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含生物碱、苷及维生素等有效成分的浸提液浓缩均应以()为宜。

题目
填空题
多数含生物碱、苷及维生素等有效成分的浸提液浓缩均应以()为宜。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减压蒸发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煎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正确的是 ( )

A.浸提→纯化→浓缩→炼糖(炼蜜)→分装→灭菌

B.煎煮→浓缩→炼糖(炼蜜)→收膏→分装

C.浸提→纯化→浓缩→分装→灭菌

D.提取→精制→配液→灌装→灭菌

E.煎煮→纯化→浓缩→炼糖(炼蜜)→收膏→分装→灭菌


正确答案:B
B    [知识点] 煎膏剂含义、特点、制备方法

第2题:

某中药水提液浓缩后加乙醇析出的沉淀是

A.苷类

B.生物碱

C.多糖

D.黄酮

E.香豆素


正确答案:C

第3题:

下列关于利用不同浓度乙醇选择性浸出药材有效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醇含量10%以上时具有防腐作用

B.乙醇含量大于40%时,能延缓酯类、苷类等成分水解

C.50%以下的乙醇也可浸提一些极性较大的黄酮类、生物碱及其盐类等

D.乙醇含量50%~70%时,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等

E.乙醇含量90%以上时,适于浸提挥发油、有机酸、树脂等


正确答案:A

第4题:

利用不同浓度乙醇选择性浸出药材有效成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醇含量10%以上时具有防腐作用

B、乙醇含量大于40%时,能延缓酯类、苷类等成分水解

C、乙醇含量50%以下时,适于浸提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

D、乙醇含量50%~70%时,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等

E、乙醇含量90%以上时,适于浸提挥发油、有机酸、树脂等


参考答案:A

第5题:

( )适于浸提生物碱及苷类等

A、乙醇含量大于40%时

B、20%以上乙醇

C、乙醇含量在70%~90%时

D、乙醇含量在90%以上时

E、乙醇含量在50%~70%时


正确答案:E
解析:常用的浸提溶剂与浸提辅助剂

第6题:

关于影响饮片浸提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饮片的粒度过细易致其浸提液分离操作困难

B.饮片长时间煎煮可导致高分子杂质浸出增加

C.饮片浸提溶剂用量过大,可导致后续浓缩等工作量增加

D.水中加酸不利于饮片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浸出

E.饮片采用动态浸提或连续逆流提取可提高浸出效率


正确答案:D
水或醇中加酸可促进生物碱类成分的浸出,酸也可使某些以钙盐存在于植物中的有机酸游离,便于有机溶剂浸提。故本题答案选D。

第7题:

紫花地丁的来源及特征为

A、堇菜科,含苷类和黄酮类成分

B、报春花科,水浸后,对光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

C、菊科,含抗疟有效成分

D、唇形科,含有橙皮苷结晶

E、爵床科,含钟乳体


正确答案:A

第8题: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成分能否被溶解,遵循“相似相溶”规律

B、水能溶解极性大的生物碱盐、黄酮苷、皂苷等

C、用乙醇为溶剂时,浓度越高越好,因为高浓度乙醇的溶解谱很宽

D、浸提溶剂中加酸的目的是使生物碱成盐,促进生物碱的浸出

E、浸提溶剂中加碱的目的是增加偏酸性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参考答案:ABDE

第9题:

青蒿的来源及特征为

A、堇菜科,含苷类和黄酮类成分

B、报春花科,水浸后,对光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

C、菊科,含抗疟有效成分

D、唇形科,含有橙皮苷结晶

E、爵床科,含钟乳体


正确答案:C

第10题:

选用乙醇作药材浸提溶剂时,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乙醇浓度20%以上时具有防腐作用

B.乙醇浓度大于20%时,能延缓酯类、苷类等成分水解

C.乙醇浓度50%以下时,适于浸提苦味质、蒽醌苷类等

D.乙醇浓度500/0~70%时,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等

E.乙醇浓度90%以上时,适于浸提挥发油、有机酸、树脂等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