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和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的定义不包括下面哪一个层面()。

题目
单选题
泰勒和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的定义不包括下面哪一个层面()。
A

物质

B

社会

C

行为

D

心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谁认为凡有文化必有宗教?()

  • A、奥斯汀
  • B、舒茨
  • C、毕妮亚
  • D、马林诺夫斯基

正确答案:D

第2题:

简述马林诺夫斯基的学术成就。


正确答案: A.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并后来成为著名的人类学家,如埃文思普里查德,利奇,费孝通等。
B.从不同的角度解释文化的功能理论;认为文化是由于需要而产生的理论;先开始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经济生活制度方面的内容。
C.开创了“参与观察”式的田野调查工作,并在方法论上做出科学的规则(学习当地语言,生活一年或一个季节性周期以上)。
D.通过学科训练树立科学的态度;开创学习并使用土著语言进行参与观察和记录等。

第3题:

用功能主义的方法来研究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本尼迪克特

B.库利

C.泰勒

D.马林诺夫斯基


答案:D

第4题:

比较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观点的异同?


正确答案: 相同处:
1、都反对进化论观点,但布氏不绝对排斥;
2、都反历史主义,但布氏主张适当地使用历史文献资料;
3、都有重视习俗制度和行为的功能和意义的研究,而不研究它们的起源和发展;
4、都强调文化或社会的整体概念,各种制度是它的组成部分,功能是指一个系统的整体之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考察各种制度要把它们置于整体之中,了解它们对于维护整体的存在有什么作用;
5、在方法上都重视实地调查,推崇比较法。
相异之处:研究的侧重点、角度不同,理论解释的深度不同。
1、马林诺夫斯基讲功能强调文化的生物基础,个人的基本需要即生存、传种,以及为满足基本需要而引起的各种制度的需要和精神需要;拉德克利夫一布朗把社会而不是个人当作起点,强调研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人组成的群体之间的关系,把功能主义的性质讲得更清楚。
2、马林诺夫斯基以文化为中心,侧重对文化的功能分析;拉德克利夫一布朗以社会为中心,除功能分析外还主张对社会进行结构分析,强调社会功能与社会结构相关联,社会结构研究是科学的最基础部分。
3、拉德克利夫一布朗在比较广泛的实地调查基础上提出功能方法,包括实地试验的比较法,也就是一种间接的实验法,主张尽量精密地考察和比较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和文化;而马林诺夫斯基的经验和材料几乎局限在大洋洲特罗布里恩岛这一小区范围,据此所建立的理论就缺乏普遍性。
4、马林诺夫斯基仅注意共时研究,忽视历时研究;拉德克利夫一布朗则要求兼顾二者,认为后者是前者的补充,这是比较全面的分析方法。

第5题:

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理论?


正确答案: ①主张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化。文化是一个整体,任何文化现象都应该置于文化整体中去考察。
②认为一切事情都是互相关联、具有动态的、功能的。

第6题:

凡有文化必有宗教是()的观点。

  • A、舒茨
  • B、奥斯汀
  • C、马林诺夫斯基
  • D、毕妮亚

正确答案:C

第7题:

马林诺夫斯基对田野工作方面的贡献?


正确答案: 林诺夫斯基在《科学的文化理论》中指出:在研究方法上,马林诺夫斯基主张全面地、科学地考察文化,反对进化论者和传播者的那种历史观,反对为构造历史而忘却历史。他提出了一套与他以前的人类学者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整体性的田野工作法。他主张,人类学不应是老式的博物志和民俗学,而应当是深入、具体考察文化制度现实功能的一门学问。
具体来说,他的田野调查法贡献在于:
(1)通过长时间的工作,尽可能参与他们的活动,遵从他们的习惯,学会他们的语言,钻入他们的心中,形成了真正的参与式观察的经验;
(2)对田野工作的理论提出三个原则,一是部落的组织和部落的文化结构,必须用明确、清楚的提纲形式记录;二是要细微细认真地观察、收集生活细节和行为的材料,用日记形式记载下来;三是要把描述土著人精神生活的文献内容记载下来。

第8题:

用功能主义的方法来研究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v

A.本尼迪克特

B.库利

C.泰勒

D.马林诺夫斯基


参考答案:D

第9题:

对马林诺夫斯基评价?


正确答案: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里夫倡导的功能主义,使人类学焕然一新,但因为其为帝国主义殖民者服务,受到很多批评。其优点是在方法论上提出了民族志的田野工作方法;缺点是忽视历史的方法,缺少发展的视角,不能解释文化的变迁。

第10题:

“人类学应该成为整个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这句话是谁说的()

  • A、弗雷泽
  • B、马林诺夫斯基
  • C、华勒斯坦
  • D、爱德华•泰勒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