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压疮各期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压疮各期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I期:淤血红润期,临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可逆性改变,护理:去除致病原因,防止压疮继续发展
2、II期:炎性浸润期,临表: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有水疱形成,易破溃。破溃后表皮脱落显露潮湿红润的创面,有疼痛感。护理:保护皮肤,预防感染
3、III期:浅度溃疡期,临表:水疱扩大、破溃,真皮层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疼痛感加重。护理:清洁伤口,清除坏死组织,处理伤口渗出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并预防和控制感染
4、IV期:坏死溃疡期,临表:感染向周边及深部扩展,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严重可引起脓毒败血症。护理:继续III期的治疗和护理,清创术清除焦痂和腐肉,处理伤口潜行和窦道以减少无效腔,并保护暴露的骨骼、肌腱和肌肉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压疮护理中减少局部受压的要点?


正确答案: (1)对活动能力受限的患者,定时被动变换体位,两小时一次。
(2)受压皮肤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压红不消退者,应该缩短翻身时间。
(3)长期卧床患者可以使用充气气垫床或者采取局部减压措施。
(4)骨突处皮肤使用透明贴或者减压贴保护。
(5)躁动者有导致局部皮肤受伤的危险,可用透明贴膜予以局部保护。

第2题:

简述压疮各期的特点。


正确答案: 淤血红润期:受压皮肤在解除压力30min后,压红不消退,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
炎性浸润期:受压部位紫红,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泡形成,患者有疼痛感。
浅度溃疡期:皮肤全层破坏,可深及皮下和深层组织,创面常有渗出液,疼痛感加重。
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可深达骨面,发黑,分泌物多,有臭味,严重者全身感染,危及生命。

第3题:

简述压疮的病理分期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根据压疮损伤程度的不同可将压疮分为:I期:淤血红润期。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此期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为可逆性改变。Ⅱ期:炎性浸润期。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或二者发生损伤或坏死。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泡形成。水泡极易破溃破溃后显露潮湿、红润的创面患者有疼痛感。Ⅲ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疼痛感加重。Ⅳ期:坏死溃
根据压疮损伤程度的不同,可将压疮分为:I期:淤血红润期。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此期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为可逆性改变。Ⅱ期:炎性浸润期。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或二者发生损伤或坏死。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泡形成。水泡极易破溃,破溃后显露潮湿、红润的创面,患者有疼痛感。Ⅲ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疼痛感加重。Ⅳ期:坏死溃

第4题:

各期压疮的护理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Ⅰ度压疮护理的关键在于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压疮进展、局部过度受压;
Ⅱ度压疮护理的重点在于保护创面,预防感染;
Ⅲ度压疮治疗护理的原则是解除压迫,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第5题:

简述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分期、各期特点及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否认期: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护理措施:护士与患者之间坦诚沟通,耐心倾听,不必揭穿患者,也不要欺骗患者,注意医护人员对患者言语的一致性,经常陪伴在患者身旁,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
(2)愤怒期:表现为生气与激怒,充满嫉妒与怨恨的心理。护理措施:护士切记患者的愤怒是发自内心的恐惧与绝望,不宜回避,应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要尽量让患者表达其愤怒,以宣泄内心的不愉快。护士要怀着一颗爱心,安抚、疏导患者,多陪伴患者,并注意保护其自尊心;同时注意意外事件的发生。
(3)协议期:愤怒的心理消失,接受临终的事实,患者变得和善,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能配合治疗。措施: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并给予指导,加强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
(4)忧郁期: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出现悲伤、退缩、忧郁等反应,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措施: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给予同情和照顾,允许其用不同方式宣泄情感,鼓励家属陪伴,并加强安全保护。
(5)接受期: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喜欢独处,睡眠时间增加,情感减退,平静等待死亡的到来。措施:帮助患者了却未完成的心愿,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尊重其选择,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并给予适当的支持,使其安详的告别人世。

第6题:

减少患者压疮发生的措施不包括()

  • A、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
  • B、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 C、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
  • D、有禁止发生任何压疮的从严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D

