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4岁,间断便血呈鲜红色滴下10年,肛指检查(一),肛镜检查齿状线上直肠黏膜隆起呈紫红色,最可能的诊断()。

题目
单选题
女,44岁,间断便血呈鲜红色滴下10年,肛指检查(一),肛镜检查齿状线上直肠黏膜隆起呈紫红色,最可能的诊断()。
A

直肠息肉

B

肛管癌

C

肛周脓肿

D

内痔

E

直肠类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31岁。无痛性便血3天,肛查时见齿线上黏膜呈半球状隆起,色鲜红,大便时脱出肛外,便后能自行还纳。考虑诊断为

A、内痔

B、混合痔

C、息肉痔

D、脱肛

E、锁肛痔


参考答案:A

第2题:

男性,50岁,间歇性便血10余年,近1个月持续便血,量多,常呈喷射状,感头晕,肛诊齿线上粘膜呈较大的串球形隆起应诊断为( )。

A.外痔

B.内痔

C.混合痔

D.直肠癌

E.直肠息肉


正确答案:B

第3题:

患者男,50岁,间歇性便血10余年,近1个月持续便血,量多,常呈喷射状,感头晕,肛诊齿线上黏膜呈较大的串球形隆起,应诊断为

A.内痔

B.肛瘘

C.外痔

D.直肠息肉

E.直肠癌


参考答案:A

第4题:

患者,女,53岁。间断便血半年,未诊治,2天前出现排便困难,伴腹胀,肛查距齿状线5cm处可触及直肠肿物,质硬,阻塞肠腔。考虑诊断为

A.外痔
B.混合痔
C.肛漏
D.脱肛
E.锁肛痔

答案:E
解析:

第5题:

男性,50岁,间歇性便血10余年,近1个月持续便血,量多,常呈喷射状,感头晕,肛诊齿状线上黏膜呈较大的串珠形隆起。应诊断为

A.外痔

B.内痔

C.混合痔

D.直肠癌

E.直肠息肉


正确答案:B

第6题:

患者,女,53岁。间断便血半年,未诊治,2天前出现排便困难,伴腹胀,肛查距齿状线5cm处可触及直肠肿物,质硬,阻塞肠腔。考虑诊断为

A、外痔

B、混合痔

C、肛漏

D、脱肛

E、锁肛痔


参考答案:E

第7题:

男性,35岁,反复大便出血2年,色鲜红,无明显疼痛,既往大便常干结。直肠指检未触及肿块,肛门镜检查见齿状线上2处黏膜隆起。最可能的诊断是A、内痔

B、外痔

C、直肠息肉

D、肛乳头肥大

E、直肠癌

该患者的临床分度属A、Ⅰ度

B、Ⅱ度

C、Ⅲ度

D、Ⅳ度

E、Ⅴ度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A

第8题:

男性,50岁。间歇性便血10余年,近1个月持续便血,量多,常呈喷射状,感头晕。肛诊齿状线上黏膜呈较大的串珠形隆起。应诊断为A、外痔

B、内痔

C、混合痔

D、直肠癌

E、直肠息肉

应选择哪种治疗为佳A、注射疗法

B、冷冻疗法

C、胶圈套扎疗法

D、手术切除

E、坐浴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A

第9题:

男性,50岁,间歇性便血10余年,近1个月持续便血,量多,常呈喷射状,感头晕,肛诊齿状线上粘膜呈较大的串珠形隆起.应诊断

A. 外痔
B. 内痔
C. 混合痔
D. 直肠癌
E. 直肠息肉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男性,50岁,间歇性便血10余年,近1个月持续便血,量多,常呈喷射状,感头晕,肛诊齿状线上粘膜呈较大的串珠形隆起。应选择哪种治疗为佳

A、注射疗法
B、冷冻疗法
C、胶圈套扎疗法
D、手术切除
E、坐浴

答案:A
解析:
此题答案是:A内痔注射疗法的适应证:注射疗法主要用于内痔的治疗,一般不用于治疗外痔、通常,无并发症的内痔均可采用注射疗法治疗,但其疗效有所差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Ⅰ度内痔是注射法的最佳适应证,注射后可较长时间无任何不适症状,达到完全治愈。(2)Ⅱ度内痔核较小的,注射后疗效接近Ⅰ度内痔,而痔核较大者或接近于Ⅲ度内痔者,则效果稍差。但也可使出血停止或减轻,使痔核缩小,不再脱出。(3)Ⅲ度内痔采用药物注射治疗疗效差于Ⅰ度、Ⅱ度内痔,通常疗效较差,一般不主张运用。但近年来国内外有在Ⅲ度内痔增多采用注射疗法的趋势。特别是对年老体弱,患有多种疾病,全身状况较差,难以耐受手术者;或长期出血,严重贫血者;或因种种原因暂时不能手术者,注射疗法常常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胶圈套扎疗法:原理是通过器械将小型胶圈套入内痔的根部,利用胶圈较强的弹性阻断内痔的血运,使痔缺血、坏死、脱落而治愈。适用于各度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但以二度及三度的内痔最适宜。不宜用于有并发症的内痔。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