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精神压力的根源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学前儿童精神压力的根源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学前儿童的发育规律是什么?


参考答案:学前儿童体能的发展是促进其身体各系统正常发育的基础,其动作发育遵循一定规律: 1.由上至下或由头至尾; 2.由近到远; 3.由不协调到协调,由泛化到集中; 4.由粗动作到精细动作; 5.先会正向动作,后有反面动作:如先会抓东西,后才能放下东西;先会向前走,然后才会向后退等。 运动发育的进程分为大运动(包括平衡)和精细运动,大运动是指学前儿童的姿势或全身活动,例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与跳等。精细运动主要是手指精细运动的发育,例如新生儿的握持反射、如摆弄小物体和技巧等探索性动作。概括来说,学前儿童动作功能发展的顺序分为:姿势摆位(主要发展时期0~2岁),粗大动作(主要发展时期2~4岁),精细动作(主要发展时期4~8岁),技巧技能(主要发展时期5岁后)。

第2题:

学前儿童精神压力的根源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三大根源:与自我有关的内心冲突;来自家庭的压力;来自托幼机构的压力。艾力克森曾描述儿童面临与精神压力有关的4种类型的情况,
它们是:
(1)冲突;
(2)社会经济状况;
(3)教育机构状况;
(4)心理创伤。

第3题: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是什么?


参考答案: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1)生长发育的量变与质变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由不显露的细小量变到根本的、突然的质变的复杂过程。其间,包含着身体大小重量的增加、身体形态的改变和各组织器官机能的逐步完善等三方面变化有规律的相互交叉进行。
(2)生长发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年龄段按顺序衔接,前一年龄段的发育为后一年龄段的发育奠定必要的基础,前一阶段发展如果受到阻碍,势必影响后一阶段的发展,故生长发育同时也呈现出阶段性。
(3)生长发育的不均衡与协调统一
学前儿童身体的不同器官或系统呈现出不同的发育趋势。儿童身体各个系统发育虽不均衡,但机体是统一的整体,各系统生长发育并非孤立进行,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任何一种对机体作用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多个系统。如体育心肺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并有益于骨骼的生长。
(4)生长发育速度的波浪式变化
儿童大部分身体器官和系统的发育表现为快——慢——快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生长发育的速度不是随年龄呈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上升。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全身和大多数器官、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出生第一年生长发育速度最快,以后逐渐放缓,到青春期再次加快,至20余岁达成人水平,且女性比男性早两年出现。
(5)生长发育的程序性和个体差异性
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一般遵循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粗至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虽按一定程序有规律地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每位学前儿童在身体形态和机体功能方面都存在着广泛的个体差异,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轨迹、发育速度及最终达到的发育水平。

第4题:

学前儿童积木游戏指导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丰富和加深幼儿对建筑物的印象;让幼儿学会积木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积极开展游戏,加强游戏的教育作用。

第5题: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理念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1)早发现,早预防
(2)早发现,早干预
(3)早期干预的途径包括家庭干预、托幼机构干预,社区干预
(二)儿童都是平等的教育对象
(1)一体化教育
(2)全纳教育

第6题:

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语词的理解。
(3)从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
(4)从情绪性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第7题:

学前儿童的音量趣味给学前音乐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我们有责任让幼儿听到最好的音响效果。
(2)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教师尽量少用嗓音。
(3)在歌唱学习中,教师发出悦耳的声音很重要。

第8题: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1)分类、排序与对应分类是指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物体进行分组。排序是根据物体的差异按一定的次序或规则进行排列。对应是指在两个集合中,一个集合的任何一个元素按照确定的对应关系在另一个集合里都有一个或几个元素和它相对。(2)数、计数与数的运算数的运算,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理解加减的意义,学习10以内口头加减运算,能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几何图形能够正确辨认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等)和立体图形(如球体、圆柱体等);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能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4)量与计量幼儿能区别和说出物体量的差异,如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宽窄、厚薄、轻重等;在比较物体量的差异时,能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学习量的守恒,学习自然测量。(5)空间和时间幼儿能区分和说出上下、前后、左右空间方位;能按指定方向进行运动。能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知道一星期七天的名称及其顺序;认识时钟,知道其用途,会看整点与半点。

第9题:

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数学教学活动一般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
(2)数学教学活动的方式是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导幼儿操作。
(3)数学教学活动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幼儿游戏的过程。

第10题:

学前儿童精神压力的根源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动机冲突
2、社会经济状况
3、教育机构状况
4、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