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某乡政府为该乡农户向当地保险公司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双方在保险合同中约定:保险费为每户7.5元,保险金额

题目
问答题
2014年4月,某乡政府为该乡农户向当地保险公司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双方在保险合同中约定:保险费为每户7.5元,保险金额为每户2500元;保费分两次交付,11月份交清。保险公司便向乡政府签发了加盖有公章的保单。后来,保险公司多次催讨保险费,乡政府未加理会。当年7月,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冲垮了该乡的河流防洪大堤,洪水淹没了全乡的农田和房屋,农户损失惨重。灾情发生后,乡政府迅速向保险公司提出损害赔偿请求,而保险公司以该乡政府未交保费为由予以拒绝赔偿。在此情况下,乡政府将当地保险公司起诉到法院。问:(1)某乡政府与当地保险公司签订的家庭财产保险合同是否生效?为什么?(2)什么是保险期间?本案中的保险期间从何时开始计算?(3)什么是保险费?本案中的保险费纠纷如何解决?(4)什么是保险金额?保险公司是否应当支付保险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

投保人甲为自己价值为9万元的财产,向乙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金额为8万元的家庭财产保险,同时,又向丙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金额为7万元的同样的保险,并把上述保险的有关情况通知了乙和丙保险公司。根据乙和丙两个保险公司分别与投保人订立的保险合同约定:若发生保险事故,乙、丙各自承担50%的保险责任。在保险期间内甲的财产发生保险事故造成全损。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81.乙、丙保险公司的约定属于( )的约定。

A.有效 B.无效

C.可以变更或者撤销 D.不成立


正确答案:A

第2题:

杨某为全家人投保了人身保险同时也为全部家庭财产投保了财产险,在两份保险合同的存续期间,保险公司在下列哪项情况下不享有解除保险合同的权利?


A.杨某全家的人身保险合同中都是约定采用分期交纳保险费的方式,但是杨某在支付首期保险费后已超过合同约定的期限2年半未缴纳第2期的保险费的

B.杨某的房屋在保险合同成立后,由于周边环境的改变,出现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情形

C.财产保险中保险事故发生后杨某不积极进行施救的

D.人身保险中杨某为其母亲申报的年龄不真实,合同成立3个月后保险公司发现被保险人杨某的母亲的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

答案:C
解析:
《保险法》第 36?条规定,合同约定分期支付保险费,投保人支付首期保险费后,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投保人自保险人催告之日起超过 30?日未支付当期保险费,或者超过约定的期限 60 日未支付当期保险费的,合同效力中止,或者由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减少保险金额。 被保险人在前款规定期限内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 但可以扣减欠交的保险费。 《保险法》第 37 条第 1 款规定,合同效力依照本法第 36 条规定中止的,经保险人与投保人协商并达成协议,在投保人补交保险费后,合同效力恢复。但是,自合同效力中止之日起满 2 年双方未达成协议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显然在 A 选项中合同效力中止已满 2 年,在双方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故 A 项不当选。 《保险法》第 52 条第 1 款规定,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被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保险人解除合同的,应当将已收取的保险费,按照合同约定扣除自保险责任开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应收的部分后,退还投保人。因此,在选项 B 的情形下,保险公司也享有解除权,故 B 项不当选。 《保险法》第 57 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有责任尽力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损失。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为防止或者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由保险人承担;保险人所承担的数额在保险标的损失赔偿金额以外另行计算,最高不超过保险金额的数额。可见,法律虽然要求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尽力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损失,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并未给予保险人解除合同的权利,故C 项当选。 《保险法》第 32 条第 1 款规定,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保险人行使合同解除权,适用本法第 16 条第 3 款、第 6 款的规定。选项 D 中,保险公司发现杨某虚报其母亲真实年龄,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情形下,自其发现之日起 30 日内,保险公司都有解除合同的权利。

第3题:

李某系石化厂职工。1998年8月,石化厂为该厂每个职工向A保险公司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人保险金额为2万元。同年9月,李某向B保险公司投保家庭财产保险,保险金额10万元。两份保险合同的期限均为一年。1999年6月,李某的邻居发生火灾,殃及李某住宅,家庭财产受损8万元。另外,火灾中李某为逃难,慌不择路,右眼被利物所刺,造成完全失明。灾后李某分别向两家保险公司索赔。

问:(1)本案是否属于重复保险?为什么?

