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配伍后在规定的时间内(6h~24h)其效价和含量下降不超过多少时一般认为是稳定的()

题目
单选题
药物配伍后在规定的时间内(6h~24h)其效价和含量下降不超过多少时一般认为是稳定的()
A

3%

B

5%

C

7%

D

10%

E

12%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注射剂配伍中属于可见的配伍变化有

A、溶液浑浊和水解反应

B、溶液结晶和效价变化

C、溶液沉淀和结晶

D、溶液变色和发生聚合反应

E、溶液效价下降和出现浑浊


参考答案:C

第2题:

输液若在规定的时间内(如6h或24h)药物效价或含量的降低不超过(),一般认为是可允许的。

A、1%

B、5%

C、10%

D、12%

E、15%


参考答案:C

第3题: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肺结核要求

A.发现后12h内上报

B.发现后24h内上报

C.在城镇发现后2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6h

D.在城镇发现后6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h

E.在城镇发现后12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24h


正确答案:D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肺结核属于乙类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于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第4题:

一般认为在服毒后多长时间内洗胃最佳

A.0~1h
B.1~3h
C.4~6h
D.6~12h
E.12~24h

答案:C
解析:
一般服毒物后4~6小时洗胃最佳,超过4~6小时,大部分毒物己吸收,但如服毒物量较大,部分毒物仍可留在胃内,多数仍有必要洗胃,洗胃通常采用胃管洗胃法,洗胃液每次不超过500ml(小儿酌减),过多则易将毒物驱入肠内。洗胃液一般采用温清水。

第5题:

药物配伍后在规定时间内(6~24小时)其效价和含量下降不超过多少时一般认为药物是稳定的

A、3%

B、5%

C、7%

D、10%

E、12%


参考答案:D

第6题:

临床常见的注射液配伍不可见变化的类型主要是

A.变色

B.混浊

C.聚合反应

D.产生毒性物质

E.效价或药物含量下降


正确答案:E

第7题:

船舶R12,R22制冷系统的真空试验,在达到规定真空度后,应在()时间内,真空度下降不超过()。

A . 6h;30mmHg

B . 8h;10mmHg

C . 4h;20mmHg

D . 24h;20mmHg


参考答案: B

第8题:

药物不可见配伍变化有

A.溶液混浊

B.溶液变色

C.效价下降

D.产生结晶

E.溶液产生沉淀


正确答案:C
药物不可见的配伍变化包括水解反应、效价降低、聚合变化、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直径50μm以下的微粒等,潜在地影响药物对人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9题:

一般情况下,1名签派员的工作时间()。

A.在任何24h内,不超过6h执勤。

B.在任何连续24h内,不超过8h执勤。

C.在任何连续24h内,不超过10h执勤。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梅毒属于乙类传染病,要求

A:发现后12h内上报
B:发现后24If内上报
C:在城镇发现后2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6h
D:在城镇发现后6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h
E:正在城镇发现后12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24h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