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欲愈候中的“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题目
问答题
如何理解欲愈候中的“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理解“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参考答案:“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是《内经》对阴阳学说在指导诊断方面应用的高度概括。就四诊资料而言,凡色泽鲜明的,声音洪亮有力的,呼吸声高气粗的,脉象呈浮、大、洪、滑的都属阳。反之凡色泽晦暗的,声音低微无力的,呼吸微弱的,脉象呈沉、小、细、涩的皆属阴。就证候的阴阳属性而言,凡表证、热证、实证属阳,凡里证、寒证、虚证属阴。所以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第2题:

如何理解“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正确答案: 观察病人外在的异常变化,可以了解疾病情况和人体内部的脏腑盛衰、气血盈亏。

第3题:

何谓阴阳自和?其意义如何?


正确答案: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对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中医学运用阴阳自和的理论来说明人体阴阳自动协调促使病势向愈和机体健康恢复的内在机制,用以阐明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具有自身调节的能力。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深层次运动规律,它可以揭示人体疾病自愈的内在变化机制。

第4题:

少阴病,脉(),至七八日,自下利,脉(),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正确答案:紧;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

第5题:

如何理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与现代之“治病求本”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指阴阳。此句从哲学的角度提示了治疗疾病的总则,即以调节阴阳为治疗总纲。现代的“治病求本”之“本”是与“标”相对而言的,治本为针对疾病主要矛盾而制定的原则。两者层次不同。

第6题:

人体某些疾病的自愈体现的阴阳关系是( )

A、阴阳自和

B、阴阳协调

C、阴阳平衡

D、阴平阳秘

E、阴阳互藏


参考答案:A

第7题:

如何理解孙子说的“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正确答案:天,是白天和黑夜,春秋冬夏,即自然规律,生生不息。

第8题:

如何正确理解阴阳和矛盾的异同?


参考答案:阴阳和矛盾都涉及事物对立统一规律,都属哲学范畴的基本概念,但二者有很大的区别,其区别点主要在于一般与特殊的不同。矛盾范畴对各对立面的性质除了指出其具有对立统一关系之外,不加任何限定,是物质世界中最普遍的规律,适用于一切领域,是各种事物相互关系中最抽象、最一般的概括。阴阳范畴不仅具有对立统一的规律,还具有另外一些特殊的规定,因此是一种有限的、具体的矛盾形式,存在着矛盾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内容。

第9题:

如何理解欲愈候中的“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正确答案:机体通过自我调节能力,或通过恰当的调养,或借助药物的治疗促使阴阳之气在新的条件下,趋于新的平衡统一,如是“阴平阳秘”,而其病自愈。

第10题:

如何理解郁冒但头汗出的病机与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之理?


正确答案: 产后亡血阴虚,阳气独盛,孤阳上出,挟阴津外泄而见但头汗出,这既是郁冒未解之象,也为郁冒病机之所在。因此,欲使郁冒病解必得周身汗出,以衰减其偏盛之阳,使产妇阴阳能恢复相对的平衡。“必大汗出”并非大汗淋漓,而是与“头汗出”相对而言,即指全身汗出津津,阴阳相和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