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是释迦世尊在法华会上介绍与众生了知寻声救苦有求必应,但是世尊以前之众生能知拜观世音菩萨乎?

题目
问答题
观世音菩萨是释迦世尊在法华会上介绍与众生了知寻声救苦有求必应,但是世尊以前之众生能知拜观世音菩萨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释迦世尊,出家时所拜之师是谁?请示之!


正确答案:释尊多劫,早成佛果,此来本为示迹度众,出家后所访之人,皆系外道,故一律舍之而去,至云成佛此生,并无师承。

第2题:

观世音菩萨与佛有何差别、关系?闻观世音是觉位大菩萨,彼非已成佛乎?


正确答案:佛在果位,菩萨修位,以月喻之,光有盈亏,佛如十五之月,光明圆满。菩萨在修地,步步前进,由住行向地,而至等觉,如朔弦魄望,逐渐增明,无明断尽,佛果即成。然观音菩萨,则当别论,此菩萨早证佛果,名‘正法明如来’,以悲心过重故,化菩萨身,协助各土之佛度众,此差别与关系也。

第3题:

觉行圆满,仅指一期之机熟众生度尽而言,此只就事迹立解也。请看世尊入灭时,不尚有许多异国众生,未闻佛法乎?若合本迹而言,佛实未曾住涅槃,因众生永不会尽。


正确答案:众生生灭灭生,绵绵不尽,然分时期,各个差别,故过现未来,万物亦不一致,并非生则同生,灭则同灭。如木结果,互不相同,有一年四季之果,有当年数年之果,就某期所作果胎,更有大小优劣之不齐。天则运用春、夏、秋、冬,风日雨露,大公无私,平等普施。四季及当年之果,固得成熟,数年之果,亦赖化育,自春徂冬,天之一期化功圆矣,惟天运不息,周而复始。佛时成就者,喻四季及当年之果,佛时未成者,喻数年之果,未闻佛法者,喻木之初萌,佛入涅槃,喻天之冬,佛不住涅槃,喻天运化不息,细味比喻,可解此疑。

第4题:

释迦世尊为贤劫千佛之一,即自王宫示生及灭度以至慈氏下生之一段为娑婆世界之教主,以后诸佛递生是否世尊即同于过去之古佛,其经教亦泯而不存耶?


正确答案:后佛应世之时,前佛之教典,自已不存,盖劫远年湮,谷陵沧桑,俱多异变,况黄卷缃缥,寄于器世间者,焉能不随泯化耶?佛法称此曰灭法时期,诸佛慈悲,故再来应世。然佛佛道同,后佛所说,仍是前佛所说之道也。

第5题:

释迦牟尼佛为何介绍我们往生西方世界,世尊自己生何世界?世尊为何不造世界呢?


正确答案:世界无尽,皆是众生业力所现,不缺乏,释尊又何必再造。弥陀造世界者,不过悲悯众生业杂,世界多苦,故造一有乐无苦世界,接引他界众生耳。众生生者,皆是受释迦世尊之训而转业者,不转业者,亦无分生,故仍得谓之众生业力所感。释尊曾以足按地,立变庄严,因众生业力关系,不能持久。明乎此,便知净秽在众生之心及业,释尊纵尽变无边世界,而成极乐,恶业众生所见,仍是秽土。如同观一水,天人鬼龙所见各异,理亦同也。

第6题: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否简称‘法华经’?


正确答案:亦未尝不可如是简称,但欠圆满。盖法华内容,共分二十八品,普门品乃是其中之一,若指一品,呼全体名,犹三十六峰之嵩襔,只指一峰呼为嵩山,非不可也。义不圆耳。

第7题:

观世音菩萨是释迦世尊在法华会上介绍与众生了知寻声救苦有求必应,但是世尊以前之众生能知拜观世音菩萨乎?


正确答案:世尊以前,众生尚不知有三宝,况能知拜观音菩萨。

第8题:

观世音菩萨在此娑婆世界,卅二应身寻声救苦,西方三圣亦有观音菩萨,此二尊是同或异?


正确答案:是一。法华经云:游此娑婆世界。西方现者乃其报身,此地现者乃为应身耳。

第9题:

释迦世尊未降生以前,叫什么法运,众生有佛法可学不?


正确答案:释尊未降生前,一时并无佛法。盖前佛之法,经过正像末之时岁以后,法如日已沉落,名曰灭法之时,所谓宇宙黑甚暗也。众生不睹光明,不闻佛法。

第10题:

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是()。

  • A、文殊菩萨
  • B、观世音菩萨
  • C、日光菩萨
  • D、普贤菩萨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