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普通平板玻璃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普通平板玻璃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碱液化学除油是碱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正确答案: 化学除油碱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1)氢氧化钠:强碱,具有很强的皂化能力,使油脂皂化而除去;同时具有一定的乳化能力。
(2)碳酸钠:有一定碱性。对pH值有一定缓冲作用,有利于维持溶液的碱性。
(3)磷酸钠:具有类似碳酸钠维持碱性的作用。此外,磷酸根还具有一定的乳化能力和良好的润湿性。(4)乳化剂(OP乳化剂):较强的乳化作用。

第2题:

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


正确答案: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
根据功能分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哺乳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有骨髓和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主要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第3题:

简述集中供油系统主要组成及其作用。


正确答案: ①油剂泵:将油桶内油剂抽到低位槽;
②低位槽:储存油剂并供应高位槽;
③离心输送泵:将低位槽油剂输送到高位槽;
④高位槽:储存油剂并通过与机台高度差实现集中供油;
⑤其他组成:控制系统主要控制油位,滤网用来过滤管道杂质,加热搅拌用来冬季加热搅拌。

第4题:

简述面神经的组成(或核团)、主要作用(及其分支与分布)


正确答案:面神经为混合性神经,主要含有3种纤维成分。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的面神经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的上泌涎核,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即味觉纤维,其胞体位于面神经管近侧弯曲部中的膝神经节,周围突分布于舌前2/3味蕾,中枢突止于脑干内的孤束核上部。
(1)在面神经管内的分支
1.鼓索
2.岩大神经
3.镫骨肌神经
(2)在颅外的分支
1.颞支常为3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等。
2.颧支3~4支,至眼轮匝肌及颧肌。
3.颊支3~4支,至颊肌、口轮匝肌及其他口周围肌。
4.下颌缘支沿下颌下缘向前,至下唇诸肌。
5.颈支在颈阔肌深面向前下,支配该肌。
翼腭神经节:为副交感神经节,位于翼腭窝内,上颌神经下方,有副交感纤维、交感纤维、感觉纤维进入此节。
下颌下神经节:为副交感神经节,位于下颌下腺和舌神经之间,有副交感纤维、交感纤维、感觉纤维进入此节。

第5题:

简述组成润滑脂的成分及其作用。


正确答案: 洞滑脂是由基础油、裯化剂、添加剂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油约占70%-90%,稠化刑占10%-20%.添加剂含量在5%以下。
①基础油:它是润滑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润滑脂的润滑性质取决于基础油的润滑性质,所以正确选择基础油是非常重要的。•
②稠化剂:是润滑脂中的要组成部分,它在润滑脂中形成骨架,将基础油吸附在和固定的骨架上形成胶体。稠化剂的性质和含量决定了润滑脂的黏裯程度以及耐水性和耐热等使用性能
③添加剂:它的作用是改开善润滑脂的某件性能如加人抗压添加剂,可以提高润滑脂的抗压性能;加入防锈添加剂可提高润滑脂的防锈性能等。

第6题:

纸张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各组分的作用?


正确答案: 成分是纤维、填料、胶料和色料等组成。
1.纤维:造纸用的植物纤维,分木材类、茎杆类、种毛类、叶质类、韧皮类纤维等多种,国内造纸以茎杆类纤维为主要材料。
2.填料:填充纤维间的空隙,使纸张平滑,并增加纸张的柔韧性、同时提高纸张的不透明度和白度,减少纸张的伸缩性,使其达到使用的要求。
3.胶料:填塞纸张表面的间隙,减少纸张中的毛细管作用,提高纸张的抗水性,施胶后还能起到改善纸张的光泽、强度和防止纸面起毛等作用
4.色料:调色与增白处理;能够改变纸张的颜色。

第7题:

简述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及其各个部分的主要作用。


正确答案: 配气站:接受干线输气管的来气,然后对其进行必要的除尘,加臭等处理,根据用户的需求,经计量、调压后输入配气管网,供用户使用。
储气站:储存天然气,用来平衡城市用气的不均衡。
调压站:按照用户的要求,对管网中的天然气进行调压,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配气管网:输送和分配天然气到用户。

第8题:

简述摩擦盘锭组主要组成及其作用。


正确答案: ①锭轴:由一根主动轴和两根被动轴组成,起支撑和带动假捻盘片作用;
②同步齿形带:带动锭轴同步转动;
③假捻盘片:分工作盘和导入导出盘,对丝条进行加解捻;
④隔套:保持盘间距。

第9题:

简述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及其主要作用。


正确答案: 曝气池:反应主体
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一定的污泥浓度
回流系统:保证曝气池内维持足够的污泥浓度通过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剩余污泥: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第10题:

简述酱油色香味的形成机理及其主要组成成分。


正确答案:①色素形成:非酶褐变(美拉德,焦糖化),酶褐变(酪氨酸在酚酶催化下氧化生成黑色素)②香气形成:酱油应具有酱香及酯香气,无不良气味。主要是醇、醛、酯、酚、有机酸、缩醛和呋喃酮。③味:酱油味觉是咸而鲜,稍带甜味,具有醇和香味,不苦,其中包括呈咸、鲜、甜、酸、苦的物质,作为调味料,以鲜味最为主。鲜味-肽类、氨基酸、核酸,咸味-食盐,肽,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等使咸味柔和。甜味–糖类以及甜味氨基酸,酸味-乳酸、醋酸等。微苦味-络氨酸等苦味氨基酸,能增加酱油醇厚感,但不能有焦苦味。④体:酱油的浓稠度为其体态。由无盐的可溶性固形物组成(主要有可溶性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糖类物质)是酱油的质量指标之一,优质酱油的无盐可溶性固形物应大于20g/10ml。