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对虾和中华绒螯蟹的幼体发育特点;试比较它们间的差异。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中国对虾和中华绒螯蟹的幼体发育特点;试比较它们间的差异。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中国对虾的卵自母体排出后的一昼夜即可孵出无节幼体,此幼体共经6次蜕皮,分6个无节幼体期,再次蜕皮,体形改变,有似于水蚤状,称溞状幼体期。
溞状幼体已具有明显的头胸甲,腹部也已分化,溞状幼体分3期,经最后一次蜕皮后进入糠虾幼体,糠虾幼体经蜕皮,前3对步足呈螯状,腹肢延长,但仍为单肢型,共经3次蜕皮后进入仔虾期。结束变态,此时的体形构造已基本上与母体相似。中华绒螯蟹的卵产出后即粘附于腹肢的刚毛上直至孵化,幼体孵出后,即离开母体行浮游生活。由于刚孵出时的幼体体形与水蚤相似,故称溞状幼体,蟹类的溞状幼体有2~5期不等,以5期最为常见,最后一期溞状幼体蜕皮之后,即变成大眼幼体,大眼幼体通常为一期,经蜕皮后变为第一期幼蟹。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华绒鳌蟹的初孵幼体为蚤状幼体。()


本题答案:对

第2题:

中华绒螯蟹又名(),中秋节前后为盛产期。

  • A、青蟹
  • B、大花蟹
  • C、大闸蟹
  • D、梭子蟹

正确答案:C

第3题:

我国沿海有5000多种棘皮动物,代表的品种有海星、海参和()等。

A、象拔蚌

B、中华绒螯蟹

C、沙蚕

D、海胆


本题答案:D

第4题:

中华绒螯蟹蚤状幼体一般经()次蜕皮发育成大眼幼体。

  • A、3
  • B、4
  • C、5
  • D、6

正确答案:C

第5题:

绒螯蟹属有4个种,即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狭额绒螯蟹。


正确答案:直额绒螯蟹

第6题:

中华绒螯蟹又名(),是蟹中上品。

  • A、青蟹
  • B、大花蟹
  • C、大闸蟹
  • D、梭子蟹

正确答案:C

第7题:

中华绒螯蟹的排泄器官是()

  • A、触角腺
  • B、膀胱
  • C、肾脏
  • D、鳃

正确答案:A

第8题:

下列属于雌雄同体的动物是()

A、中华绒螯蟹

B、日本沼虾

C、藤壶

D、龙虾


参考答案:C

第9题:

简述对虾的幼体发育分期及各期特征。


正确答案: 对虾幼体的发育通常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期。
(1)无节幼体
无节幼体分为6期,从无节幼体N1发育到溞状幼体Z1,要经过6次蜕皮的变态发育,28~30℃水温,约需40~48小时。(主要决定于水温),属于内源性营养阶段(根据尾棘的数量来区别)。
(2)溞状幼体
溞状幼体分为3期,正常情况下,从Z1发育到糠虾幼体M1通常要3-4天,特征是眼柄、额角和尾扇的出现和拖粪现象。
溞状1期幼体不具额角,复眼不具眼柄;
溞状2期幼体具额角,复眼具眼柄,但尾节不具尾扇;
溞状2期幼体具额角,复眼具眼柄,尾节长出尾扇。
(3)糠虾幼体
糠虾幼体最大特征为身体呈倒挂现象,呈弓弹运动。糠虾幼体亦分为三期,从Z1发育到仔虾P1期通常要3-4天,每期特征:
M1游泳足:每个腹节的游泳足呈突状物
M2游泳足为二节
M3游泳足为三节
(4)仔虾期
特征:呈水平游泳,形态与成虾相象。P5以后,出现附壁、附底的现象。

第10题:

中华绒螯蟹在()盛产。

  • A、渤海
  • B、黄海
  • C、长江流域
  • D、东海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