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某和郑某(女)是夫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题目
单选题
傅某和郑某(女)是夫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傅某可以成为郑某家的成员,郑某也可以成为傅某家的成员

B

傅某和郑某在家庭中享有平等的地位

C

郑某有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自由,傅某不得干涉

D

郑某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傅某没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2年3月12日,郑某与卖淫女徐某在一宾馆发生性关系,郑某付给徐某200元钱,二人在宾馆门口正欲离开时被查获。2名民警经出示警察证,宣布对郑某和徐某口头传唤,郑某不接受传唤,民警用手铐将郑某铐起来带至县公安局,补办了传唤证。根据郑某和徐某的交代,县公安局分别对二人决定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2000元。综合案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能对郑某强制传唤

B.不需要补办传唤证,只需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C.仅凭口供定案,证据不足

D.对郑某和徐某分别罚款2000元,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参考答案:A

第2题:

某慈善基金会收到一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多方调查得知,是林川、吴飞、郑傅和郭博四人中的一人捐的。但问到他们时,林川说“我没捐”;郑傅说“是吴飞捐的”;吴飞说“是郭博捐的”;郭博说“不是我捐的”。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则下列哪项为真?

A.林川说真话,是吴飞捐的
B.林川说假话,是林川捐的
C.吴飞说真话,是郭博捐的
D.郑傅说假话,是郑傅捐的

答案:B
解析:
吴飞的话与郭博的话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真可知林川的话为假,则可推出是林川捐的。

第3题:

苏某(男)和秦某(女)夫妇为了避免日后发生纠纷,他们可以对夫妻双方的财产进行约定。一份有效的夫妻财产协议要包含很多有效要件,下列关于有效要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夫妻双方具有合法身份

B.约定可以采用口头方式

C.约定内容必须合法

D.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正确答案:B

第4题:

王某和郑某都是年满十周岁的小学生,两人在课间争吵扭打,老师未能及时制止,王某不慎击中郑某耳部,导致郑某失聪。在此事件中应当承担责任的是()。
A.郑某和其监护人 B.王某和学校
C.郑某和学校 D.王某和其监护人


答案:B
解析:
在此事件中应当承担责任的是王某和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十项规定: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5题:

郑某因家庭关系不和,离家出走到外省务工为生,一直未与家人联系。在外省务工期间,郑某与青 年王某同居,并在7年后生有一女,郑某家中妻子张某 在郑某离家出走后第4年向法院申请宣告死亡,但一 直未改嫁。郑某在家中除妻子外还有一子郑甲,其家 中财产,包括4间房屋。第8年郑某因彩票中奖500 万元,因高兴过度心脏病发作死亡。经查,郑某与王某 的财产实行分别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对于4间房屋,应由张某得两间,其子和其女 各得1间
B.对于4间房屋,应由张某得3间,其子得1间
C.对于500万元,应由张某、王某、其子、其女平分
D.对于500万元,应由其子和其女平分


答案:B,D
解析:
。本题涉及宣告死亡的效力问题。郑某被 宣告死亡后,其房屋4间应首先进行共有财产分割,2 间为张某的个人财产,2间为郑某的遗产,在宣告死亡 发生效力时,其妻张某、其子郑甲当然为继承人,其7 年后所生女儿在宣告死亡发生效力时并未出生,故对 该两间房屋不享有继承权,因为继承是以继承时确定 继承人的,故两间房屋的遗产应由张某和郑甲继承。 对于郑某因彩票中奖所得500万元,同居者王某因与 郑某实行分别财产制,故对该500万元不享有共有财 产的分割权,因其与郑某不具有婚姻关系,故不为郑某 该遗产的继承人;张某虽然一直未嫁,但自宣告死亡发 生效力时与郑某的婚姻关系消灭,郑某并未返回撤销 宣告死亡,其与郑某的婚姻关系也不存在恢复,故张某 对该500万元既不享有共有财产的分割权,也不享有 继承权;至于郑甲和郑某的女儿均为郑某的子女,其对 该500万元享有继承权,由于他们对郑某不存在尽赡 养义务的多少问题,同时郑甲和郑某女儿均为未成年 人,对该500万元应采平均分配方式。因此,本题正确 选项为BD。

