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

题目
单选题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气温继续升高,2006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为10.0℃,比常年同期偏高1.0℃,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下列气体中,下列不是温室效应的相关气体的是()
A

CO2

B

CH4

C

N2O

D

CO

E

CFCs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气温继续升高,2006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为10.0℃,比常年同期偏高1.0℃,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

下列气体中,下列不是温室效应的相关气体的是
A.NO
B.CO
C.CO
D.CFC
E.CH

答案:C
解析:

第2题:

下列关于色彩温度感,即所谓“冷”、“暖”感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紫色比橙色暖
B.青色比黄色冷
C.红色比黄色暖
D.蓝色比绿色冷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资料集·1》,不同的色彩常易产生不同的温度感,故将红、橙、黄等有温暖感的色彩称为暖色系,青绿、青、青紫等有寒冷感的色彩成为冷色系。但色彩的冷暖有时是相对的,而不是孤立的。比如紫与橙并列时,紫就倾向于冷色;青与紫并列时紫又倾向于暖色;绿、紫在明度高时近于冷色,而黄绿、紫红在明度彩度高时近于暖色。

第3题:

简述讲解“近百多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图”(下图)的教学要点。


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气温曲线图的阅读,答题思路——归纳气温变化总趋势→数据说明变化趋势→分析变化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第4题:

暖平流有上升运动,冷平流有下沉运动。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据资料显示,在过去的150年时间里,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6℃。一些科学家认为,一旦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突破底线,即全球变暖(),地球生态将会出现灾难性的崩溃后果。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B

第6题:

彩色有温度感,俗称“冷”“暖”,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紫色比橙色暖
B.青色比黄色冷
C.红色比黄色暖
D.蓝色比绿色冷

答案:A
解析:
橙色属暖色系,紫色与橙色比较,则倾向于冷色系。

第7题: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如果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5~4℃,海平面上升( )cm,那么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河口和沿海低地可能会遭受淹没。

A.20~50
B.30~80
C.50~100
D.80~100

答案:C
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如果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5℃,海平面上升50~100cm,那么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河口和沿海低地可能会遭受淹没和海水入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港口受损等。

第8题: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气温继续升高,2006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为10.0℃,比常年同期偏高1.0℃,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

下列不是全球变暖产生的危害的是
A.促使海平面上升
B.暑热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C.易于引起生物媒介传染病流行
D.全球降水量发生变化
E.人群中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降低

答案:E
解析:

第9题:

IPCC预估:21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

  • A、1.0~5.0℃
  • B、1.4~5.8℃
  • C、1.6~3.8℃
  • D、1.6~5.0℃

正确答案:B

第10题:

色彩有温度感,俗称“冷”“暖”,下述()是错误的。

  • A、紫色比橙色暖
  • B、青色比黄色冷
  • C、红色比黄色暖
  • D、蓝色比绿色冷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