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跨国公司主要的经营战略和竞争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当代跨国公司主要的经营战略和竞争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垄断与争夺世界市场
目的:
①绕过贸易壁垒,直接占领市场。
②充分利用东道国各种资源,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争夺世界市场。
(2)实行限制性商业做法,加强在国外市场的垄断和竞争。
目的:排斥外部竞争,加强对市场的垄断。
(3)扩大公司内部贸易
目的:实现公司全球战略。
(4)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结合
目的:提高企业整体、综合竞争力。
(5)更为灵活的市场进入方式——股权与非股权安排相结合
目的:更大范围地实现市场进入与占领。
(6)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
目的:充分利用并购给企业带来的整合优势和协同效应。
(7)通过战略联盟和战略性外包构建企业合作网络,使企业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竞争转向竞争与合作并存
目的:优势互补,避免两败俱伤。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跨国公司的经营特点和竞争手段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具有全球经营战略目标
(2)高度经营统一的经营管理体制
(3)以技术为先导,实行综合性的多种经营
(4)实行限制性商业做法,加强对国外市场的垄断和争夺
(5)越来越多的用非价格竞争作为争夺国际市场的主要手段
(6)在公司内部实行转移价格,以获取最大的整体利益。

第2题:

跨国公司在生产和经营中为什么要推行标准化?


正确答案:(一)降低设计费用,缩短建设时间。
(二)加强生产的专门化,促进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降低技术复杂性,从而减少技术培训的需求,方便技术的调整和更新。
(四)便于公司总部的同一控制和协调。

第3题:

当代国际垄断的主要形式是跨国公司,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也是跨国公司。( )


正确答案:√
√【解析】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代国际范围内生产和资本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它们在国际生产、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领域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它不仅可以加深国际分工,而且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做出生产要素的最优结合,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

第4题:

跨国公司以收购方式进入外国市场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1)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评估困难;
(2)失败率高;
(4)企业规模和地址不易符合收购者要求,投资者也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长远规划来安排工厂布局、控制资本的初始投入量和后续支出;
(4)原有的契约或传统关系的束缚。

第5题:

跨国公司的主要特征是:()、()、实行全球经营战略、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正确答案:规模庞大;具有寡头独占性质

第6题:

当代跨国公司主要的经营战略和竞争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正确答案: (1)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垄断与争夺世界市场
目的:
①绕过贸易壁垒,直接占领市场。
②充分利用东道国各种资源,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争夺世界市场。
(2)实行限制性商业做法,加强在国外市场的垄断和竞争。
目的:排斥外部竞争,加强对市场的垄断。
(3)扩大公司内部贸易
目的:实现公司全球战略。
(4)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结合
目的:提高企业整体、综合竞争力。
(5)更为灵活的市场进入方式——股权与非股权安排相结合
目的:更大范围地实现市场进入与占领。
(6)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
目的:充分利用并购给企业带来的整合优势和协同效应。
(7)通过战略联盟和战略性外包构建企业合作网络,使企业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竞争转向竞争与合作并存
目的:优势互补,避免两败俱伤。

第7题: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国际服务外包成为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服务外包已成为跨国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当代跨国公司的主要特点是()

  • A、生产经营的规模化
  • B、价值观念的一元化
  • C、行为方式的统一化
  • D、投资方式的灵活化
  • E、经营业务的海外化

正确答案:A,D,E

第9题:

不同经营态势企业的竞争战略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增长型企业竞争战略,包括①市场渗透策略②产品发展策略③产品革新策略等;
(2)稳定型企业竞争战略,主要有两种类型:①无增长型②微增长型;
(3)紧缩型企业竞争战略,主要有以下类型:①转变战略②撤退战略③清理战略。

第10题:

简述跨国公司在经营战略和竞争方式上发生的新变化


正确答案: 跨国公司为应对环境的变化,在经营战略和竞争方式上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垄断与争夺世界市场;
2.实行限制性商业做法,加强在国外市场的垄断和竞争;
3.扩大公司内部贸易;
4.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有机结合;
5.更为灵活的市场进入方式—股权与非股权安排相结合;
6.跨国购并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
7.通过战略联盟和战略性外包构建企业合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