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材料核算,2018年8月1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经税务机关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300

题目
单选题
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材料核算,2018年8月1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经税务机关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3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48000元,计划成本为320000元。8月3日,材料运达并验收入库。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中,关于材料入库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

借:原材料320000 贷:材料采购300000 材料成本差异20000

B

借:原材料300000 材料成本差异20000 贷:材料采购320000

C

借:原材料300000 材料成本差异20000 贷:在途物资320000

D

借:原材料300000 贷:在途物资30000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2年10月9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1200元,增值税税额为3604元,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为2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则该企业取得的该材料的入账价值应为( )元。

A.20200

B.21400

C.24804

D.25004


正确答案:D
【答案】D。解析:该企业取得的该材料的入账价值=21200+3604+200=25004(元)。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计入所购商品成本。在实务中,企业也可以将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先进行归集,期末按照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销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

第2题: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8年10月9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600元。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为1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则该企业取得材料的入账价值应为(  )元。

A.11600
B.11700
C.10000
D.10100

答案:B
解析:
该企业取得材料的入账价值=10000+1600+100=11700(元)。@##

第3题:

某工业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企业,2007年8月购入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在购入材料中另支付运杂费300元。则该企业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为12000元。(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本月原材料的采购成本=10000+1700+300=12000(元)。
  该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企业,购买原材料负担的增值税部分不能抵扣进项税,应该计入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另外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均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第4题:

(2019年)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材料核算,2019年8月1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经税务机关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3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9 000元,计划成本为320 000元。8月3日,材料运达并验收入库。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中,关于材料入库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借:原材料                 320 000
  贷:材料采购                30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20 000
B.借:原材料                 30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20 000
  贷:材料采购                320 000
C.借:原材料                 30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20 000
  贷:在途物资                320 000
D.借:原材料                 300 000
  贷:在途物资                300 000


答案:A
解析:
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                 3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9 000
 贷:银行存款                 339 000
同时:
借:原材料                  320 000
 贷:材料采购                 30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20 000
材料的实际成本为300 000元,计划成本为320 000元,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20 000元(为节约差异),应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

第5题:

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材料核算,2019年8月1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经税务机关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3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9000元,计划成本为320000元。8月3日,材料运达并验收入库。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中,关于材料入库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借:原材料 320000
贷:材料采购300000
材料成本差异 20000
B.借:原材料 300000
 材料成本差异 20000
贷:材料采购320000
C.借:原材料 300000
 材料成本差异 20000
贷:在途物资320000
D.借:原材料 300000
贷:在途物资300000


答案:A
解析:
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9000
 贷:银行存款 339000
同时:
借:原材料  320000
 贷:材料采购 300000
   材料成本差异 20000
材料的实际成本为300000元,计划成本为320000元,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20000元(为节约差异),应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

第6题:

某机械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法。某日购进生产用钢材,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0000元,税款17000元。货款已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未经税务机关认证的,不得计提进项税额
B.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未经税务机关认证时,会计处理为:借:在途物资 100000 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17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借:原材料 100000 贷:在途物资 100000
C.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经税务机关认证通过后,会计处理为: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 贷: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17000
D.购进钢材的进项税额准予抵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检查。企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未经税务机关认证的,先通过“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处理。待认证通过后,再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处弹。

第7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6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要求:
  根据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资料(1)5日,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经税务机关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万元,增值税税额13万元;发生的运输费,取得经税务机关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运费款2万元,增值税税额0.18万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根据资料(1),入库原材料的成本为( )万元。

A.102.18
B.115.18
C.100
D.102

答案:D
解析:
资料(1)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100+2)               10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18)13.18
    贷:银行存款                    115.18

第8题:

(一)某乙企业为增值税务局一般纳税企业,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2008年3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200万元(不含增值税),增值税为34万元.货款已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正确答案:

(1)借:原材料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
贷:银行存款234

第9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0年2月1日购入A材料一批,取得经税务机关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 300元,A材料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500元,A材料已验收入库,入库后发生仓储费用7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购入A材料的入账成本为( )元。

A.11 300
B.11 200
C.10 000
D.10 500

答案:D
解析:
购入的存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使得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入库后发生的相关费用不计入存货成本。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计入材料成本,所以A材料的入账成本=10 000+500=10 500(元)。

第10题:

某工业生产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采用计划成本对材料进行日常核算,本期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原材料价款为20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0元,材料尚未到达,并支付运费1200元,已取得运费发票,其在采购的时候应计入“材料采购”账户的金额为()

  • A、201200元
  • B、235200元
  • C、218116元
  • D、217000元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