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法律和道德区别与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有()。

题目
多选题
以下关于法律和道德区别与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有()。
A

道德是法律的基石,法律是道德的必要补充。

B

道德的作用力是软性约束;法律的作用力是硬性约束。

C

法律主要作用是确保人不为恶,使人不成为恶人;道德的主要作用是导人为善,使人成为好人。

D

道德是内在的“自律”,法律是外在的“他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伦理”与“道德”有何区别联系?


本题答案:(1)词源探义:伦理与道德在一定的词源含义上可以视为同义异词,指社会道德现象。西方溯源:Ethos亚里士多德:人的美德分为伦理美德和理智美德。中国溯源:儒家典籍《小戴礼乐记》“乐者,通论理者也”。
(2)两种理解:可以取代;二者之间是有差别的。
道德,是指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包含东方的情性,美德,属于伦理之内。而伦理,代表西方的理智和准则,一般有统类条理的意思,用在人际关系上,所以“伦理”比“道德”更进一步,它是道德现象的概括。

第2题: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答案:

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
观念层面,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基本是同一的。
从秩序层次来看,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是很难区分的。
从阶级本质看,阶级本质相同的法律与道德的功能是一致的。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
表现形式不同。
体系和结构不同。
作用范围不同。
作用机制不同。
保障实施力量和制裁方式不同。


第3题:

电信职业道德与电信法律()

A.没有区别

B.有联系又区别

C.没有联系

D.无联系有区别


正确答案:B

第4题:

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区别”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法律与道德起源和存在的时间不同

B.法律与道德的形成方式不同

C.法律与道德的适用范围完全不同

D.法律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


正确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是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法律与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一种,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不同部分,它们之间存在显著区别。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法律与道德的适用范围是一种交叉的关系,既有相同的领域,但又不完全相同。首先,法律一般只能约束人的外在行为,而道德既要约束人的行为,又要干预人的内心世界。其次,有些由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与道德无关,如程序性法律关系;有些道德问题又是法律不宜涉及的,如友谊问题。即使在两者共同调整的领域,二者的侧重点和调整方式也有所不同。法律通常只对其中严重的、需要运用国家强制力的行为作出反应,而道德的反应则不限于此。

第5题:

简述道德和法律的联系和区别。


参考答案:区别:1、存续时间不同。道德与人类社会共存亡。法律则是阶级社会的产物。2、法律是国家强制性的行为规范,道德则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起作用。3、作用范围不同。法律的作用要狭一点,道德的作用要宽一些。联系:1、道德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2、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是互相补充的。

第6题:

电信职业道德与电信法律()

A.没有区别 B.有联系有区别 C.没有联系 D.无联系有区别


正确答案:B

第7题:

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A.法律与道德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

B.道德是法律运作的社会基础

C.法律必须合乎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

D.法律是保障道德实施的有效手段


正确答案:BD

第8题:

艺术情感与道德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参考答案:二者常常被搅在一起。中国先秦两汉的思想家就经常将道德情感当作艺术情感来看。古希腊也有这种现象。其实二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道德情感是道德规范、道德观念的心理反应,它本质上是一种理性原则,只是由于这种理性原则长期深入人的心理,以至于人们以为这就是固有的自我,是良心。道德情感的产生乃是出于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因此也就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即使在今天它也是与艺术情感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情感。作家们常常依靠道德情感来增强艺术效果。但这两种情感毕竟有着本质的不同:艺术情感指向美,道德情感指向善;艺术情感的心理效应是美感,道德情感的心理效应是好恶;艺术情感能够消解人的心理紧张,使人各种心理机能和谐一致,引导人进人心灵自由的境界;道德情感则对人的心理具有强制性,它驱使意识去限制人的某部分心理机能,给人以压迫感、紧张感。

第9题: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问题是贯穿整个法理学、法哲学的问题,是法理学的核心问题。下列关于法律和道德的区别和联系正确的有哪些?( )

A.就上层建筑而言,法律和道德属于相同的范畴,法律是一种制度,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B.道德在原始社会作为独立的或者与宗教、习俗相混合的形态而存在,法律在原始社会中也与宗教、习俗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C.法律与道德存在交叉与渗透,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也有所重叠

D.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


正确答案:CD
法律和道德从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法律属于制度领域,而道德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因而A选项是错误的。法律和道德起源的时间不同,道德在原始社会中就存在,或者独立于宗教和习俗,或者与宗教、习俗相混合,但是法律是随着一定的条件的成就,如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等,才在一定的社会阶段出现的,由国家通过一定的程序才产生的,可见在原始社会中是没有法律的,AB选项是错误的。

第10题:

关于道德与法律的联系,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道德与法律都是行为规范
B.法律对道德传播具有促进作用
C.道德规范都可以转换为法律规范
D.道德在调整范上对法律具有补充作用

答案:C
解析: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1)目的一致。道德和法律都是行为规范,都是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二者都属于上层建筑范畴,都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因此,二者在根本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2)内容转化。道德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维护社会秩序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是“必须遵守”的道德;另一类是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增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较高要求的道德,是“应当遵守”的道德。前者通常上升为法律,也是法律所调整的内容,而对于后者法律一般不予调整。法律规范以道德评价为基础,法律规范将“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把一些积极的道德标准规定为法律应遵循的准则,同时也将一些消极的道德行为通过立法形式予以禁止。
(3)功能互补。道德在调整范围上对法律具有补充作用。有些行为不宜由法律调整或者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同时,法律在约束力上对道德具有补充作用。相比法律,道德的约束是“软”约束,因此,重要的道德转化为法律,就可以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4)相互促进。法律对传播道德具有促进作用。法律的实施,往往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观念的培养。因为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虽有不同,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或相近的,而且更为明确,所以法律的实施对道德观念的培养可以起到强化促进作用。同时,道德对法律的实施也具有促进作用。遵纪守法通常是道德最基本的要求,增强道德观念有助于人们自觉守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