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肉种鸡产蛋期的限制饲养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肉种鸡产蛋期的限制饲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肉种鸡两高一低饲养方式?


参考答案:在产蛋期间,肉鸡舍靠墙两侧各1/3的地面设置高60cm的漏缝板条床面,其余1/3地面铺垫料。肉鸡日常的栖息、采食、饮水在板条床上。肉鸡配种在有垫料的地面,有助于保证较高的受精率。

第2题:

三段式饲养蛋鸡包括()。

  • A、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
  • B、产蛋前期、产蛋中期、产蛋后期
  • C、高峰前期、高峰期、淘汰阶段
  • D、育雏期、育成前期、育成后期

正确答案:A

第3题:

三段式饲养蛋鸡包括()。

A.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

B.产蛋前期、产蛋中期、产蛋后期

C.高峰前期、高峰期、淘汰阶段

D.育雏期、育成前期、育成后期


正确答案:A

第4题:

蛋鸡在整个生长期内()时期进行限制饲养。

  • A、育雏后期;
  • B、育成期;
  • C、产蛋初期.

正确答案:B

第5题:

肉种鸡对光照的敏感程度不及蛋种鸡。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试述种鹅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参考答案:
(1)适时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后备鹅群开产前一个月左右应将日粮的粗蛋白质含量调整到15%~16%,待日产蛋率到30%~40%左右时,将粗蛋白质含量提高到17%~18%左右。
(2)种鹅的光照制度。采用13~14h,每平方米25Lx光强度对产蛋期的种鹅是适宜的。通常母鹅是在秋末冬初开产,日照时间短。因此,在开产前就应注意早晚逐渐补充人工光照。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母鹅一年只有一个产蛋周期。为了提高母鹅的产蛋量,采用控制光照的办法,可使母鹅一个产蛋年有两个产蛋周期。对后备鹅采用可调节的光照制度也能增加产蛋量。后备母鹅从10~27周龄采用6~8h的短光照。28周龄起将光照逐渐增加到14~15h,结果春夏期间产蛋量增加10~15个。
(3)适当的公母配比。群鹅的公母配种比例以1:4~6为合适。一般重型品种配比应低些,小型鹅种可高些;冬季的配比应低些,春季可高些。选留阴茎发育良好,精液品质优良的公鹅配种,性比可提高到1:8~10。放牧鹅群每天早晨出栏后应让其在清洁水域中浮游、嬉水、交配,然后再放牧采食。在放牧地选择近水处,放牧2~3h后应赶于水边让其下水自由交配。舍饲种鹅舍应在临水域的一侧设置水上运动场,供种鹅洗浴和交配之用。
(4)产蛋鹅的管理。母鹅的产蛋时间多在凌晨至上午9时以前。因此,种鹅应在上午产蛋基本结束时才开始出牧。对在窝内待产的母鹅不要强行驱赶出圈放牧,对出牧半途折返的母鹅则任其自便返回圈内产蛋。大群放牧饲养的种鹅群,为防止母鹅随处产蛋,最好在鹅棚附近搭些产蛋棚。一般长3m、宽lm、高1.2m的产蛋棚,每千只种鹅需搭2~3个。棚内可用软草等垫料铺设产蛋窝。这样,可诱使母鹅集中产蛋,并减少破损。舍饲鹅群在圈内靠墙处应设有足够的产蛋箱,按每4~5只母鹅共用一个产蛋箱计算。在每天产蛋时间内应特别注意保持环境的安静,饲养人员不要频繁进出圈舍,视鹅群大小每天集中捡蛋2~3次即可。
产蛋期中的母鹅,腹部饱满下沉,行动迟缓,不要随意驱赶鹅群,放牧人员应随鹅群的前进速度控制放牧,遇有高低不平的道路或陡坡河岸下水处,应减慢速度,以免母鹅受伤。

第7题:

肉种鸡限制饲养意义。


正确答案: 肉种鸡具有吃得快,吃得多,消化快吸收好,增重快等特点,假如在育成期对鸡群不采取限制饲喂,种鸡就会超重过肥,种鸡产蛋性能就无法发挥。限饲还可使性成熟适时化,同期化。减少产蛋初期产小蛋和后期的大蛋数量,提高种蛋合格率,减少产蛋期的死亡率和淘汰率,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品质,节省饲料消耗,从而全面提高鸡饲养的经济效益。

第8题:

简述肉种鸡育成阶段限制饲养的重要性及限饲的基本方法。


本题答案:重要性:肉鸡,尤其是肉种鸡,由于对其生长速度的高强度选择,其具有吃得快、吃得多、消化快、吸收好、增重快等特点。如果不对其进行限制饲养(尤其在育成期),则种鸡就会超肥过重,种鸡产蛋性能就无法发挥。
限饲还可以使性成熟适时化、同期化;减少产蛋初期产小蛋和后期的大蛋数量,提高种蛋合格率;减少产蛋期的死亡率和淘汰率;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品质;节省饲料消耗,从而全面提高种鸡饲养的经济效益。
限饲的方法有:限质法和限量法等。一般通过限制饲料的供给量来控制鸡的体重。

第9题:

种鸡产蛋期采用产蛋箱的目的是降低破蛋率、脏蛋率,产蛋箱内的垫料应保持清洁。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在产蛋阶段,肉种鸡的光照强度应高于蛋鸡的光照强度。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