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右心室的结构。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右心室的结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处理方法?


答案:
解析:
治疗措施与左心室梗死略有不同。右心室心肌梗死引起右心衰竭伴低血压,而无左心衰竭的表现时,宜扩张血容量。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静脉滴注输液,直到低血压得到纠治或肺毛细血管压达15~18 mmHg 。如输液1~2L 低血压未能纠正可用正性肌力药以多巴酚丁胺为优。不宜用利尿药。伴有房室传导阻滞者可予以临时起搏。

第2题:

试述光镜下门管区的主要结构?试述肝小叶的结构?
为数个相邻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较多的区域,可见伴行的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
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呈多角棱柱体。肝小叶中央有一条沿其长轴走形的中央静脉,周围是大致呈放射状排列的肝索和肝血窦。

第3题:

试述细菌的基本结构及特殊结构。


本题答案:基本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和核质。特殊结构是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第4题:

试述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的形态结构。


正确答案:右心房可分为前方的固有心房和后方的腔静脉窦两部分。两部分以表面位于上、下腔静脉前缘间的浅沟即界沟为界,内部为相应的一条纵行肌嵴,称界嵴。右心房前部有许多大致平行的肌束,称梳状肌,它们起自界嵴,止于右房室口。右心房左前方的突出部分称右心耳,内面梳状肌发达。右心房的后部内壁光滑,上方有上腔静脉开口,下方有下腔静脉开口,后者开口的前缘有胚胎时残留的下腔静脉瓣,在胎儿时期引导来自胎盘富含氧的血液通过下腔静脉经房间隔上面的卵圆孔注入左心房。下腔静脉口和右房室口之间,有冠状窦口,窦口下部有半月形的冠状窦瓣。右心房的后内壁为房间隔,其下部有一卵圆形凹陷,称卵圆窝,为胎儿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房间隔缺损好发于此。在房间隔前上部的右心房内侧壁,有与左侧的主动脉窦相应的隆起部,称主动脉隆凸。此外,在右侧房间隔的基部,由冠状窦口的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的附着缘和Todaro腱围成的三角区,称考克(Koch)三角Todaro腱位于心内膜下,是由心的中心纤维体连到下腔静脉瓣前缘的腱性纤维束。此三角前部的心内膜深面为房室结所在。右心房的出口为右房室口,右心房的血液经此口流入右心室。
右心室腔略呈锥体形,室腔底有右房室口和肺动脉口,两口之间的室壁上有一较宽的弓形肌性隆起,称室上嵴,将室腔分为右心室流入道(窦部)和流出道(漏斗部)两部分。右心室流入道周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三尖瓣环围绕,该纤维环上附有三尖瓣,分别为前尖、后尖和隔侧尖。各个瓣膜的边缘与其心室面连有多条腱索,腱索向下连于室壁上的乳头肌。乳头肌基部附于心室壁,分为前乳头肌、后乳头肌和隔侧乳头肌(圆锥乳头肌)。心室的纤维环、瓣膜、腱索和乳头肌在功能上是一个整体,称三尖瓣复合体,它们共同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右心室流入道的室壁有许多交错排列的肌性隆起,称肉柱,在前乳头肌根部有一条肌束横过室腔到室间隔,称隔缘肉柱(节制索),内含心的传导纤维束,有防止心室过度扩张的功能。右心室流出道又称动脉圆锥或漏斗部,其上端借肺动脉口通肺动脉干。肺动脉口周缘有3个彼此相连的半月形纤维环,为肺动脉环,环上附有3个半月形的肺动脉瓣,瓣膜游离缘中点的增厚部分称为半月瓣小结。
左心室室腔近似圆锥形,以二尖瓣前尖为界可分为左心室流入道(窦部)和流出道(主动脉前庭)两部分。左心室流入道的入口是左房室口,口周围有纤维环,称二尖瓣环。环上有两片近似三角形的瓣膜,称二尖瓣。二尖瓣分成前尖和后尖两个瓣,各瓣都通过腱索连于前、后壁上的前、后乳头肌上。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功能上作为一个整体,称二尖瓣复合体。左心室流出道又称主动脉前庭,其出口是主动脉口,口周围有纤维性的主动脉瓣环,瓣环上也附有3个袋口向上的半月形瓣膜,称主动脉瓣,每瓣游离缘中央的半月瓣小结明显。每个瓣膜与主动脉壁之间形成袋状的间隙称主动脉窦或称Valsalva窦,分别为左、右、后3个窦。左、右窦内分别有左、右冠状动脉的开口。

