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连云港文化的特征。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连云港文化的特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连云港文化的古代远源为东夷文化,并深受北方齐鲁文化、西方楚汉文化、南方吴越文化的影响。
(2)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丰厚。连云港有被誉为“东方天书”的将军崖岩画及藤花落遗址等闻名的国家级重点文物,因《西游记》、《镜花缘》等享有文学名著故乡的盛名,以及较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城市建设提供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
(3)新兴海港城市的地域文化个性突出。连云港有“港城”之称,为适应国际性滨海城市发展需求,在传承本土文化精髓、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凸显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开放、多元、包容、创新的海洋文化特质。
(4)山海文化特色鲜明。连云港作为全省唯一、全国少有的山海相拥的滨海城市,魅力独特的山海兼备的自然风景,具有神、奇、古、幽的鲜明文化内涵。连云港市在山海文化特色打造上,一方面依托古云台山“海中仙山”的神奇背景,依托《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名著背景,做好“仙山”文章,扬名山之灵气,展名山之文气;另一方面,传承连云港作为海港城市的文化特征,着力发掘“海洋文化”潜力和构建“海洋文化”形态,展示滨海城市文化的特质和形象。
(5)区域经济文化兼容包举。随着长三角滨海城市经济带、陆桥经济带及淮海经济圈的建设发展,连云港市的经济文化、城市文化集历史文化、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于一体,陆桥文化、滨海文化与淮海文化特色鲜明。
(6)连云港语言构成丰富,有江淮官话江淮方言海泗片(市区及灌云、灌南、东海局部)、中原官话徐州片(东海县大部)、胶辽官话青州片(赣榆县)等。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江苏经济文化的特征。


参考答案:一是均衡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江苏在农业、工业和商业这三大经济领域中都处于领先的地位。二是充满活力:历史上,江苏经济始终处于超越自我、敢为天下先的发展形态中,即使是在遭受战乱、自然灾害的打击后,也可以最迅速地恢复、发展起来。三是文化含量高:儒工商同道,科技发展提供着重要支撑,江苏商人亦儒亦商,重利也重义。

第2题:

简述文化的特征 。


正确答案: 文化的主要特征:它是人类创造的和后天习得的,是群体共享的和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
(1)人创造出来的和习得的。文化不是纯粹自然的东西,也不是人们先天就有的,而人类活动的产物。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意识地影响外界环境,这种过程、工具和结果都反映了人类的能力和价值,这就是文化。文化也是后天习得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生来就有经验,他要学习以前世代积累起来的经验、促进会和规范,这些就是文化。
(2)文化是群体共享的。文化带有群体性,即当某种行为方式和价值被群体接受、共享时,它们才成为文化并保存和留传下来。文化是一种群体现象。
(3)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符号包括人类的语文、表情、姿势,以及标志等任何有意义地表达某种事物的东西。这些符号是人类在共同的活动中,为了交流与合作的目的而形成的。当这种符号所承载的意义被普遍认可后,符号也就有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它也就成为某种意义的象征。而各种符号的相互结合就会表现复杂的社会意义。文化是由包括器物在内的各种符号承载和表现的。

第3题:

简述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①过渡性;
②非正式性;
③多样性;
④互补性。

第4题:

简述日本的文化的特征?


正确答案: (1)现代文化和日本传统文化交融。
(2)企业的家族化。
(3)重视培养职工对企业的忠诚感。
(4)加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5)充分发挥群体优势,提倡企业内部的竞争是一种为企业出力的竞争,鼓励职工在企业中提出包括技术革新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提倡一致对外。

第5题:

简述连云港岛屿的“海蚀奇观”。


正确答案: 连云港市苏马湾海滨有许多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的礁石,这种现象在地质学上称为“海蚀地貌”。
苏马湾海滨的“海蚀奇观”充分证明了千万年前云台山山脉还在海平面下,以后慢慢抬升起,那些千姿百态的礁石就是沧海桑田的见证。
苏马湾海滨的“海蚀奇观”曾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关注,被誉为“研究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天然课堂和试验场”。

第6题:

简述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1)崇尚自然的生态特征
(2)开放进取的文化特征
(3)发展传承的继承性文化特征
(4)建构形态的复合性。

第7题:

简述连云港市渔民关于潮水涨落的谚语。


正确答案: 实际上,大海就是渔民心里的一个时钟,太阳和月亮就是那钟面上的指针。连云港市渔民谚语说:“初一、十五潮,天亮泊遥遥”一就是说农历初一、十五这两天,天刚亮潮水就涨满了。
“二十二三,天亮海底干。”一就是说阴历二十二、二十三两天,天亮的时候,潮水要退到最低位。

第8题:

简述学生文化的特征。


正确答案:
学生文化的特征是:(1)过渡性;(2)非正式性;(3)多样性;(4)互补性。

第9题:

简述殷墟文化文化特征


正确答案: 1、高级别墓葬脱离族墓地,其他墓葬皆以族墓地形式存在。出现带墓道的墓葬。墓葬特征沿袭二里岗文化。随葬品以青铜礼器和陶器为主。青铜礼器以爵、觚最常见,陶器以觚、爵、豆、鬲为主。
2、青铜铸造技术达到高峰,容器厚重端庄,种类繁多,纹饰精美;
3、祭祀遗存数量更多,规模庞大,祭祀活动频繁。
4、出现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共有单字5000多个,公认释出的字有1000多个。能完整记录语言,字形、造字原理、句子结构与汉字一脉相承。
5、用牛肩胛骨和龟甲占卜,钻凿兼施,有些刻有文字。绝大多数为王室占卜的卜辞,也有非王卜辞,时代从武丁至帝辛。占卜内容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疾病、生育。
6、车子轨距2.2-2.4米,发现60余座车子实物遗迹。发现车马坑,马车的用途分为战车和乘车两类。

第10题:

简述地缘特征与文化命运。


正确答案:(1)自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就一直存在着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2)这些北方的少数民族从文献记载看,最早的人群是猃狁,之后是北狄、匈奴、鲜卑、蒙古、满族等。这些民族除满族外,基本上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高原主人的。
(3)在中原政治兴旺时,它们逡巡于它的周围,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王朝政治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入主中原,造成中原固有居民的向南迁移,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
(4)在短暂的停滞后,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虽然这样的反复,已经有许多次,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这就是中原文化在一直带动着各地域文化的同步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