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强心苷的不良反应及中毒的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强心苷的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眩晕、头痛、失眠等及黄视、绿视症等;
  (3)心脏反应:快速型心律失常,如早搏、二联律、三联律、心动过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
  中毒的防治:(1)明确停药指征及时停药;
  (2)避免各种诱发中毒的因素,如低血钾、高血钙和缺氮等。中毒的治疗: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应采用钾盐、苯妥英钠、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出现缓慢型心津失常或传导阻滞者用阿托品,严重中毒者可用地高辛抗体的Fab片段。

第2题:

简述红霉素抗菌特点、抗菌机制和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红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而稍广,对阳性菌及某些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有效,属于抑菌剂,作用机制为抑制敏感菌蛋白质合成。不良反应为:
①局部刺激,胃肠反应及血栓性静脉炎等,饭前后一小时服药为宜。
②肝损害,依托红霉素可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等,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第3题:

磺胺类药物有哪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何防治?


本题答案:(1)肾脏损害:某些磺胺及其乙酰化物在酸性尿中溶解度降低,易析出结晶损害肾脏,出现结晶尿、血尿、管型尿、尿少或尿闭等。为避免这些反应可多饮水,并同时服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2)过敏反应:以皮疹、药热较常见。常见的皮疹是固定型药疹,此外尚有光敏性皮炎,猩红热样及麻疹样皮疹。偶见有眼、口及尿道粘膜溃疡。(3)血液系统反应:偶见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是磺胺对骨髓的直接抑制作用,也可能是过敏反应。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可致急性溶血性贫血。(4)其他:主要为消化系统和中枢症状,如恶心、呕吐、眩晕、乏力等,但均轻微,不必停药。但驾驶员、高空作业者应用磺胺时应慎重。

第4题:

试述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1)泌尿系统反应,可引起结晶尿、血尿、管型尿。大量久服磺胺药可加服等量碳酸氢钠以增加该药及其代谢物的溶解度,同时多饮水降低尿中药物浓度;
(2)过敏反应,如皮疹、药热等;
(3)造血系统反应,偶见粒细胞减少、再障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可致溶血性贫血;
(4)其他: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

第5题:

简述青霉素不良反应表现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不良反应表现为:
1.刺激性:中枢刺激症状如头痛、肌震颤、呕吐等,局部刺激症状如硬结或红肿、剧烈疼痛。
2.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肤粘膜和血清样过敏,重者表现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防治措施为
①详细询问过敏史,有过敏史禁用。
②皮试:初次用药或停用3日后均做皮试。
皮试方法:在前臂内侧区皮内注射青霉素0.05-0.1ml(浓度为100-200U/ml),20分钟后观察,若局部出现红肿或有伪足,其直径超过1cm为阳性反应。
3.抢救: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抢救,方法为迅速肌内或皮下注射0.1℅ 肾上腺素0.5-1.0ml,也可用1mg药加入葡萄糖静滴,可配合吸氧、人工呼吸、升压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措施。
4.应用青霉素类药需临用时配制,一般不采用局部给药。

第6题:

简述强心甙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
(1)预防
①避免诱发中毒因素:如低血钾、高钙血症、低血镁、肝肾功能不全、肺心病、心肌缺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②注意中毒的先兆症状: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低于60次/分),色视障碍等,一旦出现应停药(或减量)并停用排钾利尿药。
③用药期间酌情补钾。
④注意剂量及含用药的影响,如排钾利尿药、糖皮质激素等。
(2)治疗
①停用强心甙及排钾利尿药。
②酌情补钾,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慎用,因钾离子抑制房室传导。
③产生的快速型心律失常,除补钾外,尚可选用苯妥英钠、利多卡因、普萘洛尔。
④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选用阿托品。

第7题:

简述磺胺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泌尿系统损害,磺胺及其乙酰化物易在尿中形成结晶,产生尿道刺激和梗阻
②过敏反应,药热,皮疹
③血液系统反应,长期用药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④神经系统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萎靡和失眠等
⑤其它:口服引起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肝损害,黄疸及胆红素脑病。

第8题:

简述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与抗菌作用机制。


参考答案:磺胺类药物的基本化学结构是对氨苯磺酰胺。此结构与对氨苯甲酸相似,后者是细菌合成二氢叶酸的重要底物,故磺胺类药物能与对氨苯甲酸竞争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阻碍二氢叶酸合成,继而使核蛋白合成受阻,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第9题:

简述磺胺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SMZ和TMP合用的药理依据。


正确答案:1、泌尿系统损害,故服药期间因充分饮水。
2、变态反应,故有过敏使者禁用。
3、血液系统反应,长期用药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慎用
4、神经系统反应,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头晕、头痛失眠。慎用
5、其他,有消化道反应、肝损害。新生生儿或早产儿、孕乳妇应用,可能引起核黄疸,不宜使用。慎用

第10题:

简述青霉素G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药理作用:青霉素G抗菌作用很强,在细菌繁殖期低浓度抑菌,较高浓度杀菌。
大多数球菌(G+:溶血链~、草绿色链~、肺炎~、葡萄~; G–: 脑膜炎~、淋球奈瑟菌)
G杆菌(白喉~、炭疽~、破伤风~、产气荚膜~、乳酸~)
螺旋体:梅毒,钩端
放线菌
对大多数G-杆菌作用较弱,对肠球菌不敏感,对真菌、原虫、立克次体、病毒等无作用
易耐药:金葡菌、淋病奈瑟菌、肺炎球菌等
临床作用: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蜂窝织炎、咽炎、丹毒、猩红热、扁
1.桃体炎、心内膜炎等
2.肺炎球菌引起:大叶性肺炎、脓胸等
3.脑膜炎球菌引起:流脑
4.草绿色链球菌引起:心内膜炎
5.放线菌病、梅毒、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及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以上均列为首选药。
6.白喉、破伤风。青霉素必须与抗毒素合用。
7.也可治疗淋球菌引起的淋病(次选)。
不良反应:
(1)变态反应
为青霉素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
常见:皮疹、药热、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最严重:过敏性休克
(2)赫氏反应。
预防:环甲膜穿刺、海姆立克急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