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18岁。主诉:发热、食欲减退、恶心3周,皮肤黄染5天。病史:患者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高达38.5℃,无

题目
问答题
患者女性,18岁。主诉:发热、食欲减退、恶心3周,皮肤黄染5天。病史:患者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高达38.5℃,无寒战,无咳嗽,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右上腹部不适,曾按"上呼吸道感染"和"胃炎"治疗,无好转。5天前皮肤出现黄染,尿色较黄,无皮肤瘙痒,大便不白,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肝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查体:T37.6℃,P80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皮肤略黄,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黄染,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3cm,质软,右上腹有轻压痛和叩击痛,侧位时可扪及脾脏,腹水征(-),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Hb120g/L,WBC4.7×109/L,N0.65,L0.30,M0.05,PLT200×109/L;尿蛋白(-),尿胆红素(+),尿胆原(+);粪便颜色加深,隐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性,52岁,间断呕血、黑便1个月,无腹痛,无发热,无黄染。患者否认肝病史。入院体检:巩膜无黄染,腹稍膨隆、软,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脾切除术后10天,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无其他伴随症状,下列哪些检查有助于诊断

A、血常规、肝功能

B、X线胸片

C、血培养

D、腹腔B超检查

E、痰培养


参考答案:ABCDE

第2题:

患者男,40岁,既往健康。5天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发热、恶心、食欲减退伴尿黄,明显乏力。实验室检查:ALT740U/L,TBIL58μmol/L。该患者诊断应考虑为

A.淤胆型肝炎
B.急性黄疸型肝炎
C.急性重型肝炎
D.亚急性重型肝炎
E.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答案:B
解析:
近期内出现的持续数天,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且血清胆红素>17.1μmol/L,或尿胆红素阳性,ALT显著增高,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可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故选B。

第3题:

简要病史女性,58岁。主诉:间歇右上腹痛半个月,发热、皮肤黄染5天。


参考答案:问诊内容现病史: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1)发病诱因:有无暴饮暴食,过食油腻饮食或过度劳累。(2)腹痛情况:腹痛性质、程度、部位,有无放射性痛,发展变化情况。(3)黄疸发生与变化情况,有无皮肤瘙痒,尿及粪便颜色的变化。(4)消化道症状:恶心、腹胀、纳差。(5)发热情况:寒战,发热时间、热型。(6)病后饮食、睡眠、大小便及体重变化情况。2.诊疗经过(1)是否曾到医院就诊,做过何种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B超,CT)。(2)治疗情况:用药、效果。相关病史:1.有无药物过敏史、手术及酗酒史。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胆道系统结石病史、胆道蛔虫史、心血管病史、肝炎病史。问诊技巧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2.能围绕病情询问。参考诊断胆总管结石

第4题:

男性,25岁,因发热、食欲减退、恶心3周,皮肤黄染1周来诊。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达38℃,无发冷和寒战,不咳嗽,但感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部不适,偶尔呕吐,曾按上感和胃病治疗无好转。1周前皮肤出现黄染,尿色较黄,无皮肤瘙痒,大便正常,睡眠稍差,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肝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疫区接触史。 查体:T37.5℃,P80次/分,R20次/分,Bp120/75mmHg,皮肤略黄,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末触及,巩膜黄染,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2cm,质软,轻压痛和叩击痛,脾侧位刚及,腹水征(-),下肢不肿。化验:血Hb126g/L,WBC5.2×10/L,N65%,L30%,M5%,PLT200×10/L,网织红细胞1.0%,尿蛋白(-),尿胆红素(+),尿胆原(+),大便颜色加深,隐血(-),问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并请说明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及治疗计划。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诊断
黄疸原因待查:急性黄疸型肝炎可能性大
(二)诊断依据
1.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右上腹不适等黄疸前期表现,1周后出现黄疸。
2.查体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3.验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均阳性
二、鉴别诊断
1.鉴别黄疸型肝炎的类型
2.溶血性黄疸
3.肝外阻塞性黄疸
三、进一步检查
1.肝功能(包括血胆红素)
2.肝炎病毒学指标
3.腹部B超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多种维生素、严禁饮酒等
2.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拉咪夫定等
3.护肝药物、退黄治疗
4.中医药

第5题:

患者男,50岁。主诉头痛、发热、乏力、全身酸痛、恶心。面色潮红、皮肤干燥、发烫,呼吸音粗糙,体温38.5℃。

属于客观资料的信息是
A.头痛
B.体温38.5℃
C.乏力
D.全身酸痛
E.恶心

答案:B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实践类考题,比较简单。根据资料来源不同,可分为客观资料和主观资料。主观资料即患者的主诉,多为患者的主观感受,例如头晕、感到疼痛、感到不舒服等;客观资料是需要通过观察、体格检査或借助医疗仪器、实验室检查获得的,如保护性体位、血压、体温、A细胞上升等。故选B

第6题:

