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石膏的性味、功效、应用。

题目
问答题
试述石膏的性味、功效、应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大黄的功效、应用与使用注意。


参考答案: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应用: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热毒疮疡,烧烫伤,瘀血证,湿热痢疾、黄疸、淋证使用注意:本品为峻烈攻下之品,易伤正气,如非实证,不宜妄用;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其性沉降,且善活血祛瘀,故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

第2题:

石膏与煅石膏的功效应用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石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能。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煅石膏具有收敛、生肌、敛疮、止血的功能,用于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第3题:

下列哪味药物具有凉血解毒的功效( )。

A.石膏

B.知母

C.芦根

D.花粉

E.栀子


正确答案:E

第4题:

石膏与知母的功效应用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石膏、知母均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热入气分,肺胃实热证。石膏生用清热泻火力强,偏重于清泻气分、肺胃实热,用于气分实热,肺胃实热;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用于溃疡不敛、湿疹、水火烧烫伤、外伤出血。知母清热泻火力较缓,善于滋阴润燥,长于滋润肺胃之燥,滋肾降火、润肠通便,用于阴虚燥咳、消渴、骨蒸潮热盗汗、肠燥便秘等证。

第5题:

简述栀子的性味、功效及应用要点。


正确答案: 栀子苦,寒。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用于肝胆湿热郁结所致黄疸、发热、小便短赤等证。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等证。

第6题:

下列哪味药物具有凉血解毒的功效

A、石膏
B、知母
C、芦根
D、花粉
E、栀子

答案:E
解析:

第7题:

麻黄汤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组成仅一味之差,其主治病证和功效就发生了改变,试分析之。


正确答案: 麻黄汤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共有麻黄、杏仁、甘草几味,但麻黄汤配伍辛温的桂枝,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配伍的是辛甘大寒的石膏,故功效和主治发生了变化。①麻黄汤主治风寒表实证。证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病机为外感风寒,营卫郁滞,肺失宣降,治当解表宣肺。方用辛温之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君药;同时配伍辛温的桂枝助麻黄辛温发汗的同时,又温经散寒,二者相须为用,发汗解表大增。又配伍苦温的杏仁降利肺气,如此则肺气宣降有序,咳喘可平。炙甘草调和药性。四味相配,共奏辛温发汗,宣肺平喘之功,为辛温发汗之峻剂。②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肺热壅盛证。证见身热不解,有汗或汗出不畅,咳逆气急,甚或鼻煽,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数。病机为肺热壅盛,肺失清降,治当清肺平喘。方中虽亦用辛温麻黄宣肺开表散邪,但同时配伍了大剂量的辛甘大寒之石膏清泻肺热,兼以透热生津,麻黄与石膏的配伍比例达到1:2,使全方性寒而非性温,二者同为本方的君药。配伍杏仁,与麻黄相伍,宣降肺气以止咳平喘。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药性。四味同用,为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良剂。如此看来,药虽一味之差,方有寒凉之性的不同,不可不辨。

第8题:

石膏生用、煅用功效应用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生石膏为含水的硫酸钙,清热泻火力强,偏重于清泻肺胃实火,多内服。煅石膏为脱水的硫酸钙,敛疮生肌、收湿、止血力强,治溃疡不敛、湿疹、水火烧烫伤、外伤出血,多外用。

第9题:

五味子与乌梅的功效应用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五味子、乌梅均能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津伤口渴。五味子敛肺滋肾,用治肺肾两虚之喘咳,兼宁心安神,用于阴血亏损的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多梦等症。乌梅兼安蛔止痛、止血,用于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四肢厥冷的蛔厥证和崩漏下血等证。

第10题:

简述六味地黄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和应用。


正确答案:组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潮热盗汗,腰膝痿软无力,耳鼻四肢温热,舌燥喉痛,滑精早泄,粪干尿少,舌红苔少,脉细数。
应用:本方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凡肝肾阴虚不足诸证,如慢性肾炎、肺结核、骨软症、贫血、消瘦、子宫内膜炎、周期性眼炎、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属于肝肾阴虚者,均可加减应用。本方由纯阴药物组成,凡气虚脾胃弱,消化不良、大便溏泻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