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题目
问答题
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财政支出?如何理解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呈上升趋势特征?


答案:
解析:
定义:是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的分配活动,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职能活动范围及其所发生的耗费。
(1)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上升使得财政支出总额也增加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教育、医疗等福利服务的需求增加,要求政府为此增加支出
(3)近年,国内大型活动的举行和社会灾害频繁且大,政府支出增加
(4)政府职能范围和行政机构的扩大
(5)国防支出增加

第2题:

如何理解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各预算收入及特点?


正确答案: 一般预算收入是指各级政府财政组织的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是可以综合地安排用于政府的各项一般预算支出的收入。
主要特点:是可以综合地安排用于政府的各项一般预算支出,税收收入是一般预算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例如,增值税收入、营业税收入、所得税收入等可以综合地安排用于政府的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等。
基金预算收入也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是指各级政府财政组织和管理的具有专门用途的政府财政预算资金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应当按照规定收取,并按指定用途使用,不能随意移作他用。
主要特点:是具有专门用途、主要用于政府的公共事务活动。例如,铁路建设基金收入专门用于铁路建设,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收入专门用于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专门用于文化事业建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专门用于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预算收入的来源都是非税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是指各级政府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的国有资本收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应当按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的内容综合安排使用。
主要特点:是综合地安排用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例如,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上缴的利润收入、国有资产股权转让获得的产权转让收入等,可以综合地安排运用于政府的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支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的来源也都是非税收入。

第3题:

一般情况下,财政中性政策要求财政收支平衡。因此,预算收支平衡政策就是中性财政政策()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

第4题:

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正确答案:(1)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按我国的统计口径,是指当年的收支对比而言。收支对比不外是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三是收支相等。
(2)对财政平衡不可以作绝对的理解。①在实际生活中,略有结余应属基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视为基本平衡,二者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因而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②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③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④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第5题:

简述如何理解财政平衡问题。


正确答案: (1)财政平衡是财政收支对比的一种理想状态。
财政收支对比的状态有三种:
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
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
三是收纸箱等。在
这三种情况中,收纸箱等是平衡,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在实践中只能追求一种基本平衡,即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均应视为财政平衡。
(2)财政平衡的全面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财政平衡不可以做绝对理解。
第二、对财政平衡要有动态观点。
第三、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全局观点。
第四、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第五、研究财政平衡要注意区别不同赤字概念。

第6题:

如何理解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 财政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政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活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措施的总和。广义财政政策所规范的范围是整个财政活动领域,它体现政府财政活动的取向和行为规范。狭义的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目标,对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整的准则和措施的总和。
对财政政策的理解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政策主体:即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的机构,包括各级政府。
(2)政策客体:即财政政策所要调节的对象。从微观层面看,调节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从宏观层面看,调节总需求的总量和结构,也可以运用合适的手段影响总供给的结构和水平。
(3)财政政策的目标:即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追求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4)财政政策手段:即实现政策目标所需要的各种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公债等收入工具,以及财政投资、补贴等支出和预算政策等。

第7题:

如何理解财政总预算会计中的“借入财政周转金”会计科目? 


正确答案:借入财政周转金是指本级财政向上级财政借入的财政周转金。借入政周转金的业务与借出财政周转金的业务是相互相对应的,即当本级财政发生向上级财政借入财政周转金的业务时,上级财政即发生借出财政周转金的业务。

第8题:

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答案:
解析:
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这是一个相对概念,略有结余和略有赤字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纯粹的预算平衡不过是收支对比的一种理想状态,只能作为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的参照准则,财政平衡是在一定数量基准下的相对平衡,略有结余应视为基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属于基本平衡。
研究财政平衡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动态平衡是与静态平衡相对立的,静态平衡只考虑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对比情况,而动态平衡引进时间因素,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及季度、年度之间的联系,研究经济周期对财政的影响以及财政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追求的是一个时期内的收支平衡。实际上,财政平衡是在不断转化的,在静态平衡中包含着动态平衡的因素。
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全局观念。财政收支作为一种货币收支,同国民经济货币收支体系中其他货币收支交织在一起。具体而言,财政的收支同家庭、企业、金融以及对外贸易的收支都联系密切,互补余缺。只有结合财政的各种经济联系,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研究财政平衡,才能正确判断财政运行状况,制定和运用可行的财政政策,达到财政政策目标。研究财政平衡要密切注意财政平衡的真实性,注意区分出虚假的财政平衡。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财政收支状况存在非真实性的情况。财政虚假平衡或者非真实的财政收支状况都是危险的,它们会导致政府决策的失误,应引起决策者充分的重视。

第9题:

如何理解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财政周转金收入?


正确答案: 财政周转金收入是指财政周转金在周转过程中,财政部门按规定向财政周转金的使用单位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以及财政周转金在银行的存款利息收入。
为核算财政周转金收入,财政总预算会计应设置“财政周转金收入”总账科目。财政总预算会计取得财政周转金收入时,借记“其他财政存款”科目,贷记该科目;年终结账将“财政周转金支出”科目借方余额转入该科目时,借记该科目,贷记“财政周转金支出”科目。该科目余额为当年财政周转金收支结余数,应全数转入“财政周转基金”科目,借记该科目,贷记“财政周转基金,科目。结账后,该科目无余额。该科目应分别利息收入和占用费收入设置两个明细账。

第10题:

如何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及其内涵?


正确答案:国际收支:
(1)狭义的国际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往来所发生的外汇收支的总和。
狭义的国际收支有两个特征:
第一、它是一定时期内外汇收支的总和,是以现金交易作为基础,不包括没有外汇收支的交易;
第二,它是必须同其他国家立即结清的各种到期支付的差额,它只包括各种收支中必须立即结清和支付的那一部分款项,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借贷中尚未到期,并不需要用现金结算的部分则不列入。
(2)广义的国际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不仅包括商品,劳务和资本项目的收支,而且还包括海外军事开支,战争赔款,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以及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往来的收支。广义国际收支的内涵:国际收支反映的是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的经济往来,不管是有偿的还是无偿的,不管适应的是本国货币还是外国货币,也不管是实物形态还是货币形态,均应列入国际收支的范畴。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系统的记录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项目及其金额的一种统计报表,它综合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具体构成及其全貌。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记账法,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