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斑分为几期,根据各期怎样推断死亡时间?

题目
问答题
尸斑分为几期,根据各期怎样推断死亡时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人死后角膜混浊程度可推断什么()

A.案件性质

B.死亡原因

C.死亡时间


参考答案:C

第2题:

根据以下尸体现象的发生程度,尸斑大片融合,指压不退色,尸僵延及全身,角膜轻度混浊,推断死亡时间为()。

A.1小时以内

B.1-4小时

C.4-6小时

D.6-12小时

E.12-15小时


本题答案:D

第3题:

根据尸温、尸斑、尸僵等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有意义()

A.尸体腐败发生以前

B.腐败发生以后周

C.腐败发生以后数月

D.尸体低温保存

E.尸体冰冻保存


参考答案:A

第4题:

发热的过程分几期?各期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发热的过程分三期:
(1)体温上升期:其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
(2)高热持续期:其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
(3)退热期:其特点为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体温恢复至正常的调节水平。

第5题:

什么叫压疮?压疮分为几期?怎样预防?


正确答案:(1)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也叫褥疮。(2)Ⅰ级 淤血红润期 Ⅱ级 炎性浸润期 Ⅲ级 浅度溃疡期 Ⅳ级 坏死溃疡期(3)压疮预防1.充分认识压疮的易发人群和易发部位2.观察长者皮肤颜色、质地(软硬)、温度变化情况,掌握压疮严重程度3.勤翻身,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实施有效到位的翻身来间歇性地解除局部压迫,是预防压疮最为有效、关键的措施。4.床褥、床单的要求:清洁干燥5.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完整6.增进长者营养,提高皮肤弹性及抵抗力7.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8.要做到七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

第6题:

体温过高分几期,各期表现是什么?


正确答案:(1)体温上升期:此期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可有两种方式:骤升和渐升。骤升 是体温突然升高,在数小时内升至高峰。渐升是指体温逐渐上升,主要表现是皮肤苍白、畏 寒、寒战、皮肤干燥。 (2)高热持续期:此期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主要表现是皮肤潮红、灼热;口唇、皮肤干燥;呼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 (3)退热期:此期特点是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退热方式可有骤退和渐退两种。对于骤退型者由于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

第7题:

尸斑的()有时可提示某些死亡原因。可推测死亡时间。


参考答案:颜色

第8题:

以下哪一尸体现象在推断死亡时间上意义不大()

A.尸温测定

B.角膜混浊程度

C.尸僵

D.尸体痉挛

E.尸斑


参考答案:D

第9题:

什么是慢波睡眠?慢波睡眠分为几期?各期的特点是什么?
人们刚刚入睡后的睡眠大都属于慢波睡眠。在慢波睡眠中,脑电活动的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平行,从入睡期至深睡期,脑电活动逐渐变慢并伴随着行为变化,表现为肌张力逐渐减弱,呼吸节律和心率逐渐变慢等。根据脑电波的变化,慢波睡眠时相可以分为1、2、3、4期,分别对应于入睡期、浅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
慢波睡眠1期(入睡期):个体对外界刺激仍有反应,而且有不少奇异体验,如躯体麻木、颤动和沉浮感等。头脑中还有片断的思维活动,醒后仍可回忆。脑电图上α波消失,有各种频率的低幅脑波而无纺锤波。这就是睡眠的第一阶段的波形。我们平时犯困,所谓瞌睡期或朦胧期,就是指这一期,其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
慢波睡眠2期(浅睡期):个体对外界刺激已无反应,亦无可回忆的精神活动。脑电图表现为典型的12-14Hz纺锤波与κ复合波。这一阶段脑电图的最大特点就是慢波当中时常会出现一种所谓纺锤形波,其频率为12-14Hz,波幅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呈纺锤形。一夜中,人有一半时间处于这种浅睡眠状态(既第2阶段睡眠,占总睡眠的50%)。
慢波睡眠3期(中睡期):脑电图上有中等程度高幅δ波,偶有纺锤波的余迹。脑电图比第2阶段明显慢,平均频率4-7Hz,波幅也较高,其中极慢频率(0.5-3Hz),也就是δ波,约占25%-50%。
慢波睡眠4期(深睡期):脑电图上出现大量高幅δ波。睡眠最深阶段是第四阶段,此时δ波占50%以上。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睡眠仅有量的不同而无质的差别。因为脑电波均很慢,所以合称慢波睡眠;因为睡眠均很深,所以又叫深睡眠。

第10题:

后天梅毒按其病程发展可分为几期?各期梅毒的基本病变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分三期
(2)第—期梅毒——硬性下疳形成
(3)第二期梅毒——梅毒疹
(4)第三期梅毒——器官梅毒期,树胶肿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