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基本性质是什么?采用“语文”作为课程名称的背景、时间和意义是什么?这项改革的主持人是谁?

题目
问答题
“语文”的基本性质是什么?采用“语文”作为课程名称的背景、时间和意义是什么?这项改革的主持人是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的背景、时间和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五四”运动后,在“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推动下,语文教学改革也开始朝着教学“国语”和“白话文”的方向发展。1920年开始在小学开设“国语”,主要教学口头语言和用口头语言写成的现代文。从此,口头语言和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合法地位,并逐步占据主要地位。这是克服传统语文教育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的根本措施,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萌芽

第2题:

语文教学设计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语文教学设计属于学科教学设计,它是从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出发,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按照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际,结合教师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对教学过程睥安排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所作出的一种策划。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辩证统一,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第3题:

语文知识教学的意义是什么?
(1)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母语,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而语文教学就是母语教学。
(2)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共识。
(3)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学习语文知识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感和民族自豪感。

第4题:

掌握语文教材中各类文章特点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掌握语文教材中各类文章特点的意义是:根据不同性质、不同语体、不同文体的文章的特点教学。

第5题:

语文单独设科的背景、时间和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教育思想的冲击下,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实施),实行教育改革。教育制度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废科举兴学堂,课程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分科教学,于是语文也就单独设科。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学科的起点。

第6题:

“国文”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国文”的基本性质是古文教学。区别于传统教育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的主要特点有:
(1)原来存在于传统教育中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都由其它学科承担了;
(2)原来存在于传统教育中的伦理教育,有专门负责思想品德教育的“修身”等课程承担;
(3)“文道统一”中“文”与“道”的关系有了变化,以“文”为主,“道”要结合学科特点进行。
所以,“国文”是语文单独设科后的第一个正式的名称,也是语文教育从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综合性社会中独立出来的标志。

第7题:

1959—1962年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大讨论的历史背景、中心内容和基本结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59—1962年全国规模的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大讨论的历史背景是,50年代初,有人把“红领巾”教学法发展到极端,把语文课上成文学分析课;1956年的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既有科学性系统性的一面,又有语言和文学相脱离、文学课厚古薄今的倾向;1958年“大跃进”中又产生了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的倾向。这就需要讨论语文课的根本性质。讨论的中心是“文”与“道”的关系,以及“文”到底是什么。基本结论是,语文是工具,语文课是工具课;语文这种工具不是纯物质的工具,是具有思想性的,语文教学要做到文道统一。

第8题:

1904年语文学科独立之时,语文课程名称为()和()。
中国文字;中国文学

第9题:

语文训练和思想道德统一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正确答案: 语文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统一的基本内涵: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10题:

研究我国语文教育传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溯其渊源,察其流向,寻找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