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是怎样形成的?什么叫妊娠黄体?黄体的功能有哪些?黄体是如何退化的?

题目
问答题
黄体是怎样形成的?什么叫妊娠黄体?黄体的功能有哪些?黄体是如何退化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有关黄体的形成和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颗粒层细胞形成颗粒黄体细胞

B、卵泡膜细胞形成膜黄体细胞

C、黄体的发育或退化取决于是否受精

D、月经黄体随卵泡的发育可维持约1个月

E、黄体退化后被结缔组织取代为白体


参考答案:D

第2题:

关于黄体,错误的是

A、排卵后黄体分泌雌、孕激素

B、排卵后9~10日黄体开始萎缩

C、妊娠黄体在妊娠18周开始萎缩

D、如卵子未受精,黄体退化为白体

E、如无妊娠,黄体功能一般限于14日


参考答案:C

第3题:

关于卵巢黄体形成与退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排卵后7~8日黄体功能达高峰

B、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

C、成熟黄体直径一般为1~2cm

D、若卵子受精,妊娠6周黄体退化

E、黄体衰退后雌、孕激素水平降至最低,月经来潮


参考答案:D

第4题:

关于卵巢黄体形成与退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卵子受精,妊娠6周黄体退化
B.排卵后7~8日黄体功能达高峰
C.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
D.黄体衰退后雌、孕激素水平降至最低,月经来潮
E.成熟黄体直径一般为1~2cm

答案:A
解析:

第5题:

对于卵巢黄体形成与退化,哪项叙述不恰当

A.如未受精,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退化
B.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
C.黄体的寿命平均14天
D.黄体衰退后雌激素、孕激素水平降至最低,月经来潮
E.排卵后14~16天,黄体完成其退化全过程,形成白体

答案:E
解析:
黄体从形成到退化,期间维持功能的时间通常仅有14天

第6题:

对于卵巢黄体形成与退化,哪项叙述不恰当

A、如未受精,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退化

B、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

C、黄体的寿命平均14天

D、黄体衰退后雌激素、孕激素水平降至最低,月经来潮

E、排卵后14~16天,黄体完成其退化全过程,形成白体


参考答案:E

第7题:

关于卵巢黄体形成及退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未受精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

B、黄体的平均寿命为14天

C、正常排卵周期黄体寿命为12~14天

D、排卵后14~16天,黄体退化形成白体

E、排卵后7~8天黄体开始发育


参考答案:E

第8题:

卵巢的白体是

A、月经黄体和妊娠黄体退化形成

B、卵巢排卵后组织修复形成

C、卵泡闭锁形成

D、卵泡排出后结缔组织填充

E、间质腺退化形成


参考答案:A

第9题:

关于卵巢黄体形成及退化,下列哪项错误

A.黄体衰退后孕激素水平下降,月经来潮
B.黄体功能限于14天
C.排卵后7~8天黄体功能达最高峰
D.如未受精,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退化
E.黄体退化与其分泌的雌激素溶黄体作用有关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黄体的形成和退化。


正确答案: 形成:排卵后初期,由于卵泡液排空,导致卵泡腔内产生负压,从而血管破裂,在卵泡腔内形成凝块,排卵口也呈红色,此时卵泡残余组织称为红体。此后残留的颗粒层细胞增生变大,长满整个卵泡腔,并且吸取脂质而呈黄色,称为大黄体细胞。同时,卵泡内膜生出血管,布满于大黄体细胞之间为其提供营养,并且卵泡内膜也迁移至大黄体细胞之间,参与黄体的形成,由于其含类脂质,因此叫小黄体细胞。
退化:发情周期中,家畜在发情后第7天,黄体内的血管生长及黄体细胞分化完成,第8~9天达到最大体积。母畜如未配种或配种后未孕,黄体将逐渐退化,这种黄体称为周期性黄体或假黄体。如果配种并妊娠,则黄体一直维持到母畜临近分娩,并持续分泌孕酮,维持妊娠,这种黄体称为妊娠黄体或真黄体。黄体退化时,大黄体细胞空泡化,血管退化,黄体体积变小,最后整个黄体被结缔组织代替,形成瘢痂,称为白体。大多数白体持续到下个发情周期的黄体期,与新生黄体共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