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实修实证?

题目
问答题
如何落实实修实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实修实证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经由闻思的法义,然后实际去体悟、体证“无常、无我、缘起”。

第2题:

如何区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正确答案:实证分析就是客观描述经济事件“是什么”,它要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规范分析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研究“应该如何解决经济问题”等。实证分析没有价值判断,而规范分析存在价值判断。

第3题:

如何理解孔德的实证主义体系?


参考答案:

实证主义是一种以经验事实和经验现象为基础,探索人类精神发展一般规律的方法和思想体系。人类社会三种社会政治制度:神学阶段,君主政治和绝对权威的时代。形而上学阶段,民族国家和人民主权的时代。实证阶段,是人类理智发展的最后阶段。建立在认识了人类精神发展的根本规律的基础上的社会学又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
孔德的实证主义体系实际是把哲学与科学等方面的理论“综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思想体系。他关于历史阶段的划分以及社会学的创立,正是为资产阶级从“理想的”向“现实的”、从“应然的”向“实然的”转变提供理论根据。


第4题:

反实证主义思潮是如何兴起的?


正确答案: 1、反对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的尝试,强调社会历史过程及其认识方法的特殊性;
2、反对实证主义力图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做法,强调对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个别人物和个别时期的认识;
3、反对实证主义将形形色色的现象归结为简单的要素和规律,而着眼于对综合的概括做要素的分析。

第5题:

怎样进入实修实证?


正确答案: 实修实证的内容就是闻思的内容。当闻思基础具足之后,通过止观双运的方法进入实修实证。各种方法都是导向止观双运,然后去见法、断结、证果。当有了初禅和止观双运的功夫,会很快断三结、证初果。当证到初果,就很快地证到二果、三果。

第6题:

如何落实实修实证?


正确答案: 法义闻思基础一定要有。不要像赶鸭子、赶进度的心在听闻,这样会错过很多的重点。要以宁静的心来听,心要放空、柔软。当听到哪方面可以落实,马上就去做,随时在历缘对境中反观。看到自己的贪、瞋、痴、我慢,进一步就去找出它的原因,不要逃避。

第7题:

在闻思《入行论》的过程中,如果有人劝你不要学这些,而应该实修或者如何如何,这种行为为什么叫做魔业?请以教证、理证分析。


正确答案: 1)教证:《华严经》中说:“凡坏菩提心,造它善法者,亦为魔事业。”
2)理证:《入行论》全文均是围绕“菩提心”而宣说,若对此不加重视,反去另觅蹊径,显然是心已被魔加持。因为脱离菩提心的所作所为,皆与大乘背道而驰,或者说只是一种形象上的善法。

第8题:

请结合《华严经》的比喻,说明实修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佛法并不是口头上说,一定要在自己的心里有所体会,必须依靠自己的修行,想方设法在相续中感受佛法的真正味道,使自己真正受益。否则就像《华严经》中三个比喻:第一,如果没有修持,光是给别人讲,就像聋子给别人放音乐,音乐再好听,自己一点也听不到,学而不修就是这样;第二,就像船夫,经常载人渡海,自己却在大海里丧命,不会受用佛法的人就这样;第三,说糖如何如何甜,但一点也不品尝,不去修持佛法,口头上说得再好听,心里也感受不到佛法的甘甜。

第9题:

实修实证的第一个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体悟无常。让心静下来,保持明觉,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看到无常现象,再来要看到进一步更微细的无常。

第10题:

在数据质量监控软件中,提示主管税务机关与所对应的征收机关不一致时,应怎样修改()

  • A、“登记管理模块/税务登记/税务登记表录入”中核实修改征收机关
  • B、“登记管理模块/税务登记/修改税务登记表(代扣代缴表、纯社保户登记表)”中核实修改征收机关
  • C、“登记管理模块/税务登记/基本情况表录入”中核实修改征收机关
  • D、“登记管理模块/税务登记/登记情况管理”中核实修改征收机关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