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酒厂用食用酒精兑制成白酒,使用本厂酿制的粮食白酒“幸福特曲”的包装及标贴向社会销售。该种勾兑制成的白酒理化、卫生指标符

题目
单选题
某酒厂用食用酒精兑制成白酒,使用本厂酿制的粮食白酒“幸福特曲”的包装及标贴向社会销售。该种勾兑制成的白酒理化、卫生指标符合标准,每瓶售价仅为“幸福特曲”的四分之一,销售状况甚好。对该厂的上述作法应如何定性?()
A

属于以假充真行为

B

有关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不属以假充真行为

C

与“幸福特曲”差价显著,不属以假充真行为

D

国家允许生产代粮白酒,不属以假充真行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北京某酒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粮食白酒和啤酒。2009年5月“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反映销售粮食白酒50000斤,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05000元;在“其他业务收入”账户反映收取粮食白酒品牌使用费4680元;“其他应付款”账户反映本月销售粮食白酒收取包装物押金9360元;2009年12月,该酒厂将销售粮食白酒的包装物押金中3510元返还给购货方,其余包装物押金不再返还,该酒厂2009年5月应纳消费税税额 ( )元。

A.48400

B.92250

C.85900

D.96920


正确答案:A
解析:粮食白酒品牌使用费、包装物押金,属于价外费用,应并入白酒的销售额计算消费税;粮食白酒的包装物押金收取时即并入销售额征收消费税,无论是否退还;该酒厂粮食白酒应纳消费税=50000×0.5+[105000+(4680+9360)÷(1+17%)]×20%=48400(元)

第2题:

某白酒厂用粮食酒精勾兑白酒100吨全部用于销售,当月取得销售额480万元(含税),当月初库存外购粮食酒精余额为90万元,当月购进粮食酒精110万元,月末库存外购粮食酒精20万元。该厂当月应纳的消费税是( )。

A、111万元

B、112.57万元

C、121万元

D、102.57万元


正确答案:B
外购已税酒精生产的白酒在计算应纳消费税时,不得扣除外购酒精时的已纳消费税,所以该厂当月应纳的消费税是:
  480÷(117%)×25%100×2000×0.5÷10000112.57万元。

第3题:

某酒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粮食白酒和甲类啤酒。2009年“主营业务收人”账户反映销售粮食白酒50000斤,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05000元;销售甲类啤酒150吨,每吨不含税售价3200元。在“其他业务收入”账户反映收取粮食白酒品牌使用费4680元,销售啤酒每吨收取包装物租金234元;“其他应付款”账户反映本月销售粮食白酒收取包装物押金9360元,销售啤酒收取包装物押金1170元。2009年12月,该酒厂将销售粮食白酒的包装物押金中的3510元返还给购货方,其余包装物押金不再返还。该酒厂2009年应纳消费税税额( )元。

A.86250

B.92250

C.85900

D.96920


正确答案:C
解析:粮食白酒品牌使用费、包装物租金,属于价外费用,应并入白酒的销售额计算消费税;粮食白酒的包装物押金收取时即并入销售额征收消费税,无论是否退还;啤酒消费税从量征收,其包装物租金、包装物押金与消费税计税依据没有关系。该酒厂粮食白酒应纳消费税=50000×0.5+[105000+(4680+9360)÷(1+17%)]×20%=25000+23400=48400(元)。甲类啤酒适用税额为250元/吨,因此该酒厂啤酒应纳消费税=150×250=37500(元),该酒厂2009年应纳消费税税额=48400+37500=85900(元)。

第4题:

某白酒厂用外购粮食酒精勾兑白酒200吨用于销售,当月取得销售额960万元(含税),月初库存外购粮食酒精余额为180万元,当月购进粮食酒精220万元,月末库存外购粮食酒精40万元。该厂当月应纳消费税为( )万元。

A.222

B.225.13

C.242

D.205.13


正确答案:A
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的应税消费品,应当以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计算消费税。应纳消费税=30×30×3%=27(万元)。

第5题:

根据上文,回答第 71~74 题。

某酒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2年2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销售瓶装粮食白酒35吨,含税单价每吨22230元,全部款项存入银行。

(2)销售散装粮食白酒3吨,含税单价每吨4680元,收取包装物押金2340元,全部款项存入银行。

(3)销售以外购薯类白酒和自产糠麸白酒勾兑的散装酒6吨,含税单价每吨2340元,其中外购薯类白酒3吨,含税价共计468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全部用于勾兑并销售,货款存入银行。