第5题:

叙述右心房及右心室的结构。


正确答案: (1)右心房:
1.向前上部的突起部分称右心耳;
2.3个入口: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1个出口:右房室口。
3.后内侧壁主要由房间隔组成,其下部浅凹称卵圆窝。
(1)右心房:
1.1个入口:右房室口;1个出口:肺动脉口。
2.三尖瓣:口周缘有纤维环,其上附有3片呈三角形的瓣膜。
3.肺动脉瓣:肺动脉瓣环上附有的3片半月形瓣膜。

第6题:

试述左、右心室肥厚的心电图特征。


答案:
解析:
左室肥大:表现为QRS最大向量增加,QRS时限延长,并可因心肌供血不足而出现ST-T改变,其心电图特点为:
(1)左室面高电压:①RV>2.5mV,RVSV>4.0mV(男)或>3.5mV(女);②R>1.5mV,RaVL>1.2mV,RaVF>2.0mV或R+S[III.gif]>2.5mV。
(2)额面心电轴左偏,一般不超过-30°。
(3)QRS总时间>0.10秒(一般不超过0.11秒)。
(4)ST-T改变: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以S波为主的导联中则可见直立T波。
右室肥大:右室肥大达一定程度,特别是右室游离壁发生显著肥厚时,可出现右室肥大的表现。
(1)电压与波型改变:V导联R/S≥1,V的R/S<1,RV+SV>1.05mV,aVR导联R/S或R/Q≥1,RavR≥0.5mV。
(2)电轴右偏>90°(重者>110°)。
(3)少数病例可见V呈QS或qR型(除外心肌梗死)。
(4)ST-T改变:右胸前导联(V)T波双向、倒置,ST段压低。

第7题:

试述顺序结构、链接结构和索引结构各自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顺序结构的优点是:在连续存取文件时,速度较快。
其缺点是:
(1)只适合于顺序存取,而不适合随机存取。
(2)其文件长度一经固定便不易改变,故不利于文件的增生和扩充。
链接结构的优点是:
(1)文件的逻辑记录可存放在不连续的物理块中,能较好地利用外存空间。
(2)易于对文件作扩充,只要修改链接字就可将记录插入到文件中间或从文件中删除若干记录。
其缺点是:
(1)也只适合于顺序存取,不适合于随机存取。
(2)每个块中都要有指针(链接字),所以要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
索引结构的优点是:
(1)既支持顺序存取又支持随机存取,查找效率高。
(2)便于文件的扩充。其缺点是:当文件中的记录很多时,索引表就很庞大,会占用不少的存储空间。

第8题:

试述宪法典的形式结构和内容结构。


参考答案:

宪法典的结构可分为形式结构与内容结构。
(1)宪法典的形式结构是指构筑一国成文宪法典的各个要素的外部组合,具体包括宪法典的体例和宪法典的格式两个方面。宪法典的体例是指构筑宪法典的全部条文,划分为大小不同、层次各异的部分,分别由相应的文字符号排列而成的形式结构。这些文字符号有篇、章、节、条、款、项、目等等。宪法典的格式是指宪法典的整体布局。具体是指由名称、目录、序言、正文(总则、分则、附则)、附件以及制定机构、制定时间和公布令等等所组成的形式结构。
(2)宪法典的内容结构是指宪法典的整体内容,由于调整对象的性质和调整方式不同,因而划分为若干部分,并由此形成的有机组合和有序排列。宪法典的内容根据调整对象的性质不同,可划分为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权限和活动原则等等;按照对象的调整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目的性条款、纲领性条款、基本原则条款、规则模式条款、效力条款、修订条款和过渡性条款等等。


第9题:

左右心室内可见哪些结构?


正确答案:左心室内面可见左房室口,二尖瓣、腱索、乳头肌、主动脉前庭、主动脉口和主动脉瓣。右心室内面可见有房室口、三尖瓣、腱索。头肌、动脉圆锥、肺动脉口和肺动脉瓣。

第10题:

试述《国语》的结构


正确答案: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