(2)A、B两家保险公司应否向李某赔偿?为什么?

(3)本案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1)不是,因为保险标的不同,一个是人身保险 ,另一个是财产保险.
(2)应赔,符合保险法的规定.
(3)A保险公司赔偿人身意外伤害所致损失, 以保险金额为2万元为限. B保险公司赔偿因火灾所致家庭实际财产损失8万元.

第4题:

邹某为自己珍藏的一件瓷器在保险公司投保了财产保险。双方在合同中约定,标的的保险价值为10万元,保险金额为10万元。半年后,该瓷器因意外被完全毁坏,损坏时市场价值为30万元。保险公司应赔付邹某()

  • A、10万元
  • B、30万元
  • C、20万元
  • D、40万元

正确答案:A

第5题:

投保人李某为自己价值为9万元的财产,向A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金额为8万元的家庭财产保险,同时,又向8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金额为7万元的同样的保险,并把上述保险的有关情况通知了A和B保险公司。根据A和B两个保险公司分别与投保人订立的保险合同约定:若发生保险事故,A、B各自承担50%的保险责任。在保险期间内李某的财产发生保险事故造成全损。

A、B保险公司的约定属于(  )的约定。
A.有效
B.无效
C.可以变更或者撤销
D.不成立

答案:A
解析:
虽然构成重复保险,但投保人李某将有关重复投保的情况通知了A和B保险公司,保险合同有效。

第6题:

王某向甲保险公司投保了室内财产保险金额为2万元的家庭财产保险。其爱人的单位为每一位职工向乙保险公司投保了室内财产保险金额为1万元的家庭财产保险。在保险期内,其家发生火灾,造成室内损失4万元。出险时其室内财产价值10万元。甲保险公司应该赔偿( )。

A、4万元

B、3万元

C、2万元

D、1万元


参考答案:B

第7题:

投保人李某为自己价值为9万元的财产,向A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金额为8万元的家庭财产保险,同时,又向8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金额为7万元的同样的保险,并把上述保险的有关情况通知了A和B保险公司。根据A和B两个保险公司分别与投保人订立的保险合同约定:若发生保险事故,

A、B各自承担50%的保险责任。在保险期间内李某的财产发生保险事故造成全损。
假定A和B保险公司没有特殊约定,则A和B保险公司应承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分别为(  )万元。
A.9和9
B.8和7
C.4.8和4.2
D.4.5和4.5

答案:C
解析:
A保险公司应承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9×[8÷(8+7)]=4.8(万元);
B保险公司应承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9×[7÷(8+7)]=4.2(万元)。

第8题:

卢某通过保险公司个人代理人为自己投保了一份两全保险,保险期限为10年,保险金额为30万元,一次性交纳保险费4000元。保险公司向个人代理人支付佣金600元,保险合同约定保险单工本费为10元。若卢某在犹豫期内提出解除保险合同,则保险公司应退还卢某( )元。

A.3410

B.3400

C.3390

D.3990


参考答案:D

第9题:

投保人甲为自己价值为9万元的财产,向乙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金额为8万元的家庭财产保险,同时,又向丙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金额为7万元的同样的保险,并把上述保险的有关情况通知了乙和丙保险公司。根据乙和丙两个保险公司分别与投保人订立的保险合同约定:若发生保险事故,乙、丙各自承担50%的保险责任。在保险期间内甲的财产发生保险事故造成全损。

乙、丙保险公司的约定属于( )的约定。
A.有效
B.无效
C.可以变更或者撤销
D.不成立

答案:A
解析:
合同生效要件与成立要件是不同的,具备了成立要件,合同将宣告成立。已经成立的合同必须符合一定的生效要件,才能产生法律约束力。本题根据有关规定,已构成有效的合同,因为合同生效的要件都已具备: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也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投保人甲把重复保险的有关情况通知了乙和丙保险公司,乙和丙两个保险公司分别与投保人达成赔偿协议,故合同有效。

第10题:

张某向甲保险公司购买了保险金额为5万元的家庭财产保险后,张某的妻子又向乙保险公司购买了保险金额为10万元的家庭财产保险。两份保险单的保险金额可以合并计算,但超过保险价值部分无效。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