第7题:

叙述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分期与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护士要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还应养成在床边交接病人皮肤情况的习惯。⑴防止局部组织长期受压。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摩擦、尿便等刺激。⑶增进局部血液循环。经常查看受压部位,定期用50%乙醇或红花乙醇按摩。⑷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分期与临床表现:⑴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触痛。皮肤表面无破损情况。⑵炎性浸润期:受压部位因淤血而呈紫红色,有皮下硬结和/或有水泡形成。水泡破溃后,可见潮湿红润的创面,病人有疼痛感。⑶溃疡期:轻者表皮水泡破溃后出现真皮层组织感染,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可向深部扩散,甚至到达骨骼,更严重者还可出现脓毒败血症。

第8题:

简述压疮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压疮采取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措施。(1)全身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补充营养和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等。同时加强心理护理。(2)局部治疗与护理:根据压疮分期的不同和伤口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I期(淤血红润期):护理重点是去除致病原因防止压疮继续发展。Ⅱ期(炎性浸润期):护理重点是保护皮肤预防感染。除继续加强上述措施以避免损伤继续发展外注意对出现水泡的皮肤进行护理。Ⅲ期(浅度溃疡期):护理重点为清洁伤口清除坏死组织处理伤口渗出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并预防和控制感染。清洁伤口时
压疮采取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措施。(1)全身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补充营养和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等。同时加强心理护理。(2)局部治疗与护理:根据压疮分期的不同和伤口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I期(淤血红润期):护理重点是去除致病原因,防止压疮继续发展。Ⅱ期(炎性浸润期):护理重点是保护皮肤,预防感染。除继续加强上述措施以避免损伤继续发展外,注意对出现水泡的皮肤进行护理。Ⅲ期(浅度溃疡期):护理重点为清洁伤口,清除坏死组织,处理伤口渗出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并预防和控制感染。清洁伤口时

第9题:

简述压疮预防及护理重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遵循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安全的原则
(2)评估和确定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期翻身拍背、气垫减压等
(3)对出现压疮的患者,评估压疮的部位、面积、分期、有无感染等,分析导致压疮的危险因素并告知患者或家属,进行压疮治疗
(4)在护理过程中,如压疮出现红肿痛等感染征象时,及时与医师沟通进行处理
(5)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及压疮护理的健康指导

第10题:

压疮分几期?各期的临床表现及如何护理?


正确答案: 第一期瘀血红润期,局部皮肤受压或潮湿后,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短时间内不见消退。
护理:应加强护理措施,除去致病原因,增加翻身次数,避免摩擦、潮湿和排泄物的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营养的摄取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第二期炎性浸润期,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可出现水泡,此期极易破溃。破溃后,可显示潮湿红润的疮面。
护理:应保护皮肤,避免感染。除继续加强上述措施外,有水泡时,未破坏的小水泡要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使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可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不必剪区表皮,然后涂消毒液,用无菌敷料包扎。
第三期浅度溃疡期,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病人感觉疼痛加重。
护理:应尽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以鹅颈灯距疮面25cm照射疮面,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照射后以外科无菌换药法处理疮面。还可采用鸡蛋内膜、纤维蛋白膜、骨胶原膜等贴于疮面治疗。如内膜下有气泡,应以无菌棉球轻轻挤压使之排除,再以无菌敷料覆盖其上,1~2天更换一次,直到疮面愈合为止。
第四期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脓液较多,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严重者细菌入血易引起败血症,造成全身感染。
护理:应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保持引流通畅,促进愈合。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收敛的中草药治疗。如疮面有感染时,轻者可用无菌等渗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清洗疮面,再用无菌凡士林纱布及敷料包扎,1~2天更换敷料一次。还可用灭滴灵湿敷或用生理盐水清洗疮面后涂以磺胺嘧啶银、呋喃西林治疗。对于溃疡较深、引流不畅者,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以抑制厌氧菌。感染的疮面应定期采集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每周一次,按检查结果选用药物。对形成窦道给予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