主诉:女性,18岁,发热、食欲减退、恶心3周,皮肤黄染5天。
病史:患者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高达38.5℃,无寒战,无咳嗽,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右上腹部不适,曾按"上呼吸道感染"和"胃炎"治疗,无好转。5天前皮肤出现黄染,尿色较黄,无皮肤瘙痒,大便不白,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肝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
查体:T37.6℃,P80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皮肤略黄,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黄染,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3cm,质软,右上腹有轻压痛和叩击痛,侧位时可扪及脾脏,腹水征(-),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Hb120g/L,WBC4.7×10/L,N0.65,L0.30,M0.05,PLT200×10/L;尿蛋白(-),尿胆红素(+),尿胆原(+);粪便颜色加深,隐血(-)。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黄疸原因待查(急性黄疸型肝炎可能性大)。
(2)诊断依据
①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右上腹不适等全身及消化道症状,5天前出现黄疸。
②查体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③胆红素及尿胆原均阳性。
2.鉴别诊断(5分)
①鉴别黄疸型肝炎的类型。
②溶血性黄疸。
③肝外阻塞性黄疸。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肝功能(包括血胆红素)、血脂检查及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②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查。
③腹部B超检查。
4.治疗原则(3分)
①一般治疗,如休息、严禁饮酒等。
②抗病毒治疗包括应用干扰素、拉米夫定等。
③应用护肝药物。
④中医药治疗。

第7题:

病毒性肝炎案例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0岁,学生,因发热、食欲减退、恶心3周,皮肤黄染2周入院。
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达38 ℃,无发冷和寒战,不咳嗽,但感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部不适,无呕吐,曾服感冒药无好转。2周前家人发现皮肤发黄,尿色亦黄,无皮肤瘙痒,睡眠稍差,大便正常,发病以来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体健,无肝炎及胆囊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疫区接触史。
查体:T 37.8℃,P 84次/分,R 18次/分,BP 120/80mmHg。
一般情况可,皮肤略黄,无苍白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黄染,结膜无苍白,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2.5cm,质软,轻压痛和叩击痛,脾侧位肋下刚触及,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Hb 126g/L,Ret 1.0%,WBC 5.2×10/L,N 65%,L 30%,M 5%,PLT200×10/L;尿常规(-),尿胆红素(+),尿胆原(+);粪便常规(-),便潜血(-)。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本例初步印象是: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其诊断依据是:
(1)有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上腹不适等黄疸前期表现,1周后出现黄疸。
(2)查体见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3)化验尿呈肝细胞性黄疸。
2.鉴别诊断 与其他原因黄疸鉴别。
(1)溶血性黄疸 一般伴贫血,Ret升高,尿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
(2)肝外阻塞性黄疸 有胆石症、胰头癌等引起肝外阻塞性黄疸的病因,常伴皮肤瘙痒,粪便呈陶土色,尿胆原(-),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而间接胆红素正常。
3.进一步检查 根据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为确诊肝炎和病毒的类型应作:
(1)肝功能和血清胆红素测定。
(2)肝炎病毒学指标检查。
(3)腹部B超 观察肝脾情况。
4.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休息、多种维生素、严禁饮酒等。
(2)抗病毒治疗 包括干扰素、拉米夫定等。
(3)护肝药物。
(4)中医药。

第8题:

患者男,40岁。既往健康。5天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发热、恶心、食欲减退伴尿黄,明显乏力。实验室检查:ALT740U/L,TBIL58μmol/L。该患者诊断应考虑为

A、淤胆型肝炎

B、急性黄疸型肝炎

C、急性重型肝炎

D、亚急性重型肝炎

E、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参考答案:B

第9题:

患者,男,50岁。主诉头痛、发热、乏力、全身酸痛、恶心,面色潮红、皮肤干燥、发烫。呼吸音粗糙,体温38.5℃。
此病的护理问诊重点是()。

A.患者的文化程度和职业
B.患者的既往病史和家庭史
C.此次发病的诱因和症状
D.患者的生活状况和自理程度
E.心理和社会状况

答案:B
解析:
根据患者主述及客观体征,已了解现在的健康状况,即现病史。为了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问诊的重点应该放在既往病史和家族史方面。

第10题:

患者,男性,15岁,因发热、纳差、恶心2周,尿黄1周来诊。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达38℃,无发冷和寒战,不咳嗽,但感全身不适、乏力、纳差、恶心及右上腹部不适,偶尔呕吐,曾按上感和胃病治疗无好转。1周前尿黄如茶色,无皮肤瘙痒,睡眠稍差,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肝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疫区接触史。查体:T37.5℃,P80次/分,R20次/分,Bp120/75mmHg,皮肤轻度黄染,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末触及,巩膜黄染,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2cm,质软,轻压痛和叩击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脾侧位刚及,腹水征(-),双下肢无水肿。该患者初步诊断考虑()

  • A、慢性肝炎
  • B、急性肝炎
  • C、肝硬化
  • D、重型肝炎
  • E、自身免疫性肝炎
  • F、淤胆型肝炎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