(4)用自产瓶装粮食白酒10吨,等价换取酿酒所用原材料222300元。

(5)该厂委托另一酒厂为其加工酒精6吨,由委托方提供粮食,发出材料成本51000元;支付加工费6000元、增值税102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收回的酒精全部用于连续生产套装礼品白酒20吨,含税单价每吨35100元,当月全部销售。

(6)用本厂生产的瓶装粮食白酒春节前馈赠他人3吨,发给本厂职工7吨。

(粮食白酒适用消费税税率为25%和每斤0.5元,薯类白酒适用消费税税率为15%和每斤0.5元,酒精适用消费税税率为5%)第 71 题 该酒厂上述第(2)笔业务应纳税的消费税为( )。

A.3500元

B.6000元

C.6500元

D.6585元


正确答案:C
4680×3+2340)÷(1+17%)×25%+3×2000×O.5=6500(元) 

第6题:

某个体工商户李某用食用酒精兑制成白酒,使用某酒厂的粮食白酒“金福”的包装及标贴向社会销售。这种兑制成的白酒理化、卫生指标符合标准,每瓶售价为“金福”的一半,销售状况很好。据此,对李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

A.与“金福”差价显著,不属于以假充真行为

B.国家允许生产代粮白酒,不属于以假充真行为

C.属于以假充真行为

D.有关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不属于以假充真行为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生产者的以假充真行为,《产品质量法》第31条规定:“生产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第32条规定:“生产者生产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题中李某以酒精勾兑成白酒并用某酒厂的粮食白酒的包装、标贴,以便冒充粮食白酒,使消费者认为该粮食酒降价而踊跃购买,所以李某的行为符合以假充真的条件,构成以假充真的行为。

第7题:

某酒厂生产的下列白酒,属于按粮食白酒税率征收消费税的有( )。

A.以外购的不同品种的白酒勾兑的白酒

B.用粮食、薯类等多种原料混合生产的白酒

C.用薯类为原料生产的白酒

D.用糠麸为原料生产的白酒


正确答案:AB

第8题:

某酒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999年11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销售甲种粮食白酒10吨,每吨含税单价24570元;销售乙种粮食白酒5吨,每吨含税单价22230元;销售丙种粮食白酒20吨,每吨含税单价21060元,款项全部存入银行。

(2)销售散装粮食白酒3吨,每吨含税单价为4680元,收取包装物押金2340元,款项全部存入银行。

(3)销售以外购薯类白酒和自产糠麸白酒勾兑的散装白酒6吨,每吨含税单价2340元,其中外购薯类白酒3吨,每吨含税价117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全部用于勾兑并销售,货款存入银行。

(4)用自产甲种粮食白酒10吨,从农民手中换玉米,已经验收入库,开出收购专用发票。

(5)该厂委托某酒厂为其加工酒精6吨,粮食由委托方提供,发出粮食成本51000元,支付加工费6000元,增值税102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收回的酒精全部用于连续生产套装礼品白酒10吨,每吨含税单位售价35100元,当月全部销售。

(6)本厂将自己生产的甲种粮食白酒10吨,3吨用于馈赠,7吨用于职工福利。

(适用消费税税率:粮食白酒为25%;薯类白酒为15%;酒精为5%)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月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元。

A.232730

B.233070

C.239870

D.207570


正确答案:C
解析:销项税额包括实际销售和视同销售的税额,且酒类企业收取的包装物押金应该并入销售收入视为含税销售额征增值税。故销项税额为:[(24570×10+22230×5+21060×20+3× 4680+2340+2340×6+24570×10+35100×10+24570×10)/(1+17%)×17%]元=239870元。

第9题:

某酒厂以外购酒精生产粮食白酒用于销售,2005年5月销售粮食白酒2000斤,每斤白酒售价为35元,取得销售额70000元;生产白酒共耗用外购酒精1500斤,酒精购进价格为10元/斤;以上均为不含增值税价格,则酒厂本月应纳的消费税税额为( )。

A.18500元

B.17000元

C.1500元

D.25000元


正确答案:A
解析:酒精连续生产酒类产品,不符合抵扣前一环节已纳消费税的规定。本月应纳的消费税=2000×0.5+70000×25%=18500(元)。

第10题:

下列关于酒类涉税政策的陈述,正确的有( )。

A.用甜菜酿制的白酒,比照薯类白酒征税

B.从量定额计税部分的计税依据为粮食白酒、薯类白酒的实际销售数量

C.品牌使用费,应并入白酒的销售额中缴纳消费税

D.粮食白酒、薯类白酒的比例税率统一为20%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