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题目
多选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A

学会生存

B

培养完人

C

学会认知

D

学会做事

E

学会学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首次提出“发展适宜性教育”这一概念的组织是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B.美国幼儿教育协会

C.儿童权利基金会

D.世界学前教育年会


正确答案:B

第2题: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是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朗格朗正式提出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3题: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进一步明确提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

A、世界公民

B、全人

C、终身学习的人

D、地球村民


参考答案:A

第4题:

首次提出“发展适宜性教育”这一概念的组织是()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B美国幼儿教育协会

C儿童权利基金会

D世界学前教育年会


B

第5题:

195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办了《国际教育评论》。()


参考答案:正确

第6题: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7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学会求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委员会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请你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谈谈对上述“四个学会”的理解。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四个学会”可以这样理解:(1)“四个学会”这种经营理念是为适应21世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所提出的,它是学习社会的四大支柱,反应了素质教育的实质。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应当始终遵循这种理念,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成为21世纪学习社会的主人。(2)学会求知就是“学会学习”。教师应从知识传播者向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化。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本领。(3)学会做事就是“学会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教师应从教会某种职业的实际技能转向注重培养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4)学会共处就是要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学会共处的能力。(5)学会做人是建立在前三种学习基础上的一种基本过程,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和终身学习的最终目标。(6)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新时期教书育人工作始终应遵循的教育理念。

第8题:

请教教师资格考试: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国际21委员会”,提出“______、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是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 )

A.学会认知

B.学会认字

C.学会生存

D.学会生活

 


该报告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是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

选A

第9题: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 )、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是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国际21委员会”,提出“( )、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是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

A.学会求知

B.学会认字

C.学会生存

D.学会生活


正确答案:A
国际21委员会报告中所论述的优质教育四项原则——“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处”。

第10题:

1966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问题。

  • A、《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 B、《教育:财富蕴藏在其中》
  • C、《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 D、《学会生存》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