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题目
单选题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预防脑血栓形成

B

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

C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D

缓解牙痛

E

支气管哮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FusionManager中应用管理不包括哪一项()

A.应用归档

B.应用上线

C.应用部署

D.应用建模


答案:A

第2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缩宫素的临床应用

A.产后止血

B.催生

C.引产

D.产后子宫复旧

E.缩短第三产程


正确答案:D
主要考察缩宫素的临床应用。小剂量的缩宫素用于胎位正常,无产道障碍,官缩无力产妇的催产,促进分娩;对于死胎、过期妊娠、或患有心脏病、肺结核等病的孕妇,需提前中断妊娠者,可用其引产;大剂量的缩宫素可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内血管而止血,但作用时间短,应加用麦角制剂;高浓度引起子宫收缩,促进胎盘剥离,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子宫出血。

第3题:

多发性硬化常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共济失调

B、失语

C、视力下降

D、眼球震颤

E、核间性眼肌麻痹


参考答案:B

第4题:

比较吗啡和阿司匹林镇痛作用特点、机理和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吗啡:用小剂量吗啡5-10mg就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对钝痛作用比锐痛显著。同时也产生镇静、欣快感和改善情绪的效应,消除因疼痛引起的焦虑不安和恐惧等。一次给药镇痛作用可维持4-5小时,欣快感可使人陶醉在自我欢乐之中,这也是反复追求用药和引起成瘾的原因之一。
机理: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而产生镇痛效应。
应用:对各种疼痛都有效,但因为成瘾,故仅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严重创伤,烧伤等引起的急性镇痛。
阿司匹林:对创伤性剧痛和内脏绞痛无效,而对常见的慢性钝痛效果好。止痛作用中等度,约为可待因641/10,久用不易成痛,也不引起呼吸抑制,故临床广泛应用。
机理: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即神经末梢的痛觉感受器,与药物抑制神经末梢部位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应用:常配成复方应用,用于发烧、头痛、肌肉痛、神经痛、关节痛等治疗。

第5题:

血竭的鉴别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正确答案:E

第6题: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预防脑血栓形成

B、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

C、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D、缓解牙痛

E、支气管哮喘


正确答案:E

第7题:

牛黄中蛋黄的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正确答案:E

第8题:

药典的应用范围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药材的种植

B.药材的检验

C.药材的使用

D.药材的管理

E.药材供应


正确答案:E

第9题:

试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答案:
解析:
答案:(一)药理作用(1)解热镇痛:适用于感冒发热、肌肉痛等(2)抗炎抗风湿:治疗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等(3)抗血栓: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如心绞痛等(二)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2)出血和凝血障碍(3)水杨酸反应(4)过敏反应及阿司匹林哮喘(5)瑞夷综合症

第10题:

简述吗啡、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及临床应用的异同。


正确答案: 吗啡:首过效应,代谢产物吗啡6-葡萄糖醛酸,具强活性。可以透过胎盘。
药理作用:
A.对平滑肌的影响:
(1)胃肠平滑肌: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不想吃);抑制消化液(胃、胰液)分泌(不消化);中枢抑制(不想拉)。
(2)胆道平滑肌:胆道平滑肌和括约肌收缩,胆道和胆囊内压增高,可引起上腹不适甚至胆绞痛。
(3)其他平滑肌:提高输尿管、膀胱括约肌张力,引起尿潴留及排尿困难。对抗催产素兴奋子宫,降低张力而延长产程。大剂量时促组胺释放,收缩支气管,诱发哮喘。
B.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强、久)和镇静:各种疼痛,尤对持续性、慢性钝痛优于急性间断性锐痛,且不影响意识及其它感觉;作用持久。有镇静和欣快感。
(2)抑制呼吸:降低延髓呼吸中枢对血液 CO2张力的敏感性和抑制桥脑呼吸调整中枢。
(3)镇咳:抑制延脑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消失。因为易成瘾,用可待因代替。
(4)催吐: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CTZ),引起恶心和呕吐。
(5)缩瞳:兴奋动眼神经缩瞳核,引起缩瞳。针尖样瞳孔可作为吗啡中都的依据。
C.心血管系统:扩张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由于抑制呼吸,导致CO2增多,继发性的脑血管扩张和脑血流量增加,导致颅内压升高。
D.免疫系统:作用于u受体,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释放NO,并抑制T细胞的增殖,使人的免疫功能降低。
临床应用:
A.镇痛:适用于各种疼痛。长期用于癌症晚期疼痛。短期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时的各种急性锐痛;内脏绞痛(与解痉药阿托品合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仅止痛,还减轻病人焦虑情绪和缓解心脏负担。
B.心源性哮喘:左心衰竭突发急性肺水肿导致肺泡换气功能障碍,CO2潴留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困难。强心苷、氨茶碱及吸氧。配以吗啡辅助治疗可获良效。作用机制:降低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使呼吸变慢;扩血管,降低前后负荷和心脏负荷;镇静可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禁支气管哮喘。
C.止泻和止咳(无痰性干咳):急慢性消耗性腹泻(单纯性);若伴细菌性感染,应加用抗菌药。阿片酊和复方樟脑酊。
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过量用碳酸氢钠解救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A.解热镇痛:较强,降低发热体温,对正常体温无影响,对中、轻度体表疼痛尤其是炎性疼痛有明显镇痛效果。
B.抗炎、抗风湿作用:较强,对急性风湿热病疗效迅速、确切,可用于该病的诊断鉴别,但药量接近中毒剂量,应随时检测血药浓度,调整剂量。
C.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小剂量(75-150mg/d):对血小板中的COX-1特别敏感,抑制TXA2的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高剂量(0.6-0.6g以上/d):抑制血管壁中的COX-1,减少前列环素的生成—促进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形成。故临床常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止血栓形成、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塞、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手术后有静脉血栓形成倾向者。
D.其他: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治疗胆道蛔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