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是()。

题目
单选题
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是()。
A

心包叩击音

B

Ewart征

C

心包摩擦音

D

心浊音界扩大

E

奇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心力衰竭患者,最适宜的治疗是(  )。
A

服用奎尼丁

B

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

C

服用阿托品

D

安置房室顺序起搏器

E

电复律


正确答案: A
解析:
对药物无效的反复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发作的心力衰竭患者,随时可因恶性心律失常而导致猝死,应使用置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ICD)。

第2题:

单选题
患者男,68岁。间断咳嗽、咳痰1余年,活动性气短2年。曾行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膈肌低平。吸烟史40年,1包/天,已戒3年。该患者血气分析示:pH7.37,Pa065mmHg,PaCO42mmHg,引起该患者血气分析异常最主要的机制是()
A

肺泡通气量下降

B

通气/血流比值失衡

C

弥散功能下降

D

肺内分流

E

膈肌疲劳


正确答案: D
解析: 1.慢性阻塞性肺病多为高龄患者,吸烟者多、吸烟量大、时间长,高分辨率CT示支气管扩张部位多在肺气肿及肺大疱周围、双上肺多见,肺功能以中重度阻塞性通气障碍多见,为了明确诊断,首选肺通气功能检查,所以本题选D。2.该患者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而二氧化碳分压正常,血气表现应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通气功能障碍引起。故选B。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电图特点包括:①额面平均电轴≥+90°;②VR/S≥1;③重度顺钟向转位(VR/S≤1);④RV+SV>1.0mV;⑤aVRR/S或R/Q≥1;⑥V~V呈Qs、Qr、(需除外心肌梗死);⑦肺型P波:P电压≥0.22mV,或P电压≥0.2mV,呈尖峰型,结合P电轴>+80°,或当低电压时P电压>12R,呈尖峰型,结合电轴>+80°。故选A。

第3题:

单选题
男,1岁。高热6天,精神差,频繁咳嗽,阵发性喘憋。体检:鼻翼扇动,吸气性凹陷,两肺叩诊稍浊,呼吸音减低,双肺闻及少量中湿啰音。白细胞9.0×109/L。胸部X线摄片示双肺片状密度较淡阴影。最可能的诊断为()
A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B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C

腺病毒肺炎

D

肺炎支原体肺炎

E

肺炎链球菌肺炎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单选题
3岁小儿,发热三天,有头痛,呕吐,查体:皮肤有淤点、淤斑,脑膜刺激征(+),腰穿侧卧位脑脊液压力120mmH2O,外观混浊,细胞数3000×106/L,糖和氯化物明显降低,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脑脊液直接涂片检菌阳性,临床诊断()
A

肺炎球菌性脑膜炎

B

普通型流脑

C

结核性脑膜炎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E

病毒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单选题
单纯使用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骨肉瘤,5年存活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  )。
A

早期髓腔内广泛蔓延

B

早期发生微小的肺转移

C

早期淋巴管内瘤栓形成

D

早期侵犯软组织

E

多见于年轻人


正确答案: B
解析:
骨肉瘤肺转移的发生率极高,80%的病人在行根治性手术时已有微小的肺转移,故5年存活率不高,近年来由于化疗的迅速发展,对G2T1-2M0者,术前后采用大剂量化疗;对G2T1-2M1者,除上述治疗外,还手术切除转移灶,5年存活率提高至75%左右。

第6题:

单选题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准确判断酸中毒性质严重程度和代偿情况的是()。
A

动脉血和尿的pH值

B

动脉血pH值和HCO3-

C

动脉血和静脉血pH值

D

动脉血和静脉血PaCO2

E

静脉血和尿的pH值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单选题
甲亢病人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和窒息的常见原因是(  )。
A

甲状腺危象

B

双侧喉上神经外支损伤

C

双侧喉上神经内支损伤

D

一侧喉返神经损伤

E

切口内出血或喉头水肿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单选题
下述哪一项检查最有意义?(  )
A

颈部X线摄片

B

确切的体检

C

穿刺细胞学检查

D

甲状腺B超

E

甲状腺CT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单选题
肱骨外上髁炎(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单选题
25岁男性,60kg,双上肢全部、躯干前后面Ⅱ度烧伤,第1个24小时补液总量应为(  )。
A

4000ml

B

5000ml

C

6000ml

D

3000ml

E

9000ml


正确答案: D
解析:
首先确定患者烧伤面积,根据中国新九分法成人体表面积躯干27%,双上肢18%,故该患者烧伤面积为45%。第1个24小时补液每1%烧伤面积、每公斤体重补液1.5ml(胶体和晶体液的比例为0.5:1),另外补充水分2000ml。所以该患者第1个24小时补液总量为1.5×45×60+2000=6050ml。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