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大黄抗肿瘤作用?其可能机制?

题目
问答题
如何理解大黄抗肿瘤作用?其可能机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抑制增殖、转移、促凋亡;(机制:激活瘤细胞络氨酸激酶、PI3K、MAPKs、NF-кB信号通路。)
②增强抗癌药的细胞毒作用,抗MDR。(可能能降低P-糖蛋白的功能和表达,提高抗癌药物在癌细胞中的浓度而增强抗癌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有关大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黄有胃黏膜保护作用
B.泻下的作用部位在小肠
C.大黄有抗肿瘤作用
D.大黄能使尿量增加
E.大黄有保肝利胆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大黄泻下作用确切,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肠。

第2题:

简述抗肿瘤药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分类。


正确答案:①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②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
③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④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⑤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

第3题:

以下有关大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黄有胃黏膜保护作用

B、泻下的作用部位在小肠

C、大黄有抗肿瘤作用

D、大黄能使尿量增加

E、大黄有保肝利胆的作用


参考答案:B

第4题:

大黄的泻下机制如何?主要成分及其作用部位是什么?


正确答案: 大黄口服后,结合型蒽苷大部分未经小肠吸收而抵达大肠,在大肠被细菌酶水解,还原成泻下作用较强的蒽酮或蒽酚刺激肠黏膜,加快肠蠕动;此外,蒽酮具有胆碱样作用,兴奋肠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加快肠蠕动;同时又抑制平滑肌上Na+-K+-ATP酶,阻断Na+从肠腔转移至细胞内,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保留大量水分,使肠管扩张,机械性刺激肠壁,促使蠕动增强。大黄致泻的主要成分为结合型蒽苷,其中以番泻苷A的泻下作用最强。作用部位在大肠,对小肠营养物质的吸收无明显影响。

第5题:

抗肿瘤药物致畸作用可能的机制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突变引起的胚胎发育异常;
②细胞死亡和增殖速度减慢;
③胚胎中间代谢障碍;
④胚胎组织发育过程不协调。

第6题:

灵芝抗肿瘤作用机制在于拮抗肿瘤免疫抑制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如何理解供求机制的功能和起作用的条件?


正确答案: (1)什么是供求机制。供求机制是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供求关系受价格和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而供求关系的变动,又能引起价格的变动和竞争的开展。
(2)供求机制的功能。供求机制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功能。供求机制可以调节商品的价格,调节商品的生产与消费的方向和规模;供求结构的变化能调节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3)供求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供求机制起作用的条件是,供求关系能够灵活地变动,供给与需求背离的时间、方向、程度应当是灵活而适当的,不能将供求关系固定化。供求关系在不断变动中取得相对的平衡,是供求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

第8题:

A.抗炎
B.泻下
C.利尿消肿
D.降血脂
E.抗肿瘤

大黄抑制肾髓质Na,K-ATP酶,其作用是

答案:C
解析:

第9题:

简述细胞因子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正确答案: (1)控制症。细胞的生长和促进分化;
(2)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
(3)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
(4)破坏肿瘤细胞血管和营养供应。

第10题:

抗菌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正确答案: 抗菌肽对正常哺乳动物细胞及昆虫细胞作用的体外培养显示,连续48~72小时均无不良影响,但对肿瘤细胞则有选择性杀伤作用。现已证明,昆虫抗菌肽及免疫血、淋巴对B4转化细胞、K562细胞和U937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及肺癌细胞A549、艾氏腹水瘤细胞、宫颈癌细胞,直肠癌细胞HR8340细胞、肝癌细胞等在体外实验中均表现有明显杀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