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腔穿刺术适应证

题目
问答题
胸膜腔穿刺术适应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胸膜腔穿刺术禁忌证


参考答案:1.病情垂危者。2.有严重出血倾血,大咯血。3.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

第2题:

胸膜腔穿刺术注意


参考答案:1.抽吸液体时不可过快、过多,第一次抽吸液量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一般不超过1000ml。2.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破肺组织。夹紧乳胶管避免气体进入胸腔。3.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气短时,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适当处理。4.抽液后患者应卧床休息,必要时复查胸透,观察有无气胸并发症。

第3题:

关于胸膜腔穿刺术的禁忌证,不正确的是()。

A、严重出血倾向

B、穿刺部位有感染

C、胸膜腔严重感染

D、胸膜腔包虫病

E、穿刺部位附近有感染


答案:C

第4题:

简述胸膜腔闭式引流术适应证。


正确答案:适应证:①气胸、脓胸、血胸需要持续排气、排血、排脓者;②切开胸膜腔者。

第5题:

患者女性,23岁,临床诊断为右侧胸膜腔积液,现请你做诊断性胸膜腔穿刺术。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患者体位(2分)模拟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双手抱于枕部。(2)穿刺点选择(3分)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由超声波定位确定。(3)消毒、铺巾、局麻、无菌操作(8分)①常规消毒皮肤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约15cm。(1分)②戴无菌手套: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5分)③覆盖消毒洞巾。抽取2%利多卡因5ml在穿刺点的下一肋骨上缘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2分)(4)穿刺操作(5分)①穿刺前先测量血压。(1分)②考生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刺入胸腔。(1分)③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接注射器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抽出液体。(1分)④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接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穿刺进入胸膜腔后再接注射器,松开钳子,抽液。(1分)⑤抽液结束时,穿刺口消毒,局部用消毒纱布覆盖、按压后固定。(1分)(5)术后处理正确。(1分)术后再次测血压。严密观察,当可能发生胸部压迫、气胸,或昏厥等症状须立即诊治。(6)提问 穿刺进针点为什么从肋骨上缘进入?(1分)答:肋骨上缘进针可避免损伤神经、血管。

第6题:

胸膜腔穿刺术方法步骤


参考答案:1.患者反向坐在椅子上,健侧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病例臂伸过头顶。或取斜坡卧位,病侧手上举、枕于头下或伸过头顶,以张大肋间。2.穿刺部位宜取实音处。一般在肩胛角下第7~8肋间或腋中线第5~6肋间穿刺。包裹性积液者,应根据叩诊实音区、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穿刺。3.进针应沿下一根肋骨上缘缓慢刺入。当穿过壁层胸膜时,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然后接上注射器,放开夹住胶管的钳子后即可抽液。注射器卸离乳胶管时,应将管子夹闭,以防空气进入。4.抽液结束后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口盖固定。

第7题:

腹膜腔穿刺术适应证


参考答案:1.抽液做化验或病理检查,以协助诊断。2.大量腹腔积液引起严重胸闷、气短者,适量放液以缓解症状。3.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4.腹腔内注射药物。5.进行诊断性穿刺,以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脓、积血。

第8题:

胸膜腔穿刺术适应证


参考答案:1.外伤性血气胸。2.诊断性穿刺。3.胸腔积液。

第9题:

胸膜腔穿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是什么?


答案:
解析:
适应证:(1)诊断性穿刺:确定胸膜腔积液的性质和病因;(2)治疗性穿刺:胸腔抽液、抽气减轻压迫症状,胸腔内给药;脓胸患者抽脓或注药治疗。
禁忌证:出血性素质和(或)出血性疾病;穿刺局部皮肤有细菌性感染:体质衰弱或心肺功能衰竭难于耐受者应慎用。

第10题:

胸膜腔穿刺术


正确答案: (一)准备工作1.用物准备治疗盘、胸腔穿刺包1个(内有12或16号带有乳胶管的胸腔穿刺针、小镊子、止血钳、5ml注射器及针头、30~50ml注射器、纱布、孔巾和换药碗)、手套、无菌管4只(留送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等,必要时酌加抗凝药),如需胸膜腔内注药,应准备好所需药品。2.患者准备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前臂放于椅背上缘,前额伏在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或患侧臂伸过头顶,以张大肋间隙。3.医师准备熟记操作方法,戴好口罩及帽子。(二)操作方法1.穿刺部位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的部位进行,一般取肩胛下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5~7肋间。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B超检查定位。气胸抽气减压的穿刺部位一般选在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2.消毒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3.局部麻醉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做自皮肤至胸膜壁层的局部麻醉。4.穿刺①检查穿刺针是否畅通,如畅通用止血钳夹住穿刺针后的乳胶管。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麻醉部位经肋骨上缘垂直缓慢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后表示针尖进入胸膜腔,接上30~50ml注射器。由助手松开止血钳,同时协助用止血钳固定穿刺针,并随时夹闭乳胶管,防止空气进入胸膜腔。抽吸胸腔液体,记量并送化验检查。②若用三通活栓式穿刺针穿刺,穿刺前先将活栓转到与胸膜腔关闭处,进入胸膜腔后接上注射器,转动三通活栓,使注射器与胸膜腔相通,然后进行抽液。注射器抽满液体后,转动三通活栓,使注射器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③如需要胸膜腔内注药,在抽液完成后,将药液抽于注射器中接在穿刺针后的胶管,回抽少量胸水稀释,再缓慢注入胸膜腔。5.术后处理拔出穿刺针,盖以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点并按摩局部,以闭合穿刺针眼,胶布固定,嘱患者卧床休息。注意观察术后反应及并发症,如气胸、肺水肿等。(三)注意事项1.术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及大致过程,以消除顾虑,取得配合。2.穿刺针应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不可斜向上方,以免损伤肋骨下缘的神经血管。3.抽液时不可过多过快,以防发生负压性肺水肿。以诊断为目的,抽液量50~100ml;以减压为目的,抽液量首次不应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应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净。4.穿刺过程中患者应避免咳嗽及转动,必要时事先服用可待因等。术中如发生连续性咳嗽或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胸闷甚至晕厥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抽液,并拔出穿刺针。使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5.有严重的肺气肿、广泛肺大疱或病变邻近心脏大血管以及胸腔积液量较少者,胸腔穿刺时应慎重。6.穿刺与抽液时,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7.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使腹腔脏器受损。(四)质量要求1.患者的体位正确。2.穿刺部位选择正确。3.消毒、铺巾、无菌操作正确、规范。4.局部麻醉、穿刺操作正确、规范。5.术后处理及指导病人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