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术

题目
问答题
骨髓穿刺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一)准备工作
1.用物准备治疗盘、骨髓穿刺包、手套、洁净玻片6~8张、推片1张,须做细菌培养者准备细菌培养瓶。
2.患者准备根据不同穿刺部位采取不同体位。
3.髂前上棘穿刺术患者取仰卧位。
4.髂后上棘穿刺术患者取侧卧位。
5.胸骨柄穿刺术患者取仰卧位,肩背部垫枕使得头尽量后仰,并转向左侧,充分暴露胸骨上切迹。
6.脊椎棘突穿刺术患者取侧卧或反向坐于椅上,将两臂放于椅背上,头枕于臂上。
7.医师准备熟记操作方法,戴好口罩及帽子。
(二)操作方法
1.穿刺部位
(1)髂前上棘穿刺点选在髂前上棘后1~2cm。
(2)髂后上棘穿刺点取骶椎的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3)胸骨柄穿刺点,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的位置,胸骨较薄,胸骨后为心房和大血管,严防穿通胸骨发生意外。
(4)脊椎棘突穿刺点,为腰椎棘突突出处。
2.消毒穿刺区皮肤。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铺无菌孔巾。
3.在穿刺点做皮肤、皮下、骨膜局部麻醉。
4.将骨髓穿刺针的固定器固定在离针尖适当长度处(髂骨穿刺约1.5cm,胸骨穿刺约1.0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将穿刺部位皮肤拉紧并固定;以右手持穿刺针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保持针体与骨面成30°~40°;当针头接触骨质后,将穿刺针左右转动,缓缓钻刺入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直立不倒时为止。
5.拔出穿刺针的针芯,接上无菌、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适当用力抽吸,即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吸取0.1~0.2ml骨髓液,做涂片用。如做细菌培养,则宜取1.5ml。
6.取得骨髓液后,将注射器及穿刺针迅速拔出,在穿刺位置盖以消毒纱布,按压1~2min胶布固定。速将取出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做涂片,若做细菌培养,则将骨髓液注入培养基中。
(三)注意事项
1.术前应做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等检查。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及方法,以取得配合。
2.穿刺时切忌用力过猛或针尖在骨面上滑动。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过深。以防穿透内侧骨板伤及心脏大血管。
3.抽取骨髓做涂片检查时,应缓慢增加负压,注射器内见血后即停止抽吸,以免发生骨髓稀释。同时须做涂片及培养者,先抽骨髓少许涂片,再抽骨髓培养,不能并做一次抽出。取下注射器时,迅速插回针芯,防止骨髓外溢。
4.骨髓液取出后,应立即做涂片,否则会发生凝固而导致涂片失败。
5.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四)质量要求
1.能指出4个穿刺部位。
2.患者体位正确(符合所选穿刺部位要求的体位)。
3.消毒、铺洞巾、局部麻醉、无菌操作正确、规范。
4.穿刺操作方法正确、规范。
5.熟悉注意事项。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性,56岁,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减少,需进行骨髓检查。请为患者行髂骨骨髓穿刺术并涂片。


参考答案:1.操作前准备(1)物品准备:骨穿刺包一个。(2)操作者自身准备:戴口罩、帽子(鼻孔、头发不外露),洗手。(3)患者准备: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2.操作步骤(1)选择正确的穿刺点及体位:常用的一个穿刺点(髂后上棘、髂前上棘穿刺点)。根据选择的穿刺点置患者于相应体位,并在体表标记穿刺点。(2)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皮肤2~3遍。(3)戴无菌手套,铺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骨膜行局部浸润麻醉。(4)穿刺①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度的长度(髂骨穿刺约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②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当针尖接触骨质时,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直至穿刺针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表明穿刺成功。③拔出针芯,放置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取0.1~0.2ml骨髓液。④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迅速做骨髓液推片2张(待骨髓穿刺操作结束后补做)。⑤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连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无菌纱布盖于皮肤针孔处,并按压穿刺点,用胶布固定。

第2题:

有关骨髓穿刺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为避免意外,穿刺胸骨深度应2ml/次

D、胸骨骨髓活检进针深度不超过2cm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参考答案:E

第3题:

应特别强调术中不能咳嗽的诊疗检查是

A.纤维胃镜检查术

B.胸腔穿刺术

C.腹腔穿刺术

D.骨髓穿刺术

E.腰椎穿刺术


正确答案:B

第4题:

骨髓穿刺术的适应证不包括()

  • A、多发性骨髓瘤
  • B、白血病
  • C、骨转移瘤
  • D、血友病
  • E、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正确答案:D

第5题:

骨髓穿刺术患者穿刺前后的护理措施,不恰当的是( )。

A.介绍穿刺术的过程
B.检查穿刺部位有无皮肤破损
C.预先进行普鲁卡因皮试
D.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
E.术后当天不能沐浴

答案:D
解析:
骨髓穿刺后,病人可以起来活动,区分腰椎穿刺。

第6题:

临床情景:患者,男性,38岁。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减少,需行骨髓检查。要求:请为患者行骨髓穿刺术并涂片。


