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西方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具体内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西方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货币的层次划分,是指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对现实流通中各种信用货币形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是在货币流通总量既定的前提下,按照不同类型的货币流动性划分各个层次,以此作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量结构的依据。
(2)迄今为止,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并无定论,但根据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货币供应量层次,已为大多数国家政府所接受。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作“货币性”,它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转换成现实购买力(现金)的便利程度和买卖时的交易成本。根据资产流动性不同,货币供应量分为以下层次:M1=C+D,M2=M1+S+T,M3=M2+Dn,M4=M3+L。各国政府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控重点主要是M1和M2两个层次。
(3)比如现金和活期存款,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使用,直接引起市场商品供求变化,因而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这就是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1,即:M1=通货M0+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
(4)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流动性较低,它也会形成一定的购买力,但需要转化为现金才能变为现实的购买手段,提前支取则要承受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其流通次数较少,对市场的影响不如现金。因此,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也是货币,也应计算在货币供应范围内,从而得出广义的货币M2,即: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5)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不能接受活期存款,但能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这些金融机构的存款与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即储蓄存款没有本质区别,都具有较高的货币性,货币供应量因此应扩大为M3,即:M3=M2+其它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6)国库券、人寿保险公司保单、承兑票据等在金融市场上贴现和变现的机会很多,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流动性,与M3只有程度的区别,而没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也应纳入货币供应量中,由此得到M4,即:M4=M3+其它短期流动资产。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西方学者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 )。

A.流动性

B.稳定性

C.风险性

D.收益性


正确答案:A
解析:西方学者在长期研究中,一直主张把“流动性”原则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所谓流动性,是指某种资产转化为现金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

第2题: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目的?


参考答案:(1)依据:划分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就是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即某种金融资产既能保全价值,又能迅速地变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 (2)目的:便于中央银行了解各货币层次之间的数量变化,考察各种不同货币性的金融资产对经济的影响;有助于中央银行正确估计前期货币政策的效果,预测经济的发展趋势,以便选择今后货币政策的决策方向

第3题:

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主要依据货币的用途。【 】


正确答案:×
[解析]赞币供给层次根据信用制度发达程度、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种类、货币性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不同而有不同的划分,其中主要以流动性为标准。

第4题:

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具体有哪些层次?


正确答案: (1)划分依据:货币流动性。
(2)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第5题:

中西方学者一直主张把()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A:流动性
B:风险性
C:盈利性
D:安全性

答案:A
解析:
西方学者在长期研究中,一直主张把“流动性”原则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流动性”好的金融资产,价格稳定、还原性强,可随时在金融市场上转让、出售。

第6题:

西方学者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

A、安全性

B、流动性

C、收益性

D、可兑换性


参考答案:B

第7题:

西方学者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

A:流动性
B:稳定性
C:风险性
D:收益性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西方学者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流动性。

第8题:

(2012年)西方学者一直主张把( )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A.流动性

B.风险性

C.盈利性

D.安全性


正确答案:A
西方学者在长期研究中,一直主张把“流动性”原则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所谓流动性是指某种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流动性”好的金融资产,价格稳定、还原性强,可随时在金融市场上转让、出售。

第9题:

西方学者所主张的货币层次划分依据是( )

A.购买力
B.支付便利性
C.流动性
D.金融资产期限

答案:C
解析:
目前,货币层次是以金融性资产的流动性为标准,将货币流通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而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的能力,即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忙 手段的能力=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以下划分的基本原则:按照货币的流动性划分,以存款及其他 信用工具转换为现金所需时间和成本作为标准。凡所需转换时间越短,所费成本越低,则货币层 次越高。

第10题:

简述西方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具体内容。


正确答案:(1)货币的层次划分,是指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对现实流通中各种信用货币形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是在货币流通总量既定的前提下,按照不同类型的货币流动性划分各个层次,以此作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量结构的依据。
(2)迄今为止,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并无定论,但根据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货币供应量层次,已为大多数国家政府所接受。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作“货币性”,它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转换成现实购买力(现金)的便利程度和买卖时的交易成本。根据资产流动性不同,货币供应量分为以下层次:M1=C+D,M2=M1+S+T,M3=M2+Dn,M4=M3+L。各国政府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控重点主要是M1和M2两个层次。
(3)比如现金和活期存款,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使用,直接引起市场商品供求变化,因而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这就是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1,即:M1=通货M0+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
(4)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流动性较低,它也会形成一定的购买力,但需要转化为现金才能变为现实的购买手段,提前支取则要承受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其流通次数较少,对市场的影响不如现金。因此,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也是货币,也应计算在货币供应范围内,从而得出广义的货币M2,即: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5)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不能接受活期存款,但能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这些金融机构的存款与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即储蓄存款没有本质区别,都具有较高的货币性,货币供应量因此应扩大为M3,即:M3=M2+其它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6)国库券、人寿保险公司保单、承兑票据等在金融市场上贴现和变现的机会很多,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流动性,与M3只有程度的区别,而没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也应纳入货币供应量中,由此得到M4,即:M4=M3+其它短期流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