第6题:

甲市吴某与妻子郑某都是残疾人。吴某为非农业户口,一直居住在市区。
郑某为农业户口,嫁给吴某后未办理户籍变动.
并以所在村村民身份每年享受村集体经济分红。
吴某和郑某因生活困难拟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
试行)》,下列关于吴某和郑某申请低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般按吴某户籍类别共同申请城市低保
B: 一般按郑某户籍类别共同申请农村低保
C: 郑某须办理户籍变动。吴某方可申请城市低保
D: 一般按吴某和郑某户籍类别分别申请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

答案:D
解析: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居民可以申请城市低保.持有农业户口的居民可以申请农村低保。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分别持有非农业户口和农业户口的.
一般按户籍类别分别申请城市低保或农村低保。

第7题:

汪某和郑某因承揽合同纠纷诉至法院,后法院追加林某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入。案件审理过程中,汪某和郑某达成调解协议,协议中确定了林某承担一定的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调解协议不需要征得林某的同意
B:该调解协议不能确定林某承担责任
C:调解书应当同时送达林某
D:林某反悔不影响调解书的生效

答案:C
解析:
【考点】调解中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责任。详解:《民诉法解释》第150条规定,人民法院调解民事案件,需由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责任的,应当经其同意。该第三人在调解书送达前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裁判。与判决不同,由于调解书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调解书需要确定第三人承担责任的,需要征得第三人的同意,A选项不需要征得林某同意是错误的,B选项不能确定林某承担责任是错误的,所以,A、B选项错误。调解书应当同时送达第三人,所以,C选项正确。应当承担责任的第三人反悔的,调解书不生效,法院应当及时判决,D选项错误。

第8题:

吴某是间歇性精神病患者,病情发作时,用棍棒殴打郑某。郑某被迫反击,将吴某打到在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吴某构成故意伤害罪

B.吴某不负刑事责任

C.郑某构成紧急避险

D.郑某构成正当防卫


参考答案:BD

第9题:

于某与郑某发生借款纠纷诉至法院,双方对借款数额发生争议,于某委托汪某为一般代理人,庭审过程中,债权人郑某主张借款数额为 10万元,而债务人于某主张借款数额为8万元,郑某主张于某出示的借条签名为伪造,汪某表示承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如果于某未作否认表示,可以视为于某对该事实的自认
B.经郑某同意,于某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回自认
C.对于汪某的承认,如果于某未作否认表示,则郑某对该事实免除举证责任
D.如果于某能够证明该自认是受郑某胁迫或在重大误解情况下做出且与事实不符,则郑某仍应对该借条为伪造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答案:A
解析:
【 解析】A。《证据规定》第8条规定:“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分关系的案件除外。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的,代理人的承认视为当事人的承认。但未经特别授权的代理人对事实的承认直接导致承认对方诉讼请求的除外;当事人在场但对其代理人的承认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当事人的承认。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回承认并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能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A选项于某未做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才可以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所以,A选项错误,应当选。B选项于某经郑某同意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回自认,B选项正确,不应当选。C选项对于汪某的承认,于某在场但未做否认表示的,视为于某自认,所以,C选项正确,不应当选。D选项能够证明自认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免除对方的举证责任。D选项正确,不应当选。

第10题:

派出所民警吴某在下班途中发现郑某(男,13周岁)正在出售淫秽光盘,就向郑某查问。郑某说自己是某中学学生,在学校旁边租住的房屋中利用自己购买的电脑上网下载淫秽图片和视频,然后刻录成光盘出售。吴某当即随郑某到其租住的房屋进行检查,发现了其用于刻录淫秽光盘的电脑和一些尚未出售的淫秽光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吴某对郑某的住所进行当场检查后应补办检查证,并且应有不少于2名民警进行
  • B、吴某对郑某的住所进行检查,可以不开具检查证
  • C、应当责令郑某的监护人对其严加管教
  • D、对涉案的电脑和淫秽光盘应予以追缴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