参考答案:1.操作前准备。(1)戴帽子、口罩(头发、鼻孔不外露),洗手。(2)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3)选择常用的穿刺点之一,并在体表定位(任选1个):①髂后上棘穿刺点:患者侧卧位,取髂后上棘突出的部位。②髂前上棘穿刺点:患者仰卧位,髂前上棘,取骨面较宽、平处。③胸骨穿刺点:胸骨中线第2肋间水平。(4)常规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及外消毒2遍,范围正确。2.骨髓穿刺及涂片操作过程(1)戴无菌手套。(2)铺洞巾。(3)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骨膜作局部浸润麻醉。(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5)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当针尖接触骨质时,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慢钻刺骨质,直至穿刺针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提示穿刺成功。(6)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0.1~0.2ml骨髓液。(7)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速作骨髓液推片2张。(8)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连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无菌纱布盖于皮肤针孔处,并按压穿刺点,用胶布固定。3.提问骨髓穿刺检查前是否需要同时做一个外周血涂片检查,为什么?答:需要,目的是做对照检查。4.职业素质①操作前能以和蔼的态度告知患者骨髓穿刺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操作时注意无菌观念,动作轻柔规范,体现爱护患者的意识,操作结束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②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文明,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

第7题:

骨髓穿刺术的适应证不包括

A.血友病
B.白血病
C.骨转移瘤
D.多发性骨髓瘤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答案:A
解析:
骨髓穿刺术主要适用于不明原因的贫血、各种类型的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疟疾、黑热病等。血友病、晚期妊娠及局部皮肤感染者禁用。

第8题:

请演示骨髓穿刺术。


参考答案:1.患者体位 髂后上棘穿刺点:模拟人俯卧位,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髂前上棘穿刺点:模拟人仰卧位,髂前上棘后1~2cm,取骨面较平点。2.无菌操作,消毒、铺洞巾、局麻操作 常规皮肤消毒(直径约15cm),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2%利多卡因局麻至骨膜。3.穿刺操作①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当针尖接触骨质时,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若穿刺针未固定,则应再钻入少许达到能固定为止。②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骨髓腔内,抽吸时患者感到一种轻微酸痛),随即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0.1~0.2ml为宜。③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速做涂片数张备送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或皮下组织块阻塞或干抽,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带有血迹时,再行抽吸。④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局部消毒,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连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于皮肤针孔处,并按压1~2分钟,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

第9题:

骨髓穿刺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有哪些?


答案:
解析:
适应证:各种原因不明的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临床怀疑白血病或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出现原因不明需作骨髓检查或培养者:骨髓腔注射给药治疗白血病:骨髓干细胞培养或骨髓移植。
禁忌证:血友病者禁作骨髓穿刺。有出血倾向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

第10题:

简述骨髓穿刺术。


正确答案: (一)准备工作1.用物准备治疗盘、骨髓穿刺包、手套、洁净玻片6~8张、推片1张,须做细菌培养者准备细菌培养瓶。2.患者准备根据不同穿刺部位采取不同体位。3.髂前上棘穿刺术患者取仰卧位。4.髂后上棘穿刺术患者取侧卧位。5.胸骨柄穿刺术患者取仰卧位,肩背部垫枕使得头尽量后仰,并转向左侧,充分暴露胸骨上切迹。6.脊椎棘突穿刺术患者取侧卧或反向坐于椅上,将两臂放于椅背上,头枕于臂上。7.医师准备熟记操作方法,戴好口罩及帽子。
(二)操作方法1.穿刺部位(1)髂前上棘穿刺点选在髂前上棘后1~2cm。(2)髂后上棘穿刺点取骶椎的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3)胸骨柄穿刺点,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的位置,胸骨较薄,胸骨后为心房和大血管,严防穿通胸骨发生意外。(4)脊椎棘突穿刺点,为腰椎棘突突出处。2.消毒穿刺区皮肤。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铺无菌孔巾。3.在穿刺点做皮肤、皮下、骨膜局部麻醉。4.将骨髓穿刺针的固定器固定在离针尖适当长度处(髂骨穿刺约1.5cm,胸骨穿刺约1.0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将穿刺部位皮肤拉紧并固定;以右手持穿刺针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保持针体与骨面成30°~40°;当针头接触骨质后,将穿刺针左右转动,缓缓钻刺入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直立不倒时为止。5.拔出穿刺针的针芯,接上无菌、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适当用力抽吸,即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吸取0.1~0.2ml骨髓液,做涂片用。如做细菌培养,则宜取1.5ml。6.取得骨髓液后,将注射器及穿刺针迅速拔出,在穿刺位置盖以消毒纱布,按压1~2min胶布固定。速将取出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做涂片,若做细菌培养,则将骨髓液注入培养基中。
(三)注意事项1.术前应做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等检查。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及方法,以取得配合。2.穿刺时切忌用力过猛或针尖在骨面上滑动。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过深。以防穿透内侧骨板伤及心脏大血管。3.抽取骨髓做涂片检查时,应缓慢增加负压,注射器内见血后即停止抽吸,以免发生骨髓稀释。同时须做涂片及培养者,先抽骨髓少许涂片,再抽骨髓培养,不能并做一次抽出。取下注射器时,迅速插回针芯,防止骨髓外溢。4.骨髓液取出后,应立即做涂片,否则会发生凝固而导致涂片失败。5.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四)质量要求1.能指出4个穿刺部位。2.患者体位正确(符合所选穿刺部位要求的体位)。3.消毒、铺洞巾、局部麻醉、无菌操作正确、规范。4.穿刺操作方法正确、规范。5.熟悉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