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毛虫病常用的诊断方法是什么?并简述具体操作方法?

题目
问答题
旋转毛虫病常用的诊断方法是什么?并简述具体操作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旋毛虫病的诊断多在动物死后采取压片地发现幼虫进行诊断。
方法是将旋毛虫寄生最多的膈肌角剪下麦粒大的小块24块,压片,低倍镜检[(20—50)X],以发现包囊或尚未形成包囊的幼虫。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用风表测风的具体操作方法。


正确答案:先将指针回零,使风表迎向风流,并与风流方向垂直,待翼轮转到正常后,同时打开计数器和秒表,在1分钟时间内走完全部路程或测完全部方格,同时关闭风表和秒表,读指针读数,计算风速。

第2题:

对劳务报酬的节税的主要思路是降低收入金额以及充分利用免征额,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劳务报酬所得筹划方法的一般思路就是,通过增加费用开支尽量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或者通过延迟收入、平分收入等方法,将每一次的劳务报酬所得安排在较低税率的范围内。具体的操作方法有:
(1)分项计算筹划法。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额减除一定的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5年修订)中列举了劳务报酬所得的各种形式,对于这些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这里的同一项目是指劳务报酬所得列举具体劳务项目中的某一单项。个人兼有不同的劳务报酬所得,应当分别减除费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支付次数筹划法。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每一月的收入为一次。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某些行业收入的获得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即在某个时期收入可能较多,而在另一些时期收入可能会很少甚至没有收入。这样就有可能在收入较多时适用较高的税率,而在收入较少时适用较低税率,甚至可能低于免征额,造成总体税收较高。
纳税人可以与劳务报酬的支付人商议,使劳务报酬的支付每月比较平均,从而使得该项所得适用较低的税率。同时,这种支付方式也使得支付人不必一次性支付较高费用,减轻了其经济负担,支付人也会比较乐意去做。
(3)费用转移筹划法。为他人提供劳务以取得报酬的个人,可以考虑由对方提供一定的福利,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费用改由对方提供,以达到规避个人所得税的目的。下列方式可以考虑,即由对方提供餐饮服务,报销交通开销,提供住宿,提供办公用具,安排实验设备等。这样就等于扩大了费用开支,相应地降低了自己的劳务报酬总额,从而使得该项劳务报酬所得适用较低的税率,或扣除超过20%的费用(一次劳务报酬高于4000元时)。这些日常开支是不可避免的,如果由个人负担就不能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而由对方提供则能够扣除,虽减少了名义报酬额,但实际收益却有所增加。

第3题:

实验室诊断疥疮的常用操作方法是


正确答案:A
疥螨在人体真皮与表皮之间,用消毒针头挑破局部炎症皮肤,可以检查到虫体。

第4题:

简述六鞭毛虫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生石灰清塘,杀灭胞囊。

第5题:

简述旋毛虫病的实验室诊断。


正确答案: (1)病原学诊断采活组织压片镜检法。
(2)免疫学试验环蚴沉淀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

第6题:

训练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
完整训练法、分解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

第7题:

染色试验(dyetest)常用于下列何种疾病的免疫诊断()

  • A、肝吸虫病
  • B、血吸虫病
  • C、猪囊尾蚴病
  • D、旋毛虫病
  • E、弓形虫病

正确答案:E

第8题:

简述旋毛虫病的诊断方法。


参考答案:(1)生前诊断猪、犬等动物生前诊断旋毛虫病比较困难,由于虫体产生的幼虫绝大部分不随粪便排出,所以实验室不能用粪便检查诊断本病。可用活体组织(剪一块舌肌)作压片检查,国外有用ELISA和IFAT等诊断旋毛虫病,阳性符合率均在90%以上。
(2)死后剖检肌肉压片法和消化法。将动物的膈脚肌肉割取一小块作肉样,撕去肌膜和脂肪,用弯剪刀剪取24个小肉粒(像豆粒大小),用旋毛虫检查玻板作压片镜检或放在旋毛虫投影仪下检查。如果发现有旋毛虫包囊及虫体,即诊断为阳性。

第9题:

简述纤毛虫病。


正确答案: 在原生动物中,作为一个单细胞的结构,以纤毛虫最为复杂特征:
1)身体有许多纤毛作为游动的胞器
2)有大核,小核两种,有比较明显的胞口,还有口围,胞咽等细胞器
3)繁殖:有性生殖通常成为接合生殖;无性生殖纵分裂其余都是横分裂
传播方式:生活史有营养器和胞囊期,但是只有需要一个寄主,靠胞囊或者直接接触传播

第10题:

简述甲状腺抑制试验的具体操作方法?


正确答案:1.先做甲状腺吸131I率测定,称第一次测定。
2.然后开始口服干燥甲状腺素片,每日180mg,连服二周,或口服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每日75微克(或80微克)连服一周。
3.服药二周后(甲状腺素片)或1周(T3片)重复甲状腺吸131I测定;服示踪剂前先测颈部残留放射性(颈本底),以减去上次放射的影响。如颈部本底过高,可加大示踪剂量(一倍)。
4.纪录并计算剂量结果,结合临床分析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