司应按每台52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A产品6台。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A产品的账面价值(成本)为280万元,数量为5台,单位成本为56万元。2018年12月31日,A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50万元/台。销售5台A产品预计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0万元。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结存的5台A产品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

280

B

250

C

260

D

27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在2008年11月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9年4月20日,甲公司应按每台3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A设备10台。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A设备成本为392万元,数量为14台,甲公司销售A设备的销售税费为0.12万元/台;向其他客户销售的销售税费为0.1万元/台。2008年12月31日该设备市场销售价格为28万元/台,则甲公司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万元。

A.0

B.0.4

C.18.8

D.18.4


正确答案:B
解析:有合同部分:(30-0.12)×10-392/14×10=18.8(万元),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需要计提跌价准备。没有合同部分:(28-0.1)×4-392/14×4=-0.4(万元),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应计提跌价准备。

第2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总货款50万元。合同约定甲公司如不能交货,应向乙公司偿付不能交货部分货款总值5%的违约金。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收到乙公司8万元定金和10万元预付款。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甲公司没有交货。经查明,甲公司根本无货可交。因甲公司违约,乙公司损失20万元。乙公司可以最多请求偿付( )万元。

A.38

B.4.5

C.46

D.48.5


参考答案:C

第3题:

2006年8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7年2月,甲公司应按100000元/台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 A型号的机器10台。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A型号机器的账面价值为680000元,数量为8台,单位成本为85000元/台。2006年12月31日,A型号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95000元/台。则A型号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为( )元。

A.688000

B.544000

C.800000

D.760000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规定,该批A型号机器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并且其库存数量小于销售合同约定的数量,因此,计算A型号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价格800000(100000×8)元作为计量基础。

第4题:

2004年9月3日.新世纪公司与希望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5年1月20日新世纪公司应按每台62万元的价格向希望公司提供甲产品6台。2004年12月31日,新世纪公司甲产品的账面价值(成本)为280万元,数量为5台,单位成本为56万元。2004年12月31日,甲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60万元/台。销售5台甲产品预计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0万元。2004年12月31日,新世纪公司结存的5台甲产品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300

B.290

C.280

D.270


正确答案:C
根据新世纪公司与希望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规定,该批甲产品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并且其库存数量小于销售合同约定的数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计算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价格62万元作为计量基础,其可变现净值=62×5-10=300万元,因其成本为280万元,所以账面价值为280万元。

第5题:

2007年9月3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合同,双方约定,2008年1月20日,A公司应按每台72万元的价格向B公司提供甲产品6台。2007年12月31日,A公司甲产品的账面价值(成本)为300万元,数量为5台,单位成本为60万元。2007年12月31日,甲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60万元/台。销售5台甲产品预计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0万元。2007年12月31日,A公司结存的5台甲产品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300

B.290

C.280

D.270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A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规定,该批甲产品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并且其库存数量小于销售合同约定的数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计算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价格72万元作为计量基础,其可变现净值=72×5-10=350万元,因其成本为300万元,所以账面价值为 300万元。

第6题:

2010年11月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11年1月10日,甲公司应按每台3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A商品10台。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A商品的单位成本为2.7万元,数量为15台,其账面价值(成本)为40.5万元。2010年12月 31日,A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2.8万元,若销售A商品时每台的销售费用为0.2万元。在上述情况下,2010年12月31日结存的15台A商品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40

B.40.5

C.39

D.42


正确答案:A
解析:有销售合同部分的A商品的可变现净值=(3-0.2)×10=28(万元),成本为27万元;无销售合同部分的A商品的可变现净值=(2.8-0.2)×5=13(万元),成本=13.5(万元)。根据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孰低原则,2010年12月31日结存的15台A商品的账面价值=27+13=40(万元)。

第7题:

(三)

甲、乙两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双方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300台洗衣机,总价款为40万元,双方同时还约定了,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定金10万元。

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甲、乙两公司之间约定乙公司于4月1日先交货,甲公司收到货物三天后将钱汇入乙公司的账户。当4月1日快到来时,乙发现甲严重负债,存在不能支付货款可能,并有确切证据。基于上述原因乙公司在4月1日并未交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公司无权不交货,但可以要求甲公司提供担保

B.乙公司无权不交货,但可以仅交付部分货物

C.乙公司有权不交货,除非甲公司提供了相应的担保

D.乙公司应按合同约定交货,甲公司若不能履行,则追究甲公司的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C
C。解析:《合同法》第68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第69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本法第68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可见,C项是正确的。

第8题:

20×0年1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甲公司应于20×1年1月2日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 000台,每台14.2万元,20x 0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A产品1 200台,单位成本为每台13.5万元,20×0年12月31 日的市场销售价格是每台13.5万元。根据甲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的平均销售税费为每台0.3万元,向其他公司销售A产品的销售税费平均为每台0.5万元。 甲公司于20×1年1月2日向乙公司销售了A产品1 000台,每台的实际售价为每台14.2万元,甲公司于20×1年2月1 E1销售A产品1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货款均已收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核算,该批存货无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以下7~8题。 20×0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当对A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是( )。 A.0 B.100万元 C.300万元 D.400万元


正确答案:B
对于甲公司20×0年l2月31日A产品中签订了不可撤销合同的1 000台,应当根据合同价格确定其可变现净值,每台为l4.2—0.3=13.9万元,成本每台13.5万元,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未签订合同的200台,应当根据市场售价确定其可变现净值,每台为l3.5—0.5=13元,低于成本每台l3.5万元,故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200×0.5=100万元。

第9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6~10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供给甲公司生产的M型号的照相机2000台,每台单位500元;甲公司交付定金25万元;如果一方违约,则应支付总价款的10%作为违约金。合同签订后,甲公司立即将25万元定金交付乙公司,并很快与丙公司就同一批照相机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每台照相机单价600元。后乙公司没有按期履行合同。由此导致甲公司无法履行与丙公司之间的合同,为此甲公司赔偿了丙公司的实际损失23万元。 作为甲公司的法律顾问,为了更好地维护甲公司的权益,依法应当要求乙公司( )。 A.双倍返还定金 B.增加支付违约金 C.支付合同约定的定金 D.支付法定的定金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合同违约赔偿的主张。《合同法》第115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第116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本题中,甲乙公司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因此,作为甲公司的法律顾问应选择对甲公司最为有利的请求权主张。根据合同约定,因乙公司违约造成甲公司损失的违约金为总价款的10%.即2000×500×10%=100000元;定金为25万元,当收受定金的乙公司违约时,应双倍返还定金50万元。但是,根据《担保法》第91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因此,本题中,甲公司可以向乙公司主张返还的定金最高为2000×500×20%=200000(元)。违约金双方约定为10万元,但是,因乙公司违约造成甲公司向丙公司实际赔偿款为23万元。根据《合同法》第114条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因此,相比较定金赔偿20万元而言,主张乙公司增加支付违约金更好地维护甲公司的利益。因此,正确答案是B。

第10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货合同,总货款50万元。合同约定违约金为总货款的5%。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收到乙公司8万元定金和10万元预付款。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甲公司没有交货。若乙公司提起诉讼,最多可以请求的金额是( )万元。

A.18

B.8.5

C.20.5

D.26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核点是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定金与违约金条款不得并用,但可选择最有利于受到损失一方当事人的方法。如果乙公司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请求甲公司偿付金额为:50万元×5%+8万元+10万元=20.5万元;如果乙公司适用定金罚则条款,甲公司接受定金而不履行合同,应当向乙公司双倍返还定金,计算为:8万元×2+10万元=26万元。所以乙公司最多可请求偿付26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