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观察力发展有何特点?

题目
问答题
幼儿观察力发展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观察的目的性,从无意向有意发展;观察的持续性,持续时间从短向长发展;观察的细致性,从笼统模糊的知觉向比较准确的知觉发展;观察的概括性,从知觉事物的表面特征向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幼儿惧怕的发展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1)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正在发展(2)形象记忆为主,词语逻辑记忆正在发展(3)意义记忆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第2题:

什么叫观察力?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有这些特点:(1)目的更明确。(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

第3题:

什么叫观察力,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答: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1分)中学生观察力又有新的特点:
(1)目的更明确。(1分)
(2)持久性明显发展。(1分)
(3)精确性提高。(1分)
(4)概括性更强。(1分)

第4题:

简述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观察的目的性。幼儿早期,幼儿常常不能进行自觉的、有意识的观察。他们的观察或事先无目的,或易在观察中忘记了目的,很容易受外界刺激和个人情绪、兴趣的影响。
(2)观察的细致性。幼儿的观察一般是笼统的,看得不细致是幼儿观察的特点和突出问题。幼儿观察时,只看事物的表面和明显较大的部分,而不去看事物较隐蔽的、细致的特征;只看事物的轮廓,不看其中的关系。如6岁左右的孩子往往在认识n和m、工和土、日和月等形近字母和汉字时出现混淆。
(3)观察的持续性。学前儿童,特别是小班幼儿的观察常常不能持久,很容易转移注意的方向和对象,到中班,特别是大班,幼儿的观察时间才能逐渐增加。
(4)观察的概括性。观察的概括性是指能够观察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学前初期幼儿观察时,常常不能把事物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考察,因而也不能发现各事物或事物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5)观察方法逐渐形成。幼儿在观察中,常常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等),有组织、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幼儿的观察是从跳跃式、无序的,逐渐向顺序性的观察发展。中、大班的幼儿较小班幼儿有较大的进步,但即使是到了大班,多数的孩子仍然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观察事物。

第5题:

幼儿的思维方式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幼儿的思维是以一种直观的形式进行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自我中心,如三山实验;
2)非守恒性,如数字守恒;
3)不可逆性,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推理。

第6题:

幼儿无意想象发展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主题不稳定;(3)想象内容零散、无系统;‘(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第7题:

简述大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一般知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
(2)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3)观察具有敏感性和系统性;
(4)观察具有相对的深刻性和稳定性。

第8题:

婴幼儿观察力的发展趋势为( )。


正确答案: 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从冲动性方向向思考性方向发展,从笼统的、未分化的方向向精细的方向发展,整体与部分从分离到统一

第9题:

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
(2)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3)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4)语言在提高观察力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第10题:

幼儿智育的核心是发展幼儿的()。

  • A、观察力
  • B、操作能力
  • C、智力
  • D、想象力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