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尿液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题目
问答题
请简述尿液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简述常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常规护理措施一般是针对各系统疾病的措施。
1.环境。
环境要保持安静整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流通。一般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温度保持在18~22℃之间。老年患者、新生儿等温度要保持在22~24℃之间。
2.休息与活动。
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病情严重的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随着病情的逐渐缓解适当活动,一般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同时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3.饮食护理。
饮食方面一般给予患者进食高热量、营养丰富的、易消化的饮食,并嘱咐患者避免进食
生、冷、硬、油炸等刺激性食物,禁烟禁酒,避免暴饮暴食等。
4.药物护理。
在用药方面一定要遵医嘱给药,嘱咐患者不要自行减量或加量。并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5.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是所有疾病护理措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点,所以答题时要注意点到。一般是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等情况,如有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6.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所有疾病护理措施中非常重要的一点,答题的时候必须要有的。一般是要耐
心听取患者的自身感受,消除其紧张恐惧等情绪。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协助患者取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稳定患者的情绪。
7.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的对象不仅是患者,也包括患者家属。
(1)疾病知识指导: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指导病人避免诱因。嘱病人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2)饮食指导:指导病人饮食卫生和饮食营养。进食应定时、有规律;戒除烟酒,不可暴饮暴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3)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遵医嘱合理服止痛药,学会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定期复诊。

第2题:

简述尿液的保存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保存:1)冷藏:最好放入4℃:冰箱保存。2)加入防腐剂:甲醛、甲苯、麝香、草酚浓盐酸。
注意事项:1)收集容器要清洁、干燥,写清姓名、编号、日期等。2)收集的量、时间要准确。3)需要做培养的要用无菌容器。4)及时送检避免被污染、不新鲜、自身变性。

第3题:

请简述PSA切至单系列运行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①吸附塔要在压力较低的步序切出;②每切出一个吸附塔,须等待一个运行周期以上才能切出下一个吸附塔;③每切出一个吸附塔后,及时设置相适应的吸附时间④PSA由双系列切至单系列运行时,系统波动较大,要及时控稳各参数。

第4题:

简述脑电图检查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分析脑电图应注意受检者年龄、意识状况及睡眠状况,并注意识别伪差。儿童、昏迷、睡眠时常见慢波,老人慢波亦较多,不弄清以上情况可造成判断错误。
2.EEG结果应结合临床分析,因少数正常人可有异常EEG,而病人在某一阶段或描记的短时间内或只进行了常规检查,可呈现正常脑电图。
3.EEG帮助定位较好,但确定病因困难,故一般不能根据EEG做出病因诊断,病因诊断由临床医师全面分析后结论。

第5题:

请简述脑脊液常规检查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正常成人脑脊液量为90~150ml。
1.一般性状检查
(1)颜色: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①红色:常因出血引起,主要见于穿刺损伤、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②黄色:常因脑脊液中含有变性血红蛋白、胆红素或蛋白量异常增高引起,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椎管阻塞(如髓外肿瘤)、多神经炎和脑膜炎等;③乳白色:多因白细胞增多所致,见于各种化脓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④微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等;⑤褐色或黑色:见于脑膜黑色素瘤等。
(2)透明度: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梅毒等由于脑脊液中细胞数仅轻度增加,脑脊液仍清晰透明或微浊;结核性脑膜炎时细胞数中度增加,呈毛玻璃样混浊;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细胞数极度增加,呈乳白色混浊。
(3)凝固物:正常脑脊液不含有纤维蛋白原,放置24小时后不会形成薄膜及凝块。当有炎症渗出时,因纤维蛋白原及细胞数增加,可使脑脊液形成薄膜及凝块。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静置1~2小时即可出现凝块或沉淀物;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静置12~24小时后,可见液面有纤细的薄膜形成;蛛网膜下腔阻塞时,由于阻塞远端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常高达15g/L,使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
(4)压力:正常成人卧位时脑脊液压力为0.78~1.76kPa(80~180mmH2O)或40~50滴/分。脑脊液压力增高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颅内各种炎症性病变;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等颅内非炎症性病变;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颅外因素;还有其他如咳嗽、哭泣、低渗溶液的静脉注射等。脑脊液压力减低主要见于脑脊液循环受阻;脑脊液流失过多;脑脊液分泌减少等因素。
2.化学检查
(1)蛋白定量及定性试验
1)参考值:蛋白定性试验为阴性或弱阳性。蛋白定量(腰穿)儿童为0.20~0.40g/L;成人为0.15~0.45g/L。
2)临床意义:脑脊液中蛋白质增高主要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如化脓性脑脊髓膜炎为显著增加,结核性脑膜炎为中度增加,脊髓灰质炎和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呈轻度增加;其他如脑肿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梗阻、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梅毒等均可致蛋白质含量增高。
(2)葡萄糖定量试验
1)参考值:2.5~4.5mmol/L。
2)临床意义: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见于:①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糖含量可显著减少或缺如;②结核性脑膜炎;③累及脑膜的肿瘤(如脑膜白血病)、结节病、梅毒性脑膜炎、风湿性脑膜炎、症状性低血糖等都可有不同程度的糖减少。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增高主要见于病毒性神经系统感染、脑出血、下丘脑损害、糖尿病等。
(3)氯化物定量检查
1)参考值:120~130mmol/L。
2)临床意义:结核性脑膜炎时,氯化物的含量明显减低,可降至102mmol/L以下;化脓性脑膜炎时氯化物减少不如结核性脑膜炎明显,多为102~116mmol/L;此外,如大量呕吐、腹泻、水肿等情况使血中氯化物减低,则脑脊液中氯化物亦随之减少。其他中枢系统疾患(如病毒性脑炎、脑脓肿等)则多属正常。
3.显微镜检查
(1)参考值:细胞计数成人为(0~8)×106/L,儿童为(0~10)×106/L。
(2)临床意义
1)脑脊液中细胞增多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指标。①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的细胞数显著增加,达数千×106/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②结核性脑膜炎时,细胞数增加,但多不超过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淋巴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同时存在是本病的特征。③真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细胞总数轻度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
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急性脑膜白血病细胞数正常或稍高,以淋巴细胞为主,同时在脑脊液中可找到肿瘤细胞。
3)脑寄生虫病:脑脊液中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可发现血吸虫、阿米巴原虫、弓形虫、旋毛虫幼虫等。
4)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红细胞明显增多,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4.细菌学检查一般采用直接涂片法,也可用培养或动物接种法。在病理情况下如细菌性脑膜炎,可发现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等。

