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区域经济政策、区域战略和区域规划的联系与区别。

题目
问答题
论述区域经济政策、区域战略和区域规划的联系与区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

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在理解经济区域时,首先要注意与经济区位区别开来,经济区位是指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即具体的场所,因此,根据其功能内容可分为工业区位、居住区位、城市区位、农业区位等等。其次,要把经济区域与地理学中的区域相区别,地理学上的区域主要强调自然地理的界限。而经济区域虽然也是地域单位的一种体现,但其更强调人的经济活动影响,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区域的范围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其界限是模糊的。二者的联系体现在:经济区域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内容。


第2题:

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的区别何在?


参考答案:第一,区域规划是人类对对特定区域未来时期发展的预测和设想,规划可能最终得到实现,也可能半途而废,“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就是对现实生活中规划不能够落实的笑谈;区域开发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经济行为,它起步于规划,但不限于规划,它是由规划到实施的全过程。
第二,主体不同,区域规划的主体只能是政府,而区域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其中政府是第一主体,因为政府几乎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所有的区域开发过程,并且以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期利益作为最终目标;企业之所以是区域开发的主体,是因为企业发展的过程,但是,由于企业所追逐的不是区域整体利益,而是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且企业的开发行为是在接受政府政策的指导的调控下进行的,因而企业只能是区域开发的第二主体,但它仍然是相对独立的主体,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区域开发主体的地位日益突出。

第3题:

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区域规划可以分为:()

A经济区区域规划

B自然区区域规划

C社会区区域规划

D行政区区域规划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关于区域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有()

A:是指以既定行政区为对象编制的规划
B: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空间上的细化和落实
C:是战略性、空间性和有约束力的规划
D:包括国家区域规划和省级区域规划
E:规划期一般为十年,可以展望到二十年

答案:B,C,D,E
解析:
区域规划是指以跨行政区的特定经济区为对象编制的规划。区域规划是国家总体规划或省级的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空间上的细化和落实,是战略性、空间性和有约束力的规划,也是编制其他各类规划的依据。区域规划包括国家区域规划和省级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十年,可以展望到二十年。

第5题:

下列关于区域规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区域规划是以行政区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
B:区域规划是针对城乡土地编制的规划
C:编制区域规划的目的是加强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D:区域规划就是生产力布局规划

答案:C
解析:
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空间的落实,也可以看作专项规划的一种特殊类型。区域规划不是单纯地对土地、城市或乡村的规划,而是以特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城镇、土地、水利、交通、能源、科技、教育等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区域规划编制的目的是加强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破除行政封锁,促使“行政区经济”走向区域经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6题:

区域规划应当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区域和()发展的详细安排。

A.工业

B.产业

C.商业

D.农业


参考答案:B

第7题:

根据《水法》规定,水资源规划按层次分为( )。

A.全国战略规划
B.全省战略规划
C.综合区域规划
D.流域规划
E.区域规划

答案:A,D,E
解析:

第8题:

论述区域经济政策的经济起因?


参考答案:

区域经济政策的经济起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消除困难地区的严重失业现象,实现或恢复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⑵促进经济增长。⑶从社会成本出发,使企业的区位选择与社会需要协调起来。从企业角度进行的区位选择可能不是最优的结果。通过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可以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决策,从而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⑷抑制大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的过度发展,使大城市规模保持最佳状态。⑸消除由于地区差异产生的通货膨胀压力。①快速增长地区的成本推动压力。②不发达地区由于消费攀比机制造成的需求拉动压力。⑹起源于市场在区域关系调节中的某些缺陷。首先,与产业经济问题不同,区域经济总是与一定的不可移动的空间相联系的。市场是通过调节产业经济活动来调节区域经济的。
现代产业经济的四个基本特征都可能会造成区域经济的更加不平衡。一是农业比重的降低,农村劳动力转向城镇。二是制造业由于技术进步对原料的依赖度渐渐低于对市场的依赖度,原材料产区在开发后,萧条几乎不可避免。三是服务业的重要性不断增加,而利于服务业发展只是人口聚集的城市。四是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不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一定垄断的存在以及许多非市场因素的作用,使要素产业间流动更为困难。尽管空间不平等会最终缩小,但此起彼伏的萧条不可避免。⑺与市场力量相适应的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将由私人成本而不是社会成本来决定,在两者存在重大差别之处,可能造成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当。⑻在市场调节下,区际不平等竞争不可避免。极化效应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于扩散效应。平等产业竞争,同时会表现为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例如在落后地区人才、资金外流,区域贸易条件由于不同产业需求收入弹性不同而在不同方向变化问题。⑼靠市场实现资源在区际的倾斜配置或集中资源开发重点区域,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事。对于市场发育不良、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很不完善的我国,就更应该强调有计划商品经济基础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意义,重视区域政策作用。


第9题:

下列关于区域规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区域规划是以行政区为对象编制的规划
B:区域规划是对城乡土地利用进行的规划
C:编制区域规划的目的是加强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D:区域规划不是专项规划的特殊类型

答案:A
解析:
工程咨询提供智力服务,咨询成果(产出品)属于非物质产品。

第10题:

()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直接配套,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化。

  • A、大区域规划
  • B、行政区规划
  • C、专项区域规划
  • D、城市发展规划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