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现在的诸佛不能度化我,但未来的佛陀可能会度我吧,所以继续造罪没关系。”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题目
问答题
有人认为:“现在的诸佛不能度化我,但未来的佛陀可能会度我吧,所以继续造罪没关系。”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不对。如果我们今后依然明知故犯,放逸行事,那么就会重蹈“不得佛化育”的命运,下场必将是反反复复地堕入恶趣,苦不堪言。纵然侥幸获得了善趣,也是感受一些刑罚、遭受病魔缠身、受到束缚、被兵器砍剖身体等苦痛。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老婆是成都某企业职员,但只参保半年,所以不能报销剖腹产费用。我已经连续参保2年,这种情况我可以领取生育补贴吗?补贴标准为多少?申领时间有限制吗?


正确答案: 可以,根据规定妊娠满7个月施行剖宫生产或剖宫流产男职工生育补助标准为1500元,但必须在小孩出生之日起90日之内办理申领手续

第2题:

有人认为:“我应对敌人生嗔恨,因为他给我带来了痛苦。”这种想法对吗?请以辩论的方式具体分析,并以比喻进行说明。


正确答案: 这种想法不对。日常中伤害人们最严重的,莫过于风、胆、涎等各种疾病,在遭受这些病痛的折磨时,人们并不会去对它生起嗔恨;而对伤害自己的有情,却生起猛厉的嗔恨。同样是带来痛苦的因,为什么对它们的态度如此截然不同?
或许有些人说:风胆等病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现象,它们自己没有主宰,所以不必要去嗔恨它们。
驳斥:有情对自己作伤害,同样也是因缘和合,自无主宰。怨敌本身是五蕴假合而成,由业风的吹动而产生了种种心念行为,由这些因缘的和合,而对我们有了伤害行为,他们其实也是无有自主,被因缘之线牵动,不得不做出种种行动,致使我们感受伤害痛苦。
比喻:如同人们虽然不希望患病,但业感疾病仍会生起。同样,人们虽然不想生烦恼,但在业缘逼迫下,烦恼仍然会涌现出来。所以,他人恼害我们实际也是无法自主,业缘逼迫而已。

第3题:

现在是冬天,我觉得没必要贴膜。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即使是冬天,也需要贴膜。汽车贴膜认识不仅能有隔热效能,还能阻挡紫外线,保护车主皮肤不受伤害。即使在冬季紫外线依然强烈,车主的疏忽可能导致患皮肤癌的几率会增高很多。同时,汽车贴膜还有防爆功能,当车主受到外部突袭时,好的车膜能防止玻璃溅射而。
伤害到车主。所以任何季节都需要安装汽车贴膜。
冬季贴膜注意事项
业内人士表示,中高档防爆膜都是用烤枪“烤”在玻璃上的,汽车玻璃贴膜要求技师具有1年以上的从业经验,尤其是前、后风挡玻璃有一定弧度,贴膜难度更大一些,对技师水平要求更高。据了解,汽车玻璃贴膜首先要用玻璃水把玻璃膜擦洗干净、晾干,第二根据玻璃尺寸裁好太阳膜,第三步运用“湿法”或“干法”将太阳膜烤在车窗玻璃上,第四步等待1-3个小时将车开走。
有关专家表示,冬季贴膜也是可以的。应该注意的是必须在室内的无尘环境下贴膜,防止灰尘颗粒夹在玻璃和膜之间。在天气特别冷的时候,车子开进贴膜车间,要等上一会儿,让玻璃温度接近室温。在烤膜的时候,时间一定要把握好,不然前后风挡的玻璃容易烤裂,万一裂了是要给客户赔偿的。

第4题:

有人说“我只皈依显宗,不皈依密宗”,或“我只皈依上师不皈依普通的出家人”,这种说法合理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合理。如果你真正皈依了显宗,密宗已经包括在里面了,因为显密都包括在大乘当中,你在皈依大乘佛法的时候,间接上已经皈依了密宗。所以,皈依显宗与皈依密宗并不矛盾,只不过有些人对皈依的概念根本不懂,认为只皈依显宗而不皈依密宗,只皈依密宗而不皈依显宗,只皈依上师而不皈依三宝,有各种各样的谬论。所以,希望大家擦亮慧眼,真正看清楚皈依的涵义。

第5题:

有人认为:“有钱可以忏罪修福,供养僧众、建寺院、修佛像。别人若阻碍我赚钱,应该对他恨之入骨。”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对。如果你追求利养时,有人在中间造违缘,你就对他生嗔恨心,这样不仅没办法净除罪障、积累福德,反而依此断送福德而产生罪业。前面也讲过,对菩萨生一刹那的嗔恨心,能够摧毁千劫的福德,过患非常非常可怕。假如为了利养而嗔恨造障碍者,自己的罪业会增长、福德会灭尽,不但没有任何利益,且对修行有极大障碍。

第6题:

有些人想:“算命的说我能活到八十岁,所以我今天肯定不会死。”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对。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想法而已,其实谁也没有“今天不死”的理由。人寿皆由业力感召,善恶业成份不断变化,寿命也不停变化,而算命先生无法测准业力变化。大家都知道袁了凡居士,他的一生充分说明了这点。算命先生的卜算难以成立“现在我们不会死亡”这种观点,其它理由也无法找到。所以,谁也不敢保证今天不死。

第7题:

有人想:“经中虽说人身难得,但这只是一种说法吧。现在世界上的人这么多,怎么会是难得呢?”这种想法正确吗?请以理分析,并说说你对人身难得的认识。


正确答案: 不正确。如果拿人的总数与恶趣众生的总数比较,就可知道人的比例实在太少,而在这些人当中,愚痴的人或普通人占了绝大多数,真正修行的人少之又少。试看,一个城市中若有100万人,里面有多少人皈依佛教?如果有100人皈依佛教,真正要了脱生死、发菩提心、发出离心的修行人又有多少?从这个角度来看,具足八种闲暇、十种圆满的人身相当不易。

第8题:

有些人认为:“六度要逐一行持方可圆满,布施时不能持戒,持戒时不能修安忍……”这种想法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这种想法不正确。
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讲过,行持大乘佛法饶益众生,六度万行不可缺少,佛陀在因地时,所有行为均可摄于六波罗蜜多中。因此,我们听闻佛法、修学佛法、弘扬佛法时,具足六度至关重要,若不具足六度,不一定属于大乘佛法。

第9题:

有人认为:“现在的诸佛不能度化我,但未来的佛陀可能会度我吧,所以继续造罪没关系。”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对。如果我们今后依然明知故犯,放逸行事,那么就会重蹈“不得佛化育”的命运,下场必将是反反复复地堕入恶趣,苦不堪言。纵然侥幸获得了善趣,也是感受一些刑罚、遭受病魔缠身、受到束缚、被兵器砍剖身体等苦痛。

第10题:

有些人认为:“我现在身体健康、丰衣足食,生活顺缘圆满具足,所以放逸一点无所谓,以后再精进也不迟,反正自己无病无灾,时间还长着呢!”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对。这种想法只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而已。
因为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就像过山的瀑布水一样,一刹那也不会停留,从我们出生时起,即使没有遇到违缘,它也在日缩月减,不停地向死亡奔去。不仅如此,我们的身体也是暂时的借用品,是死主暂时借给我们的宅舍,主人什么时候要收回去,谁都无法决定。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房客,死主随时都有可能通知自己从身体这个房间里搬走。所以即使自己无病无灾,也不能认为自己不会马上就死,而应当抓紧时间精进修行。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