第6题:

请简述结账服务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熟悉每种结账方式的程序和要点;
(2)服务员应在客人结账前预先准备好账单,检查账单确保准确,放在干净、完好的账单夹里;
(3)在客人提出结账后3分钟内在客人右边呈上账单;
(4)注意中西方结账习惯的细节差异,如西方客人不习惯唱收唱付,有时会分开付账等。若分开付账,则应按女士优先的原则准确为每位客人结账;
(5)按不同的结账方式为客人结账;
(6)客人结账时提出要发票的,结账时一并为客人提供发票。

第7题:

请简述粪便常规检查的方法


正确答案: (一)一般性状检查
1.量健康成人大多每日排便1次,其量约为100~300g。
2.颜色及性状正常成人的粪便为黄褐色圆柱状软便,婴儿粪便呈金黄色。
病理情况可见:
①水样或粥样稀便: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
②米泔样便:见于霍乱患者;
③黏液脓样或黏液脓血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等,阿米巴痢疾时,呈暗红色果酱样;
④胨状便:见于肠易激综合征;
⑤鲜血便:多见于肠道下段出血;
⑥柏油样便: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⑦灰白色便:见于阻塞性黄疸;
⑧细条状便:多见于直肠癌;
⑨绿色粪便:提示消化不良。
3.气味慢性肠炎、胰腺疾病,尤以直肠癌溃烂继发感染时有恶臭,阿米巴痢疾时有特殊的腥臭。
4.寄生虫体蛔虫、蛲虫、绦虫节片等较大虫体肉眼即可分辨,钩虫体则须将粪便冲洗过滤后方易找到。
(二)化学检查
1.隐血试验正常人粪便隐血试验为阴性。
其阳性见于:
①消化性溃疡的活动期、胃癌、钩虫病以及消化道炎症、出血性疾病等;消化性溃疡呈间断阳性,消化道癌症呈持续性阳性;
②服用铁剂、食用动物血或肝类、瘦肉以及大量绿叶蔬菜时,可出现假阳性。
2.胆色素试验正常人粪便中无胆色素而有粪(尿)胆原及粪(尿)胆素。
①大量服用抗生素后,胆红素未能或未被肠道细菌还原成粪(尿)胆原,粪便呈金黄色或深黄色,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
②阻塞性黄疸患者,排向肠道的胆汁减少,故粪便呈淡黄色乃至灰白色;
③溶血性疾病患者的粪便因粪胆原、粪胆素含量增多,多呈深黄色。
(三)显微镜检查
1.细胞常见细胞有:
①白细胞:大量白细胞出现,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道寄生虫时,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②红细胞: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痔疮出血、直肠息肉等;
③巨核细胞(大吞噬细胞):见于细菌性痢疾和直肠炎症;
④黏膜上皮细胞:结肠炎时增多,假膜性肠炎的黏膜小块、粘胨状分泌物中可见较多的上皮细胞;
⑤肿瘤细胞: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患者的血性粪便涂片可找到成堆的癌细胞。
2.食物残渣正常粪便中的食物残渣是已充分消化后的无定形小颗粒,仅偶见淀粉颗粒和脂肪小滴等。
①淀粉颗粒:腹泻者易见到,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时增多;
②脂肪小滴:肠蠕动亢进、腹泻及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时可见增多,尤其是慢性胰腺炎、胰头癌时。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时,脂肪小滴的量更多,且可见较多的脂肪酸结晶;
③肌肉纤维:提示蛋白质消化不良,见于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
④植物细胞及植物纤维:肠蠕动亢进、腹泻时增多,严重者肉眼观察即可见到若干植物纤维成分。
3.寄生虫肠道寄生虫的诊断主要靠镜检查找虫卵、原虫滋养体及其包囊。
(四)细菌学检查肠道致病菌的检查主要靠培养分离与鉴定,但有时也作直接涂片检查。

第8题:

请简述半再生重整铂-铼硫化剂操作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在硫化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是:1)各反应器注硫量应认真计算,并用适当方法装入硫化罐中,并认真做好记录。2)认真做好各反应器开始注硫时间,并做好穿透时间的记录(H2S检测管测试穿透)。3)认真调整注硫速度,应掌握在1-2小时均匀注完,严格按硫化条件要求指标进行操作。

第9题:

请简述一下粪常规


正确答案: (1)颜色黄褐色成型便。
(2)镜检
①白细胞:正常粪便不见或偶见;
②红细胞:正常粪便无红细胞;
③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和肠球菌;
④虫卵。

第10题:

请简述电工刀使用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刀口应朝外进行操作,使用完毕应随即把刀身折入刀柄
(2)电工刀的刀柄不绝缘,不能在带电体上进行操作,以免触电
(3)在剖削绝缘芯线的绝缘层时,电工刀的刀面与导线应成45度角倾斜切入,以免损伤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