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时空的特征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心理时空的特征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你认为教师角色的主要心理特征有哪些?


(1)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2)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3)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4)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5)观察锐敏,善于了解学生。

第2题:

个性心理有哪些结构特征?


参考答案:

1、认知结构特征:
(1)极端的自我中心倾向;
(2)知识水平低下,愚昧无知;
(3)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低下。
2、情感结构特征:
(1)情感的低级性;
(2)情感的非社会性;
(3)情感的变易性和偏执性。
3、意识结构特征:
(1)意志薄弱,理智成为情感的俘虏;
(2)意志坚强反向性;
(3)冒险侥幸心理。
4、需要结构特征:
(1)需要结构扭曲、畸形;
(2)需要强度恶性膨胀。


第3题:

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第一,不适度的自尊心。第二,学习动机不强。第三,意志力薄弱。

第4题:

语感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语感不是普遍适用的,能感觉一种语言(本族语),并不就能感觉得到另一种语言(外语)
(2)语感和所有一般的心理现象一样,不能遗传,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获得的,是培养起来的,是在人的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
(3)语感的结构非常复杂,人的语感的形成永远不可能是立即的,整个的,各个方面的,而是逐渐形成的。

第5题:

什么是心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到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方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第6题: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第7题:

什么是心理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巾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心理的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第8题: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少年期:11、12岁到14、15岁,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少年的抽象逻辑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思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少年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他们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烈,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可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但因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
(2)青年初期:14、15岁到17、l8岁,相当于高中阶段。这一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方面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深刻的发展,他们不仅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然而,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他们对未来充满理想,敢说敢干,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同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第9题:

消费期望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表现一定的期望概率。
(2)表现个人的气质和性格。
(3)表现一定的行为动力。
(4)伴随着客观环境及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5)消费期望具有一定的可诱导性。

第10题:

什么是“心理异常”?“心理异常”有哪些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心理异常:个体在某个时段或长期没有能力按社会认可的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心理状态。其中,“没有能力”是指因脑损害等器质性缺陷或缺乏动机、能力等机能缺陷原因造成的无法按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别人难以理解或接受。而“不适应”则是指心理状态、行为表现偏离社会常模,即违反了社会习俗、社会准则。
基本特征:
(1)心理反应失去了合理性,即心理活动或行为表现与现实环境失去同一性和合理性。
(2)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性,即心理过程及其相互之间或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之间失去协调一致性。
(3)个性特征失去了稳定性,即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构成的独特的个性特征失去相对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