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应该不低于()

题目
单选题
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应该不低于()
A

30分钟

B

45分钟

C

1小时

D

1.5小时

E

2小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于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

B.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

C.保证中学生每天至少有l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D.保证小学生每天有半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E.饭前、饭后1小时内不宜组织剧烈运动


正确答案:D
此题暂无解析

第2题:

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应达到一小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3题:

学校应当安排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于一小时。()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由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发布实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同时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正确答案:1990年3月12日

第5题:

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应该不低于

A.45分钟
B.30分钟
C.1小时
D.2小时
E.1.5小时

答案:C
解析:

第6题:

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A.1

B.4

C.3

D.2


参考答案:C

第7题:

为了提高国内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有人建议增加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时,因为体育课课时越多,中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越长,他们的身体素质越好。
要使上述论证成立,必须补充的前提是:

A.中小学生会在体育课上进行体育锻炼
B.体育课课时越少,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也越短
C.体育课是中小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唯一途径
D.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提问方式中“必须补充的前提是?”,确定为前提假设类。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为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有人建议增加义务教育体育课课时。
论据:体育课课时越多,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越长。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肯定前提。如果中小学生体育课上不进行体育锻炼,那么增加课时也不能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A项为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可以作为前提。
B项:无关选项。课时少锻炼时间短,并没有提及课时多和锻炼时长之间的关系,不能作为前提,排除;
C项:否定代入验证。如果体验课不是唯一锻炼身体的途径,也并不影响体育课可以使青少年得到锻炼,论点还是可以成立。因此不能作为前提,排除;
D项:正向论据。对于论证有一定的加强作用,但不是论点成立的前提,排除;

第8题:

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寄宿制幼儿园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A.每天2小时

B.每天1小时

C.每天3小时

D.每天4小时


参考答案:C

第9题:

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的时间是(  )

A.30分钟
B.40分钟
C.60分钟
D.90分钟

答案:C
解析:
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的时间是60分钟。

第10题:

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应该不低于()

  • A、30分钟
  • B、45分钟
  • C、1小时
  • D、1.5小时
  • E、2小时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