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形管引流术后拔管的指征及注意事项。

题目
问答题
“T”形管引流术后拔管的指征及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拔管的指征是手术后10天左右,胆汁正常且引流量逐渐减少,可先试行夹管2~3天,如病人无不适可经T管胆道造影,如无异常发现,造影24小时后,可夹管2~3天,仍无症状可拔管。注意:①拔管前应常规行T管造影;②造影后应开放T管引流24小时以上;⑧硅胶T管对周围组织刺激小,瘘管形成时间长,需推迟拔管时间,宜采用胶质T管;④对长期使用激素,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老年人或一般情况较差者,瘘管形成时间也较长,需推迟拔管时间;⑤拔管时切忌使用暴力,以防撕裂胆道及瘘管;⑥如造影发现结石残留,则须保留T管6周以上,待纤维窦道形成坚固后,再拔除T管经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T"形管引流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A、妥善固定,防止"T"形管脱落

B、避免受压、折叠

C、术后2周以上,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可考虑拔管

D、拔管前夹管1周

E、每周更换无菌引流袋1~2次


参考答案:D

第2题:

胆道手术后 T 形管护理哪项不妥()

A、观察记录胆汁的性质及量

B、保持引流通畅

C、更换引流瓶(袋)注意无菌操作

D、T 形管一般留置 1 周

E、拔管前应行夹管试验


参考答案:D

第3题:

下列关于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术后拔除T形管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术后10-~14天常规行T形管造影

B.造影后保持T形管开放12小时后再夹闭

C.对低蛋白血症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应适当推迟拔管时间

D.拔管时切忌使用暴力

E.如果造影发现结石残留,应在术后6周待纤维窦道形成后行纤维胆道镜检查和取石


正确答案:B
造影后保持“T”形管开放引流24小时后再夹闭。

第4题:

胆道手术后T形管引流患者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A、妥善固定T形管

B、观察24小时胆汁引流量

C、不通畅时可用无菌盐水冲洗

D、置管7天可以拔管

E、拔管前须试行夹管1~2天


参考答案:D

第5题:

“T”形管引流注意事项,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

B、 注意勿使“T”形管脱落

C、 观察瓶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质

D、 肠鸣音恢复后即拔管

E、 保持引流管通畅


参考答案:D
解析:为了便于术后观察有无残留结石等治疗需要,一般都会将“T’,形管保留2周左右的时间。

第6题:

“T”形管护理要点及拔管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护理要点: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检查引流管有无折叠、扭曲或受压。观察并正确记录引流液的色、性质和量。引流袋定时更换,引流袋的位置不可高出切口平面,以防止胆汁倒流。  注意事项:拔管前先行夹管,再做“T”形管造影,证实胆总管通畅,无残留结石后,方可拔管。拔管后引流管如有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

第7题:

“T”管拔管的指征有:()

A、黄疸消退、无腹痛及发热

B、夹管试验或抬高试验无不适

C、术后二周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至200ml

D、胆汁呈透明黄色,无沉渣

E、X线下经“T”管行胆道造影,显示胆道下端通畅


参考答案:ABCDE

第8题:

以下哪项不是引流管护理注意事项()

A.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B.每日更换引流袋

C.避免压迫或扭曲引流管

D.保持引流管通畅,必要时采取正压吸引

E.掌握各类引流管的拔管指征.拔管时间及拔管方法


答案:D

第9题:

患者男,25岁,胆囊结石,术后放置T管,下列哪项不是拔管的指征

A.黄疸消退

B.引流量减少

C.夹管无腹胀

D.大便颜色正常

E.通气


正确答案:E
一般术后12~14天,无特殊情况,可拔除T管。拔管指征:黄疸消退,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金黄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

第10题:

T形管引流拔管指征是( )。

A.黄疸减退

B.体温正常

C.无腹痛

D.大便颜色正常

E.T形管造影显示胆道通畅


正确答案:ABC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