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回火脆性,分哪几类,如何防止或消除?

题目
问答题
何谓回火脆性,分哪几类,如何防止或消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是防止或减少高温回火脆性的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 A、回火后油冷或水冷
  • B、回火后空冷
  • C、回火后缓冷
  • D、回火后时效

正确答案:A

第2题:

()是防止或减少高温回火脆性的较好的方法

  • A、回火后空冷
  • B、回火后缓冷
  • C、回火后水冷或油冷

正确答案:C

第3题:

何谓坏疽?分哪几类?其特点各如何?


正确答案:坏疽是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感染,可分为三种类型: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干性坏疽大多见于四肢末端,坏死组织水分少,病变部位干涸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组织有分界线,腐败菌感染较轻。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子宫、肠、肺等),也可见于四肢,坏死组织水分多,腐败菌感染严重,局部肿胀,呈深蓝、暗绿或污黑色,有恶臭,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可以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气性坏疽为湿性坏疽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见于严重的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厌氧菌感染时,细菌分解坏死组织时产生大量气体,使坏死组织内含气泡呈蜂窝状,按之有捻发音。

第4题:

第一类回火脆性是可逆回火脆性,即已经消除了这类回火脆性的钢,再在此温区回火并慢冷,其脆性又会重复出现。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解释碳钢回火脆性的定义、原因及消除或改善方法。


正确答案: 在250-400℃和450-650℃区域存在着冲击韧显著下降的现象,这种脆化现象称为回火脆性。
⑴其中在250-400℃范围内回火时出现的脆性称为第一类回火脆性,存在于一切钢种之中。此后若重新加热至第一类回火脆化温区,也不再出现脆性。故又称不可逆回火脆性。因其出现与低温回火温度范围,故又称低温回火脆性。发生第一类回火脆性的钢件,断口呈晶间断裂;无第一次回火脆性的钢件,呈穿晶断裂。
消除或改善的方法:
①以极快的速度加热和冷却以及高温形变热处理。
②以非碳化合物形成元素(Si)来合金化,一起有效地推迟马氏体脱溶的作用,使低温回火脆性温度区上移,从而使钢获得高强韧性。
导致第一类回火脆性的原因是ε相转变θ相或χ相,沿板条马氏体的条间、束界或片状马氏的孪晶带和晶界上析出,引起钢的韧性明显降低。
⑵淬火的合金钢在450-650℃范围内回火后,进行慢冷所出现的脆性,称为高温回火脆性。已产生脆性的工件,重新加热到600℃以上保温,然后快冷,则可消除此类脆性。如在600℃以上再次加热慢冷,脆性又将出现,故也称为可逆回火脆性。
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的原因是:锑、锡、砷、磷等杂质元素在原奥氏体晶界上偏聚或以化合物方式析出,是导致第二类回火脆性的主要原因。
为了防止高温回火脆性,可在钢中加入0.5%钼或1%钨,抑制杂质元素向晶界偏聚,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工件。对于中小工件,可采用高温回火后快冷,抑制杂质元素偏聚。

第6题:

第二类回火脆性可以通过高于脆化温度再次回火后快冷来消除,以后再次在此温度去件回火,将不再出现脆性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回火脆性分两种:在()℃回火产生的第一类回火脆性;在()℃回火产生的第二类回火脆性。


正确答案:250-350;450-650

第8题:

高温回火脆性可以通过再次回火快冷后消除。


正确答案:错误

第9题:

淬火钢回火脆性的特点是()

  • A、第一类回火脆性有可逆性
  • B、第二类回火脆性无可逆性
  • C、第二类回火脆性可通过重新加热到原来回火温度保温后快冷来消除
  • D、第二类回火脆性可通过重新加热到原来回火温度保温后慢冷来消除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何谓回火脆性,分哪几类,如何防止或消除?


正确答案:回火脆性,随回火温度提高韧性下降的现象;
低温回火脆性,不在250-350度的范围内回火;
高温回火脆性,500-600度范围内回火后快速冷却可抑制高温回火脆性,加入少量Mo,W等合金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